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鼎侍精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电脑、服务器、显示器、AR/VR、智能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内部,起到电磁屏蔽、粘贴、缓冲、防尘透气等作用;
犀牛之星讯,4月7日消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2次审议会议结果出炉:鼎佳精密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鼎侍精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电脑、服务器、显示器、AR/VR、智能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内部,起到电磁屏蔽、粘贴、缓冲、防尘透气等作用;防护性产品可对在生产或储运过程中的消费电子产品或组件起到包装、抗压、缓冲、稳固等作用。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截至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取得20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公司及子公司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苏州市新兴产业入库企业”、“昆山市专精特新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并被纳入“瞪羚计划”企业名录。
一、业绩情况
业绩方面,2022年-2024年,鼎佳精密营收分别为3.09亿元、3.92亿元、3.29亿元、3.67亿元和4.08亿元,CAGR为7.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4.47万元、7663.51万元、5357.09万元、5194.88万元和5955.14万元。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2年-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8亿元、1.99亿元和2.2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86%、54.26%和53.86%,占比较高。
2022-2024年,鼎佳精密前五大客户主要为仁宝电脑、台达电子、巨腾国际、立讯精密、和硕科技等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分别为1.56亿元、1.84亿元和1.88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7.46%、50.07%和46.10%。公司2024年首次进入戴尔及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第一大客户仁宝电脑的依赖堪称“命脉级”——2022年-2024年,公司对仁宝电脑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29%、22.76%和21.93%。同时,公司对巨腾国际、神基股份、立讯精密及康舒科技等客户的销售收入中,由仁宝电脑指定的功能性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1.18%、35.93%和34.90%,总体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鼎佳精密的产能在报告期总体处于下降状态,且产能利用率并不高。就功能性产品来看,其2021年的产能利用率为97.27%,2022年、2023年出现两连降的局面,2024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86.50%的产能利用率仍在低于2021年的水平。从防护性产品来看,其产能利用率在2021年之后更是“三连降”,2022年到2024年期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的96.49%分别下降到了92.45%、77.54%、75.45%。该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较之于功能性产品来说更低。
二、消费电子处于底部缓慢复苏阶段
1.消费电子市场触底反弹
2024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温和复苏态势。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推出的消费电子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每件最高补贴500元,单件售价不超过6000元),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激活了消费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2亿台,同比增长7%,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滑趋势;PC市场出货量回升至2.56亿台,同比增长3.8%,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别增长9.2%和4%。这一复苏不仅体现在出货量增长上,更反映在消费者对智能化、轻薄化产品的偏好升级中。
2.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是消费电子重要配套
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行业是消费电子行业重要的配套行业之一,因此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对上游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智能手机为例,AI技术的深度集成推动设备向高性能计算、轻量化设计方向发展,对电磁屏蔽、散热、抗摔等防护性功能的需求显著提升。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激增至152万台,同比增长533%,其中RayBanMeta销量突破142万台,侧面印证了智能终端对创新功能性设计的迫切需求。
从产业链结构看,消费电子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行业呈现“上游依赖进口、下游应用扩展”的特点。上游原材料如电磁屏蔽材料、泡棉等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制约成本控制;下游则覆盖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动力电池等多元领域,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预计达9875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1.15万亿美元。这种“夹心层”定位既带来挑战,也孕育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机遇。
三、普通模切转向数字模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模切工艺已难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定制化的市场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数字模切技术正通过集成AI、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全面优化。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模切精度大幅提升,采用CCD视觉系统的模切机精度可达±0.01mm,良率提升至99.5%以上,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方面,智能分切系统的引入显著减少了人工干预,产能提升3-5倍,同时人力成本降低40%,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如ERP与MES系统的打通,实现了采购、生产、仓储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库存周转率提高20%,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
2024年,模切行业作为精密材料加工的关键环节,随着消费电子迭代、AI技术应用深化及新能源产业爆发,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根据GGII数据,2023年全球模切行业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预计2024年增速达15%-20%,其中新能源领域贡献超30%增量。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消费电子领域,全球智能手机柔性屏、折叠屏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4年将达到8%。柔性屏和折叠屏的精密模切需求,如OCA光学胶等关键部件的精确切割,成为模切行业新的增长点。据预测,2024年消费电子模切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CAGR约为12%。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模切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的绝缘垫片、极耳胶等关键部件的精确模切,成为保障电池安全性和性能的重要环节。同时,光伏背板材料的模切需求也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加。
此外,车载显示屏光学胶等模切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领域模切市场的发展。据预计,2024年新能源领域模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亿元,CAGR约为25%。在AI领域,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对CPU/ASIC芯片的散热材料、高速连接器的绝缘层等高精度模切产品的需求激增。带动高精度模切需求,高端模切产品附加值提升,AI相关模切市场2024年或突破150亿元。
从区域结构来看,目前中国约占全球模切行业产能的60%以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是成为模切行业的制造中心。但国内模切行业起步较晚,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模切行业在核心技术(如高精度刀具、智能控制系统)和高端市场(如半导体封装模切)仍存在差距。伴随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和升级,东南亚地区(如越南、印度)因低成本优势开始承接中低端模切产能的转移,为中国模切企业提供了向高端市场转型的契机。
四、同行业对比
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面,选取光大同创、捷邦科技、鸿富瀚、达瑞电子、恒铭达为可比公司。
IPO募投方面,本次拟募集资金2.55亿元用于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昆山市鼎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包装材料加工项目、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生产项目和消费电子防护材料生产项目。其中,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生产规模约150,000万件/年;昆山市鼎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包装材料加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消费电子防护性产品生产规模约15,000万件/年;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生产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生产规模约75,000万件/年;消费电子防护材料生产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消费电子防护性产品生产规模约7,500万件/年。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来源:犀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