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月初,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 年)》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标志着 AI 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上个月,被家长圈消息刷屏——各地教育部门频发事关孩子教育的大新闻!
说的直接一些,这些新闻都悄悄告诉了我们未来孩子的选拔方向,各位家长一定要看明白!
桃子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些“爆炸性”新闻以及背后释放的信号,再看看孩子怎么能抓住机会,在未来有更大的竞争力💪
01.政策落地,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
3 月初,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 年)》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标志着 AI 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根据《通知》内容,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每学年不少于 8 课时,这一举措直指“ 2030 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国家战略,为每一位孩子普及 AI 知识。
此外,北京市还计划推动“高校+企业+中学”联合培养机制,选拔和培养AI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一模式与去年提出的“大-中-小”贯通培养计划类似,就是为了培养人才,中学的苗子直通高校参与科研项目,高校科研项目直通高科技创新企业,打通学生的成长路径。
我国现阶段扛 AI 大旗的人才也都是年轻能打,有创新能力的,也都是具备了多年的经验:
王兴兴:宇树科技创始人(春晚的机器人扭秧歌队)1990年出生 35岁罗福莉:雷军千万年薪挖角天才 AI 少女,DeepSeek-V2的核心开发者之一。1995年出生,30岁
再有,除却北京外,全国多地也在陆续推进相应政策。
✅ 天津市河西区提出实施“AI+七大工程”,推动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
✅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也在积极开发AI教育资源。
✅ 福州、泉州等地则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学校加强科技创新与AI教育的贯通培养,并试点科技特长生招生。
可以说,AI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大方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地区出台相关政策,加快AI教育的普及。
AI时代已经到来,编程作为AI的基础,掌握编程技能的学生将在未来的AI领域更具优势。
国家对具备AI技能的学生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未来这些学生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02.顶尖高校扩招-培养 AI+ 拔尖创新人才
今年3月,清华大学宣布将在2025年扩招150名本科生,重点培养“AI+”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清华大学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增的本科生将进入该书院学习,接受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培养。
换句话说,未来需要的是具备 AI 能力并能跨学科学习的人才。
紧跟清华之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85高校也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成为重点领域。
这意味着,拥有AI相关特长(如编程)的学生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机会。
清华大学的扩招政策给出了明确的信号:未来需要的是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对AI 能熟练掌握的人才。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鼓励他们接触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瓜编程的Python课程中,就包含了初识人工智能的内容。
🙋♀️🌰举个例子——学习内容:「制作 AI 换脸程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AI技术。 学习步骤: 1️⃣ 课程中,肖恩老师会讲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应用,并引导孩子们学习AI换脸的编程语句,比如打印字符串、融合图片等。 2️⃣ 通过动画和小挑战,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3️⃣ 课后,他们还可以尝试制作“搞笑换脸”作品,比如将老师和蒙娜丽莎的脸融合,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
因此,随着顶尖高校的扩招和AI教育的普及,未来对AI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桃子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办法,帮助大家提前规划,培养自己的竞争力💪
03.多项政策下,家长们需要注意什么?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 AI 等科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兴趣培养”升级为“战略方向”。
✅ 我国正在布局从中小学到高校的AI人才培养计划;
✅ “AI+” 成为人才选拔的新趋势,具备编程能力及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孩子将更容易脱颖而出。
就像以往 70 年代房地产是风口,十年前互联网是风口,这次的机遇是人工智能。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家长们要格外注意一些趋势:
教育体系转型
从2025年开始,北京将正式取消“小四门”考试,其他地区也明确提出要在“双减”政策中加强科学教育。这些政策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STEM学习、设计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例如,每门课程将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帮助孩子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解决问题。这意味着:
✅ 单纯靠死记硬背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学习要求;
✅ 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
人才选拔机制升级
近两年,北京、福州等地纷纷成立了青少年创新学院,泉州也推出了“未来科学家”培育计划,同时一些优质高中开始试点科技特长生的自主招生。这些举措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拥有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在科创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将在未来的升学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
这一点在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竞赛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其中,与科创相关的竞赛全部集中在自然科学素养类,占比高达53.85%。这充分说明,科创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正在快速提升。
面对这些变化,许多家长可能会感到焦虑:孩子应该如何准备,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其实,关键在于家长对AI和科创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AI和科创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编程或参加竞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AI的基础正是编程。
编程就像是人工智能的“语言”,通过编写代码,我们可以让计算机理解和执行各种任务,从而实现人工智能的功能。无论是机器学习、数据分析,还是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这些AI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编程的支持。
简单来说,编程是构建AI的工具。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块和水泥一样,开发AI系统需要编写代码来实现算法和逻辑。因此,学习编程是进入AI领域的第一步。掌握编程技能,尤其是Python、C++等常用于AI开发的语言,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编程不仅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未来在AI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AI技术的普及,编程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科技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国内编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市面上的编程课程琳琅满目,质量却参差不齐。
许多课程由只懂皮毛的老师授课,他们缺乏深入的编程理解和实际比赛经验,难以真正引导孩子发挥创造力。
为了帮助家长选择优质的编程课程,桃子为大家推荐一家由世界编程大赛冠军主讲的编程课——西瓜创客少儿编程!
为什么推荐他们家?他们家厉害在哪?
西瓜创客的课程不仅注重编程技能的培养,还融入了AI教育,帮助孩子在玩耍中体验AI的魅力。以下是西瓜创客的几大亮点:
✅ AI+编程,趣味与科技结合
西瓜创客的课程融入了AI内容,让孩子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通过有趣的AI实验,孩子们可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力量,激发对AI的兴趣。
✅ AI双师模式,专业与贴心并存 西瓜创客采用“AI双师模式”,主讲老师是世界编程大赛冠军,拥有丰富的编程经验和教学能力。同时,课程还配备另一位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 跨学科学习,全面提升能力
西瓜创客的课程不仅限于编程,还融合了物理、化学、艺术、科学等学科知识,帮助孩子培养跨学科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还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 班主任即时答疑,学习难题不再困扰
西瓜创客的班主任服务非常贴心,家长和孩子可以随时与班主任沟通,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作业难题,班主任都会及时提供帮助,确保孩子的学习顺利进行。
桃子也给大家带来了免费的图形化/Python 体验课,不花一分钱!免费获取!让孩子感受编程的乐趣和AI的魅力。快来试试,给孩子一个接触未来科技的机会!
剧情+游戏模式,让孩子学得开心、学得扎实
西瓜创客的课程采用剧情动画+游戏闯关的模式,这种设计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一节课都像是一场冒险,孩子们在有趣的剧情中学习编程知识,并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学得开心,还能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西瓜创客的课程从图形化编程开始。
图形化编程是一种通过拖拽积木块来编写程序的方式,非常适合编程零基础的孩子。孩子们可以从简单的游戏项目入手,比如设计一个“飞机大战”游戏,逐步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和思维。
在正式开课前,西瓜创客会为孩子安排一节入学前课程。通过孩子们熟悉的“飞机大战”游戏,巧妙地引入编程的基本概念,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编程知识。
从“跟随鼠标移动”到“循环语句”,轻松掌握编程技能
在西瓜创客的正课学习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习编程的核心语句,比如「跟随鼠标移动」和「循环」语句。这些语句看似复杂,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很快就能上手,甚至能自己制作一个完整的“飞机大战”游戏!
「跟随鼠标移动」语句: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语句,让游戏中的飞机跟随鼠标移动。比如,当鼠标向左移动时,飞机也会向左飞;当鼠标向右移动时,飞机也会向右飞。这种互动性极强的设计,能让孩子感受到编程的魔力。「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是编程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让某些动作重复执行。比如,孩子们可以用循环语句让敌机不断从屏幕上方出现,或者让子弹连续发射。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理解循环的原理,还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游戏中。西瓜创客的课程不仅有趣,还紧跟科技潮流,将编程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让孩子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前沿的AI技术。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可以更快地上手Python编程。
西瓜创客特别设计了「制作AI换脸程序」这样的课程,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AI的神奇!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用Python编写一个AI换脸程序。课程内容既有趣又实用:
1、人脸识别的原理与应用
课程一开始,肖恩老师会为孩子们讲解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孩子们会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学习和训练,逐步提高识别人脸的准确率的。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能让孩子对AI技术有更直观的认识。
2、学习AI换脸的编程语句
接下来,孩子们会学习如何用Python编写AI换脸程序。比如:
打印字符串:这是编程的基础语句,孩子们可以通过它输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融合图片:这是AI换脸的核心步骤,孩子们会学习如何将两张图片中的人脸进行融合。
这节课符合当下很流行的 AI 换脸话题,让孩子把新学的语句运用在 AI 新科技。
孩子第一次知道:原来实现人脸识别功能,需要让计算机找到图片中人脸的位置,需经过大数据学习,经过训练,机器的正确率才会越来越高。
动画与小挑战,边玩边学
课程中穿插了有趣的动画和小挑战,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编程知识。比如,孩子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将老师的人脸与蒙娜丽莎的名画进行“换脸”,制作出搞笑的合成图片。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学习方式,能让孩子在玩中学会编程。
Python作为一门编程语言,使用的是英语关键字和语法。比如,孩子们会学习到print(打印)、if(如果)、for(循环)等英语单词和语句。在学习编程的同时,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英语词汇和语法,提升了语言能力。
西瓜创客家深知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期待。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西瓜创客班主任实时反馈。
班主任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度、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
无论是孩子掌握了新知识,还是在某个环节遇到困难,家长都能第一时间知晓,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兴趣点都不同。因此,我们的班主任不仅会定期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无论是编程逻辑上的难题,还是课程内容中的疑惑,班主任都会实时帮助孩子解决。
远程共享屏幕:哪里不会点哪里,学习问题秒解决!
西瓜创客的特色之一就是远程共享屏幕功能。这个功能真的太贴心了!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可以通过远程共享屏幕,直接看到孩子的操作界面,实时指导孩子解决问题。以下是这一功能的几大亮点:
哪里不会点哪里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共享屏幕,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并一步步引导孩子解决。比如,如果孩子在编写代码时遇到错误,班主任可以实时查看代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并修正。实时讲解,就像面对面课堂 远程共享屏幕不仅能看到孩子的操作,还能实时讲解。班主任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详细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像面对面课堂一样直观、高效。问题随时指出,学习不卡壳 无论是课程中的小疑问,还是作业中的难题,孩子都可以随时向班主任求助。通过远程共享屏幕,班主任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帮助孩子顺利解决,确保学习过程不卡壳。西瓜创客的编程课程不仅注重编程技能的培养,还采用了时下非常流行的PBL项目制学习方式,将编程与数学、物理、音乐等学科知识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拓展孩子的课外兴趣,还能助力主科学习,提升孩子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跨学科学习:编程+音乐,激发创造力
在西瓜创客的Scratch体验课中,有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猫咪钢琴》。这是一门将编程与音乐结合的课程,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电子钢琴程序,还能额外学到许多音乐知识,比如:
音阶与音名:孩子们会了解音乐中的音阶、唱名和音名,理解音符之间的关系。钢琴黑白键:通过编程制作电子钢琴,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钢琴黑白键的排列规律,理解音乐中的半音和全音。音乐与编程的结合:孩子们会用编程语句控制音符的播放,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电子钢琴,体验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编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感知力。
PBL项目制学习:知识迁移与运用
西瓜创客的PBL项目制学习方式,强调将编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比如:
编程+数学:通过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比如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或模拟概率实验。编程+物理:通过编程模拟物理现象,比如重力、摩擦力或光的反射。编程+艺术:通过编程创作动画、音乐或互动艺术作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编程中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编程+语文,学习更有趣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会学习以下编程概念:
条件判断:通过编写条件语句,控制动画的播放顺序和效果。侦测:学习如何使用侦测语句,让程序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做出反应。重复执行:通过循环语句,让动画中的某些动作重复执行,比如水波荡漾、荷叶摇摆等。同时,孩子们还会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小池》,制作一个古诗绘本动画程序。比如:
用动画展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美丽画面;通过编程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场景栩栩如生。这种将编程与语文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编程概念,还能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复习古诗,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这些课程都在西瓜的辅修课程内,除了硬件专题课、STEAM专题课,还有帮孩子“拔高”的竞赛专题和信奥专题。
想要通过编程走竞赛方向,西瓜也有专属的服务团队,为想要走专业路线的家长做竞赛规划。孩子在他们家编程,学到一定阶段,老师就会根据孩子的水平,推荐合适的比赛。这对孩子来说,可太省心了。
未来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适应这一趋势,鼓励他们参与跨学科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关注科技特长的发展方向。这样,孩子才能在AI时代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学编程,也是为了让孩子锻炼创新能力,在之后的 AI 学习中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好的在 AI 时代发挥自己的力量💪
来源:西瓜创客少儿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