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观点认为,癌症的表型差异主要源于驱动突变的类型或发生顺序。但携带相同突变的不同患者 (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克隆) 也会发展为截然不同的白血病亚型,这一表型异质性可能与突变的“细胞起源” (cell-of-origin) 有关,而传统方法无法解析干细胞内部的异
撰文 | 亦
传统观点认为,癌症的表型差异主要源于驱动突变的类型或发生顺序。但携带相同突变的不同患者 (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克隆) 也会发展为截然不同的白血病亚型,这一表型异质性可能与突变的“细胞起源” (cell-of-origin) 有关,而传统方法无法解析干细胞内部的异质性。例如,造血干细胞 (HSC) 本身存在功能异质性 (如高/低适应性克隆) ,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癌症驱动突变的效应尚不明确。
近日,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所Alejo E. Rodriguez-Fraticelli团队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题为Pre-existing stem cell heterogeneity dictates clonal responses to the acquisition of leukemic driver mutations的文章。提出“克隆起源”(clone-of-origin)假说,强调干细胞克隆的预先异质性决定了突变的表型结果。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重组酶激活和克隆动力学的同步细胞追踪方法(STRACK),结合LARRY单细胞条形码技术 (追踪克隆谱系) 、重组酶系统 (Cre/Flp诱导突变) 和体外长期HSC扩增培养体系 (PVA-based) ,实现对同一克隆在突变前后的动态追踪。通过单细胞RNA测序 (scRNA-seq) 分析克隆的转录状态和分化倾向。结合体内小鼠模型,即使用携带条件性突变基因 (Dnmt3a-R878H和Npm1c) 的小鼠,通过Cre/Flp系统在特定时间点激活突变。辅以体外实验,分离HSC并进行体外竞争性培养,分析突变对克隆适应性、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影响。
通过系列验证实验,如利用Flt3-Cre模型区分高/低适应性HSC,验证突变在体内的效应,通过移植实验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突变克隆的恶性表型差异。作者有以下三点发现:1.低适应性HSC (分化倾向强、易被炎症耗竭) 在获得Dnmt3a-R878H突变后,自我更新能力增强,抵抗炎症耗竭;而高适应性HSC对突变不敏感。这颠覆了“具有竞争优势的高适应性HSC(Tcf15high, 静息态)是白血病起源”的传统观点;2.Npm1c突变可将分化倾向的HSC逆转为更原始的恶性状态(依赖Hox/Pbx通路),这种“返祖现象”与表型记忆相关,如起源HSC的Pcdh7(原钙粘蛋白)、Dnajc6(HSP40伴侣)等低适应性标记在恶性细胞中持续表达,提示克隆历史决定突变表型。进一步地,作者发现突变协同效应,即Dnmt3a-R878H先于Npm1c发生时,会通过抑制MYC/E2F通路,将Npm1c的致癌效应导向GATA1+红系分化阻滞,而非经典HOXA激活。这种序列依赖性解释了为何DNMT3A/NPM1共突变AML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较好预后。
总的来说,STRACK首次实现单克隆水平上突变前后状态与命运的同步追踪,克服传统群体水平分析的局限性。基于此新技术,作者提出“克隆反应规范” (clonal reaction norm) ,强调克隆的历史发育起源、遗传背景、突变顺序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肿瘤表型,并揭示低适应性HSC是白血病进化的重要来源,挑战传统“高适应性克隆主导癌变”的假设。提示针对起源克隆的基因遗传或信号通路干预可能改善治疗效果,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如根据克隆特征选择靶向药物) 。
制版人:十一
制版人: 十一
参考文献
学术合作组织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所拥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来源:洛基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