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我最近老觉得右边肚子胀,吃点野菜咋还更难受了?”50岁的王阿姨(化名)站在诊室门口,手里拎着一袋刚从菜市场买的红凤菜,一脸困惑。她是个养生迷,春天一到就爱挖点野菜,说是“天然绿色,吃了对身体好”。可最近,她不仅肚子胀,连脸色都黄了,体检一查,肝功能有点
“医生,我最近老觉得右边肚子胀,吃点野菜咋还更难受了?”50岁的王阿姨(化名)站在诊室门口,手里拎着一袋刚从菜市场买的红凤菜,一脸困惑。她是个养生迷,春天一到就爱挖点野菜,说是“天然绿色,吃了对身体好”。可最近,她不仅肚子胀,连脸色都黄了,体检一查,肝功能有点异常。她纳闷:“这菜不是补血的吗?咋还伤肝了?”
春天,万物复苏,养肝正当时。中医讲,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时候护肝,能让人一年都精神抖擞。可吃错了东西,养肝不成反伤肝,红凤菜就是个“隐形杀手”。反过来,有些水果却是“养肝高手”,常吃能让肝脏年轻,气色红润。肝病科的张医生接过王阿姨的菜袋子,笑笑说:“春日有1种伤肝菜千万别碰,越吃肝越伤!还有2种养肝果,多吃肝好人不老。别吃反了,不然后悔都来不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春天的“肝”事,看看啥该躲,啥该吃,别让好心办了坏事。
王阿姨的“红凤菜风波”,得从半个月前说起。她听邻居说,这菜叶子红艳艳,能补血,还便宜,5块钱一斤。她高兴坏了,每天炒一盘,连吃了十几天。可没两天,她右上腹老胀,晚上睡不好,嘴里还发苦。她以为是累的,喝点菊花茶压压。可症状越来越重,体检报告一出:转氨酶偏高,肝有点“发脾气”。她慌了:“医生,这菜咋回事啊?”
张医生拿起红凤菜,闻了闻:“这玩意儿,叫红凤菜,又名紫背菜、血皮菜,西南和两广常见。看着红彤彤,很多人以为补血,其实是个误会。更糟的是,它藏着伤肝毒。”王阿姨瞪大眼:“啥?野菜还有毒?”
“对。”张医生点头,“红凤菜里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简称PA。这东西,有些种类对肝有毒,长期吃多了,能伤肝细胞。”《美国肝病学会杂志》(Hepatology)研究发现,PA在某些植物里含量高,吃多了会堵塞肝窦,引发肝窦阻塞综合征,严重时甚至肝硬化、肝癌。王阿姨一听,手都抖了:“我吃了半个月,会不会坏事了?”
张医生安慰:“你这量不算多,停了多喝水,肝能缓过来。但肝不好的人,比如乙肝患者,吃这个就危险了,可能加速病情恶化。”有个真实案例。广西一位60岁大叔,爱吃红凤菜,每天一盘,吃了一年后查出肝硬化,医生怀疑跟PA脱不了干系。他后悔得直拍腿:“早知道不贪这口了!”
为啥红凤菜这么“坑”?张医生掰开讲:
红凤菜叶子红得漂亮,很多人以为跟补血有关。其实,那红色是花青素,一种抗氧化物质,跟铁、血红蛋白没半毛钱关系。补血靠的是铁,这菜铁含量低得可怜,还不如菠菜。张医生笑:“补血是个噱头,吃它还不如吃猪肝。”
红凤菜里的PA,是天然植物毒素。少吃点没事,可长期大量吃,肝细胞就遭殃。**《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警告,PA累积在肝里,能破坏微血管,导致肝纤维化。尤其乙肝、脂肪肝患者,肝本来就脆弱,再吃这菜,等于“火上浇油”。
有人说,野菜焯水能去毒。张医生点头:“有点用,但PA耐热,焯水只能去掉一小部分。想安全,最好不吃。”王阿姨想想:“我没焯水,直接炒的,难怪肝不舒服。”
张医生叮嘱:“红凤菜,能不碰别碰。普通人偶尔吃,每次少点,每周别超两次,焯水后再炒。肝不好的人,直接拉黑。”
“医生,那春天吃啥护肝啊?”王阿姨问。张医生从抽屉里拿出两样东西——一颗金黄的佛手,一串红艳的樱桃,笑着说:“这2种养肝果,春日遇到别手软,常吃肝好人不老!”
王阿姨盯着那颗奇形怪状的佛手:“这啥啊?像观音的手!”张医生乐了:“对,叫佛手,又名佛手柑。金黄漂亮,像仙果,中医里可是宝贝。”他说,佛手性温,归肝、脾、胃、肺经,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春天,天气忽冷忽热,人容易肝气郁结,胸闷、失眠、胃口差都来了。《滇南本草》记载:“佛手补肝暖胃,治胃气疼痛,和中行气。”现代研究也发现,佛手里含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能舒缓肝脏压力,促进消化。**《中药学杂志》(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证实,佛手有轻微抗炎作用,适合肝脾不和的人。
有个例子。上海一位40岁白领,工作压力大,老胸闷胃胀,吃了几次佛手炖鸡,气顺了,饭也香了。她笑着说:“这果子真神,比药还管用!”张医生推荐个食疗方:佛手党参茶,佛手5克、党参5克,开水泡10分钟,代茶喝,疏肝健脾,春日必备。
“不过得注意。”张医生提醒,“佛手辛温,阴虚火旺的人,比如老盗汗、咽干的,别多吃,容易上火。没气滞时也少吃,别耗气。”
王阿姨盯着樱桃:“这我爱吃,可护肝咋说?”张医生递给她一颗:“樱桃,春果第一枝,养肝有讲究。”中医讲,樱桃性温,味甘微酸,能滋补肝肾、平肝去热、益脾养胃。**《本草纲目》**说:“樱桃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
现代营养学更给力。每100克樱桃含铁5.9毫克,是苹果的20倍,妥妥的“含铁大户”。铁帮血红蛋白再生,维生素C又促铁吸收,补血效果一流。肝藏血,血足了,肝就硬朗。**《营养学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研究,樱桃里的抗氧化物还能清肝火,护肝细胞。
有个真实故事。北京一位30岁女士,贫血多年,脸色蜡黄。春天吃了一个月樱桃,每天100克,气色红润,连同事都夸:“你咋变年轻了?”张医生笑:“樱桃养肝又养颜,春日多吃点,肝好人不老。”
“别贪嘴。”他提醒,“樱桃性温,上火、溃疡的人少吃,一天别超150克,不然肚子不舒服。”
“医生,我以后咋吃啊?”王阿姨问。张医生总结了几个“易踩雷”的人群:
野菜党:爱吃红凤菜,肝不好还猛吃,伤肝没商量。火气大的:阴虚火旺还吃佛手、樱桃,火上浇油。不节制的:樱桃吃一斤,佛手泡一堆,护肝变伤身。信偏方的:以为野菜补血,果子治病,科学不认。反过来,像那上海白领,懂分寸,吃佛手疏肝;北京女士,吃樱桃补血,肝好了,人也精神。差别在哪儿?在懂,在选。
王阿姨急了:“医生,给点招儿吧!”张医生给了几条建议,简单又实用:
第一,红凤菜拉黑肝不好的人,别碰。普通人少吃,焯水后炒,每周别超两次。
第二,佛手巧用胸闷胃胀时,吃点佛手,炖鸡或泡茶,5-10克够了。阴虚火旺别碰。
第三,樱桃适量每天100-150克,补血护肝刚刚好。上火、溃疡的人少吃。
第四,多喝水春季肝火旺,水是“灭火器”,每天2000毫升,清肝毒。
第五,查一查右腹胀、转氨酶高,去医院查肝功能,别拖成大事。
“春季养肝,吃对是关键。”张医生叮嘱,“红凤菜伤肝别碰,佛手樱桃护肝多吃,别吃反了。”
王阿姨走出诊室,手里攥着几颗樱桃,心里踏实多了。她回家扔了红凤菜,买了点佛手泡茶,每天吃几颗樱桃。半个月后,肚子不胀了,脸色也好看了。她乐呵呵地说:“医生说得对,吃对了肝才好!”
春日1种伤肝菜——红凤菜,越吃肝越伤,躲远点;2种养肝果——佛手和樱桃,常吃肝好人不老,别错过。想想那广西大叔,吃野菜伤肝悔不当初;再看看王阿姨,吃对果子精神焕发。差别在哪儿?在选择,在科学。
下次买菜,别只看颜色,问问自己:这对肝好吗?春季护肝,吃得聪明,活得年轻,才是真幸福。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Citrus Fruits”,《营养学杂志》,2020年。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Liver Health”,《中药学杂志》,2022年。
北青网,“春日1种伤肝菜与2种养肝果”,2024年3月5日。
来源:健康日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