清明节撞上高考倒计时,62个清晨见证家长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6 18:27 2

摘要:昨天清明节,我那正在上高三的儿子,只有一天假期,还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我和朋友做完SPA,兴致勃勃地想和儿子一起吃个饭,结果电话怎么也接不通。这就是高三学子的特殊清明假期啊,当别的家庭都在扫墓踏青,享受亲情团聚的时候,我的儿子把24小时当成1440分钟来拼命学习

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心里话,特别是那些家有高考生的父母们,咱们真的是感同身受啊。

昨天清明节,我那正在上高三的儿子,只有一天假期,还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我和朋友做完SPA,兴致勃勃地想和儿子一起吃个饭,结果电话怎么也接不通。这就是高三学子的特殊清明假期啊,当别的家庭都在扫墓踏青,享受亲情团聚的时候,我的儿子把24小时当成1440分钟来拼命学习。

高三这一年,每个节假日图书馆靠窗的那个座位,就像是他的专属“阵地”。我就感觉,儿子和家庭生活的交集越来越少了,他就像一艘驶向远方的船,越来越忙碌,离我们的视线也越来越远。

今天早上送儿子回学校补课,这补课就补两天。车里开着车载广播,播放着《目送》的有声书。龙应台那句“不必追”在车厢里回荡的时候,我偷偷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座上儿子映着晨曦的侧脸,心里那滋味可复杂了。

下周二学校就要高考体检了,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这么一句话:“这是孩子们最后一次集体体检。”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像一根小针一样,一下子就扎到我的心里去了,握着手机的指尖都不由自主地微微发颤。

这时候我就不禁想起儿子百日誓师那天,在礼堂后排,我偷偷地拍他举拳宣誓的模样,可当时镜头突然就模糊了。可能是我的眼眶湿润了吧。现在离高考就只有62天了,时间这个东西啊,就像开了加速挂一样,跑得飞快。

儿子渐渐长大了,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就算是休息一天,他也想着出去学习或者跟同学们聚聚。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失落感。我知道,儿子长大了,等他考上大学就会离开我们这个小家,去远方追寻自己的梦想。

咱们中国的父母啊,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心里既欣慰又难过。欣慰的是孩子有出息,难过的是这意味着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呀。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知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也是教会父母如何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等高考的铃声响起,那可是中国所有父母都要经历的一场盛大的目送啊。

可是我想啊,虽然未来会有离别,但儿子现在在图书馆里孤单学习的侧影,深夜里奋笔疾书的沙沙笔触,还有体检单上跳动的那些数字,都是他努力的证明。这些都像种子一样,会在未来的某个校园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咱们做父母的,虽然会面临这样离别的痛苦,但我们也要学会换个角度去看。这62天的备考时光,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我们的陪伴也同样重要。哪怕是简单地给孩子做一顿营养丰富的饭菜,在他学习累了的时候递上一杯热牛奶,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他一些鼓励的拥抱,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都会成为孩子心中温暖的记忆。

我有个邻居,她家孩子也是高三。她就跟我说:“我现在每天都会和孩子聊几句轻松的话题,不去问学习的事儿,就怕给他压力。我感觉孩子其实也挺渴望家庭的温暖的,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我觉得她做得就特别好。

其实啊,这62天也是我们和孩子加深感情的好机会。我们不要总是把高考挂在嘴边,给孩子无形的压力。就像那句话说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的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朋友们,家有高考生,这是一种特别的经历。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呢?是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还是要更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去呢?

我看到有的家长在孩子高三的时候,每天都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坐在旁边看书,说是可以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有的家长则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安排时间,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这两种方式好像都有它的道理。

那你们家呢?你们在高考生备考的这段时间里,是怎么做的呢?大家快来评论区说说吧,咱们一起交流交流经验,互相取取经,也给那些正在迷茫中的家长们一些建议呀。毕竟,孩子的未来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重要的阶段,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支持。

来源:志愿课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