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支持产业融合(农业+文旅+康养)、生态农场、数字乡村,要求到2027年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政策:设施农用地备案、点状供地模式(文旅项目)已在全国多地试点,降低用地成本。
乡村振兴综合体运营方案——「自然共生·康养研学营地」优化版
一、国家政策风口与项目定位
政策契合点
乡村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支持产业融合(农业+文旅+康养)、生态农场、数字乡村,要求到2027年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土地政策:设施农用地备案、点状供地模式(文旅项目)已在全国多地试点,降低用地成本。
大健康产业:
国家卫健委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药食同源、森林疗养等细分领域获政策支持。
银发经济: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适老化旅居、康养社区需求年均增长超20%。
研学旅行: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需融合劳动教育、非遗文化传承,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达15%。
项目定位
打造「三产融合」田园康养研学目的地,覆盖中医药产业链、银发旅居、亲子教育、生态体验四大板块,目标客群包括银发群体(占40%)、亲子家庭(30%)、研学机构(20%)、企业客户(10%)。
二、分区规划与建设方案
总占地建议:500-800亩(根据地形灵活调整)
创新点:
数字化管理:物联网监测动植物生长,AR导览讲解中医药知识(参考安徽黟县智慧康养案例,覆盖90%游客)。
碳汇交易:结合生态种植申请林业碳汇指标,预计年增收20-30万元。
三、品种选择与产业链设计
种植品种
药食同源:铁皮石斛(高端药材)、黄精(九蒸九晒加工)、薄荷(精油提取)。
景观作物:薰衣草(芳香疗愈)、万寿菊(花茶加工)。
养殖品种
梅花鹿:需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主打鹿茸酒、鹿血粉(参考市场均价:鹿茸酒800元/瓶,毛利率65%)。
孔雀:蓝孔雀(人工养殖品种),开发羽毛工艺品、观赏互动(单羽羽毛工艺品售价50-200元)。
家禽:五黑鸡(高营养蛋品,市场价4元/枚)、珍珠鸡(观赏+肉食)。
产业链延伸
初加工:中药切片、干花茶、禽蛋分拣包装(毛利率30%)。
深加工:药膳预制菜(如黄芪鸡汤预制菜,成本价25元/份,终端售价68元)、中药香囊、宠物零食(鹿肉干)。
品牌化: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打造「山野郎中」IP形象,联合高校开发文创产品。
四、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型
多元收入结构
成本控制
人力:与中医药大学合作,聘请实习生降低人工成本(占比从30%降至20%)。
能源:光伏板覆盖养殖场屋顶(年发电12万度,覆盖40%能源需求),沼气发电循环利用。
营销:抖音/小红书达人分佣模式(按销售额10%分成,ROI达1:5)。
投资回报测算
初期投资:土地平整(15%,约300万元)+设施建设(40%,约800万元)+生物资产(30%,约600万元)+运营预备(15%,约300万元),总计2000万元。
回本周期:3-5年(按日均接待100人,客单价300元测算,年均收入3285万元,净利润率18-22%)。
利润率:成熟后年净利润率约18-22%(参考金米基地养老项目17.6%利润率)。
五、股权架构与风险规避
股权设计
政府/村集体:15%(土地入股+政策对接)
运营公司:51%(品牌输出+运营管理)
农户:20%(劳动力+产品分成,户均增收5万元/年)
社会资本:14%(投资回报+资源导入)
风险对冲
政策变动:与中医药科研机构签订技术托管协议。
市场风险:开发预制菜、宠物食品等B端稳定渠道(占收入30%)。
生物风险:投保养殖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80%)。
六、项目落地步骤
筹备期(6个月)
完成土地流转(租金参考:山坡地1050元/公顷/年,农田7500元/公顷/年)、立项备案、资质办理。
与中医药大学签订产学研协议,启动认养农业众筹(锁定首批100户家庭)。
建设期(12个月)
分三期开发:先康养区后研学区,同步建设基础设施(如智慧农田系统节水节肥30%)。
引入梅花鹿、孔雀种源,培育中药材母本园(存活率超95%)。
运营期(持续迭代)
首年:聚焦银发群体口碑传播,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资质。
第二年:拓展研学机构合作(签约20家中小学,年均接待5000人次)。
第三年:申报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农文旅#
结语
该项目通过「政策红利+产业闭环+体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重点平衡前期重资产投入(2000万元)与后期轻资产运营(品牌输出、模式复制)。
来源:农民老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