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杨朝儒带你揭秘如何挖掘泥土里的希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5:13 1

摘要:2020年5月29日,我攥着驻村通知书来到惠城区芦洲镇龙颈村,站在村口聆听着黄竹坝桥头的竹林沙沙低语,蝉鸣声里,秋香江裹着碎银般的光斑蜿蜒而去。桥桩上放排人留下的凹痕,像一道道岁月的皱纹,无声诉说着这座桥的沧桑。

杨朝儒

惠城区芦洲镇龙颈村原驻村第一书记

桥畔薯香

桥殇:风雨中的守望

2020年5月29日,我攥着驻村通知书来到惠城区芦洲镇龙颈村,站在村口聆听着黄竹坝桥头的竹林沙沙低语,蝉鸣声里,秋香江裹着碎银般的光斑蜿蜒而去。桥桩上放排人留下的凹痕,像一道道岁月的皱纹,无声诉说着这座桥的沧桑。

十天后,暴雨在子夜撕开天幕。黄竹坝桥如垂暮的老龟,在浊浪中没入江底。天未亮,我和村干部凤姐深一脚浅一脚蹚过塌方的泥泞。碎石如獠牙狰狞,断裂的甜薯藤在凤姐掌心渗出乳白的泪珠。她低声说:“桥不行,地里的甜薯再甜,也走不出这山沟。”

龙颈村黄竹坝旧桥。

晨光中,桥缝的蕨草在洪流中挣扎,像溺水者挥动的手。我蹲在江边,指尖抠进湿泥,驻村日记被雨水洇湿:“桥若不修,龙颈村的命脉就不通畅。”

那夜,我辗转难眠。桥是村子的脊梁,断了脊梁的村庄,如何挺直腰杆?

薯香:泥土里的希望

霜降前的甜薯地蒸腾着热气。我和合作社的伟明哥跪在田垄间,沙土钻进指甲缝,结成洗不掉的褐色月牙。扒开土层时,甜薯破土的脆响像一声惊喜的叹息。伟明哥捧起一株甜薯,沟壑纵横的脸笑成一朵秋菊:“瞧这薯,水灵得像是秋香江养出的姑娘!”我不禁感慨:“果然是好山好水出好薯!我们就叫它——秋香江甜薯!”

龙颈村碧绿的甜薯田。

可丰收的甜,很快被滞销的苦淹没。堆成小山的甜薯在仓库里沉默,令所有人揪心。我们先是设计秋香江甜薯礼盒,讲述产地溯源故事,打造“龙颈伴手礼”标签,通过馈赠亲友,辐射周边市场;再就是定向邀请单位、企业负责人体验产品,对接政企食堂,促成订单合作;还有开展“侨联委员日”活动,以深入田间挖甜薯体验带动购买;接入网上平台,推出限时团购活动,提升销量,实现裂变传播。

那一箱箱打包的甜薯,是龙颈村递给山外的第一张名片。

田里打包好等待运出大山的秋香江甜薯。

2021年春节前的一天,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发来信息:你那龙颈村的秋香江甜薯再给我寄两箱啊,确实很甜很好吃,家人和同事都说好。后来我又陆续收到多条类似信息。我统一回复:吃了都说好,才是真的好!但今年已售完,请再耐心等一年……

新生:月光下的告别

离任前夜,我独自沿秋香江漫步。新桥的钢筋在月色下泛着银光,三米高的桥墩如长篙轻点对岸的薯田。江风拂过,田间的记忆在月光下复活。

村民正在打包秋香江甜薯。

伟明哥顶着烈日驾驶拖拉机深耕土地、阿婆们冒着大雨弯着腰插甜薯藤苗、深秋干旱皴裂的甜薯地吮吸着甘甜的秋香江水、脊背黝黑的大叔跟在懒洋洋的老牛身后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阿婆们弯腰捡拾甜薯的背影、一箱箱打包好等待转运的秋香江甜薯礼盒、指尖沾满粘蜜的甜薯冒着的腾腾热气……

打包好待运出大山的秋香江甜薯。

后记:龙颈村的脉搏

黄竹坝桥畔,一只蝉正挣脱琥珀色的旧壳。秋香江的浪花推着竹筏,载满甜薯的清香漂向远方。

龙颈村黄竹坝新桥。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一群人与一片土地相濡以沫的故事。桥通了,薯香了,村庄的脉搏终于再次跳动。而那些烈日下的汗、深夜里的灯、泥土中的盼,早已在秋香江畔,长成了永不褪色的春天。

来源:露露说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