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春岩教授:CD30阳性淋巴瘤*靶向治疗迈向新阶段,MDT赋能开启治愈新征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6 18:45 5

摘要:淋巴瘤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肿瘤之一,其治疗模式已逐步从传统化疗过渡至免疫靶向治疗时代。CD30作为关键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多种淋巴瘤中均有表达,不仅在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是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的有效作用靶点

淋巴瘤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肿瘤之一,其治疗模式已逐步从传统化疗过渡至免疫靶向治疗时代。CD30作为关键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多种淋巴瘤中均有表达,不仅在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是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的有效作用靶点1。当下,靶向CD30药物维布妥昔单抗(BV)已成为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有效改善了此类患者的治疗结局。

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现场,《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正式发布,为淋巴瘤领域又添重要参考资料。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深入剖析CD30阳性淋巴瘤*诊疗现状,并全面解读新书意义,以及对CD30阳性淋巴瘤*未来的诊疗趋势展开探讨。

01 医脉通

淋巴瘤的治疗已经从化疗时代走向靶向、免疫治疗时代。其中CD30靶向治疗探索成果颇丰,能否请您谈谈目前我国CD30阳性淋巴瘤*整体诊疗现状?

纪春岩教授

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提升淋巴瘤的诊疗及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血液肿瘤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分子生物学探索持续深入的背景下,CD30作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以及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等淋巴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病理诊断与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证实。然而,现阶段我国在CD30检测方面仍面临检测率偏低、检测规范化程度欠佳以及结果判读不一致等挑战。

从治疗模式的演进历程来看,传统化疗方案在CD30阳性淋巴瘤*中的疗效仍存在局限。随着靶向CD30 ADC药物BV在我国获批后的应用日渐广泛,以及相关联合方案的探索逐步加深,其有望为我国更多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潜在治愈”的希望。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对于初治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基于BV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3

02 医脉通

随着CD30阳性淋巴瘤*靶向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CD30阳性淋巴瘤*正稳步迈向潜在治愈的新阶段。靶向CD30的ADC BV在我国临床的应用今年将满5年,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用药经验,谈谈BV对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哪些改变?

纪春岩教授

BV自在我国获批以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逐步革新传统治疗格局,推动该领域进入“化疗+靶向+免疫”多模式精准治疗的新阶段。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及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BV对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首个靶向CD30的ADC药物,BV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能为复发难治(R/R)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带来高质量缓解。研究显示,BV单药可使相当比例的R/R cHL、sALCL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并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有效改善了此类患者的生存结局4-5。

其二,BV带来的深度缓解可助力复发/难治性患者顺利桥接移植。多项研究显示,BV联合化疗或PD-1抑制剂等,可为复发/难治性cHL带来较高的CR率,从而为后续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创造良好条件6。

其三,BV一线治疗方案渐现良好疗效。BV+AVD方案在国际上已逐渐成为cHL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相较于传统ABVD方案,可明显提高初治cHL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并减少博来霉素引起的肺毒性3。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心尝试将BV+AVD方案用于cHL一线治疗,未来还需积累更多本土大规模随访和研究数据,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的疗效和耐受性。此外,对于初治ALCL患者,部分中心引入了BV+CHP方案,或带来新的福音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外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中良好数据的不断积淀,BV已被纳入国内外多部指南推荐7-8。未来,在医保政策的支持下,BV的可及性将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范围也将持续扩大。

03 医脉通

为推动我国CD30阳性淋巴瘤*的专科发展与诊疗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我国淋巴瘤诊疗实践能力及患者临床治愈率,《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得以编撰,能否请您谈谈该病例集的发布有哪些意义?

纪春岩教授

《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的发布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其一,有力推动多学科诊疗(MDT)理念的深入落地。该病例集呈现了病理复核、诊断评估、治疗方案探讨以及随访问题解决等多个环节中的MDT决策案例,为各地医院建立和完善MDT流程提供了借鉴范本。

其二,明显提升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该病例集展示了从确诊、治疗到随访全流程中,临床医生依据国内外指南进行治疗决策的完整思路,有助于全国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遵循更为统一、规范的诊疗路径。

其三,丰富真实世界临床经验,助力精准诊疗。CD30阳性淋巴瘤亚型多样,患者病情、合并症及社会因素各异。该病例集剖析了典型与疑难病例,并结合中国患者诊疗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制定本土化、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提供了有力参考。

其四,搭建起临床教育与培训平台。临床医生通过系统阅读和研讨病例集内容,不仅能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CD30阳性淋巴瘤的诊疗思路,还可在后续结合学术会议、线上培训等形式开展的研讨活动中,与各级医院医生充分交流并深入思考。

04 医脉通

《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不仅凝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血液学专家的实践经验,更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合作,CD30阳性淋巴瘤的规范诊疗离不开多学科的合作,请您介绍目前中国的MDT现状,以及如何推动多学科诊疗团队高效运作?

纪春岩教授

目前,MDT理念已深入CD30阳性淋巴瘤领域。国家卫健委及相关部门多次发文,鼓励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建立MDT机制。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等学术机构也不断强调MDT对肿瘤诊疗的重要性。大型三甲或肿瘤专科医院已率先成立淋巴瘤MDT团队,积极发挥示范作用。然而,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院发展尚不均衡,部分医院的MDT体系尚处起步阶段,有待完善。

要想推进MDT团队高效运作,临床需建立清晰组织架构与流程,明确病例甄选标准,规范讨论流程。同时,多学科成员需密切配合,做好患者并发症防治与管理工作;开展院内培训,提升医护技人员理论与实操能力;通过多中心讨论、学术沙龙等方式分享病例,碰撞诊疗思路,形成高水平专家网络;借助AI及大数据辅助决策;加强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重视心理与社会支持。

未来,MDT是肿瘤诊疗重要趋势,CD30阳性淋巴瘤更需MDT深度支持。《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作为多学科合作的智慧结晶,将对MDT规范化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05 医脉通

《CD30阳性淋巴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实践病例集》的重磅发布,为实现CD30阳性淋巴瘤*的全程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更多支持。展望未来,能否请您谈谈对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期望,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探索的方向?

纪春岩教授

目前,CD30靶向治疗日益规范化,BV等药物为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未来,临床还将在以下方面持续加强,以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结局。

其一,随着国际上BV+AVD方案逐渐成为cHL一线治疗选择的新趋势,未来我国也将深入探索和推进该策略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和长期生活质量。

其二,深入探索基于BV的多药联合策略,借助关键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获益良好的患者亚群,从而明确用药指导。

其三,针对ADC、双特异性抗体及CAR-T等创新手段,加快国产新药的研发探索,并争取在医保或特病政策的支持下,提升治疗可及性。

其四,开展更多真实世界研究,全面评估BV等创新药物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以及合并不同病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加强长期随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CD30靶向治疗在我国已逐渐从“尝试性应用”迈向“临床规范应用”。随着更多新药、新策略的加入,CD30阳性淋巴瘤*的诊疗模式将更趋多元、精准。我国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也有望获得更高的治疗成功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纪春岩 教授

山东大学教学名师、杰出人才体系特聘教授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血液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山东大学血液病智能诊疗联合实验室主任

山东省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临床分析细胞学分会主任委员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小秋,CD30阳性淋巴瘤病理专家组. CD30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检测:现状与挑战[J].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6):512-518.

2.马军,等. 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诊疗生存现状白皮书[M].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2022,11.

3.Ansell SM,et al.N Engl J Med. 2022;387(4):310-320.

4.Chen R, et al. Five-year survival and durability results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Hodgkin lymphoma [J].Blood. 2016 Sep 22;128(12):1562-6.

5.Song Y,et al.Phase II single-arm study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or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J].Expert Rev Hematol,2021,14(9):867-875.

6.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霍奇金淋巴瘤工作组. 中国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43(9) : 705-715.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8.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V2.

编辑:Cassie

审校:Arya

排版:Moly

执行:Cherr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