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度,从2023年4月15日起,莱西市检察院与莱西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莱检说法》普法宣传栏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度,从2023年4月15日起,莱西市检察院与莱西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莱检说法》普法宣传栏目。
该栏目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明”为宗旨,以莱西市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为素材,精心选取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及危害范围大、警示教育意义强的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以案说法,同时加入对涉案相关法律条款的解读、案件剖析和预防提示,寓教于法,让群众在“听故事”中了解检察工作,学习法律知识。
该栏目每周五推送一期普法内容,在莱西融媒APP上连载发布,同时在莱西市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
第93期
是不是“预制菜”要明示
基本案情:
随着预制菜产业发展,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社区团购食品、网络销售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关切和忧虑。某地部分经营者在外卖平台标示“现炒”“现做”,宣传菜品为现场制作,实际却使用“即热型”成品预制菜加热后出餐配送,使用预制菜料理包按现制菜品出售,未告知消费者;部分社区团购在运输配送需要冷冻贮存的预制菜产品时,未按要求使用冷链运输设备、解冻后重新冷冻,致使运输及自提点贮存温度不达标,存在腐坏变质等食品安全隐患,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年2月,某地检察机关开展预制菜专项监督活动,发现案件线索后展开初步调查,同年3月向当地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约谈网络外卖平台,大力推广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严格规范预制菜运输和贮存,完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当地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针对虚假宣传、贮存温度不达标、冷链运输不规范、料理包食品添加剂超标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开展了相关执法工作。该案通过检察监督聚焦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和纠正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检察官提醒:
预制菜产业是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产业。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预制菜加工、售卖过程中严格把好采购关,规范贮存与加工、明确标示“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可以提前询问商家使用的食材是否为预制菜,索要并妥善保管好发票等消费凭证,扫码付款的请保留好电子账单。若发现预制菜假冒现做菜等情形的,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来源:莱西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