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能手刘晓峰:15年,1万公里,4万份动物血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4:11 1

摘要:“刘医生,我家的羊偷吃玉米粉突然肚子胀了动不了,该怎么办才好?”电话里,养殖户焦急的声音传来。这样的紧急求助对浙江省青田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防疫科副科长刘晓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您先别急,把视频转向羊,我在线诊断一下。”沉稳的回答,给养殖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讲述“全国技术能手”、青田畜牧兽医中心刘晓峰的防疫故事(副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见习记者 王婉晴

“刘医生,我家的羊偷吃玉米粉突然肚子胀了动不了,该怎么办才好?”电话里,养殖户焦急的声音传来。这样的紧急求助对浙江省青田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防疫科副科长刘晓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您先别急,把视频转向羊,我在线诊断一下。”沉稳的回答,给养殖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青田县,很多养殖户遇到动物疾病问题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便是刘晓峰。“90后”的他,凭借15年的疫病防治经验,早已从一个懵懂的新人,蜕变为动物防疫领域经验丰富的“老手”。

回忆起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刘晓峰笑着分享:“进猪圈采血样,经常抓不到猪,还会被它咬住裤脚。”看似狼狈的小插曲,让他更加明白,动物无法言语,遇到干扰或者病痛时无法表达,所以需要人给予更多耐心。“尤其是为动物治病,一定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症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技术还要过硬,采样时争取一针见血。”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判断,都关乎动物的健康和养殖户的生计。

为了练出真本事,刘晓峰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白天他持续开展采血、解剖等实操训练,不断打磨技术;晚上继续挑灯研读专业书籍,充实理论知识。长时间高强度操作,让他双手干裂出血,但他从未停止练习。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让刘晓峰练就了精湛的动物防疫技术。2018年,他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站上了中国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此外,他还获得了“浙江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表现突出个人”“丽水市拔尖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的大敌,防重于治。青田县地处山区,养殖场大多分布在偏远的乡村,而刘晓峰的工作往往是穿梭在这些大山深处的乡镇之间。每年春秋两季,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他组织村级防疫员走村入户,逐户、逐畜禽开展免疫注射工作,力求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

起初,一些养殖户不理解防疫工作,觉得“多此一举”。面对这样的误解,刘晓峰没有抱怨,他和同事们一次次上门科普,讲解动物疫病的危害和防控的重要性。从非洲猪瘟带来的巨大损失,到常见疫病对养殖收益的影响,他们用一个个真实案例,一点点转变养殖户的观念。慢慢地,养殖户们开始主动配合落实疫病防控工作,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积极参与,背后是刘晓峰和同事们无数次的努力。

多年来,刘晓峰的足迹踏遍青田各个乡村,年累计行程超过1万公里,累计检测各类动物血清近4万份,远超规定检测数量。

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刘晓峰不忘将自己的经验倾囊传授给后辈,通过“传帮带”指导多名竞赛选手参加各级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在他的指导下,一支优秀的动物疫病防控队伍逐渐壮大。其中,3人获得“浙江省农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8人获得“丽水市技术能手”称号,2人在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为青田县动物防疫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刘晓峰还多次组织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指导养殖户科学防控,降低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2023年,青田县生猪出栏17.6万头,畜牧业产值突破3亿元。

“今后我和同事将继续深入养殖场开展防疫技术服务,确保全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刘晓峰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