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青宁镇:助农先锋队 用“新”更用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0:41 1

摘要:春回大地万物苏,布谷声声催农忙。近日,通川区青宁镇在天断村6组举行“科技强农保春耕 凝心聚力促振兴”主题春耕生产现场会。镇村干部、农技专家、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先锋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将党旗插在春耕一线,用科技之犁翻开希望沃土,以暖心服务浇灌民生田畴。

春回大地万物苏,布谷声声催农忙。近日,通川区青宁镇在天断村6组举行“科技强农保春耕 凝心聚力促振兴”主题春耕生产现场会。镇村干部、农技专家、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先锋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将党旗插在春耕一线,用科技之犁翻开希望沃土,以暖心服务浇灌民生田畴。

科技赋能破难题

智慧农业点亮春耕图

在青宁镇红专村蜂糖李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智能避雨大棚里安装土壤湿度监测器、灭虫灯等设备。种田大户冉洪江操作着无人机给庄稼喷洒叶面肥,农机队队长王红开着大马力拖拉机在地里耕作,驾驶室里的智能屏能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无人机划过天空的嗡嗡声与拖拉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这台机器一天能耕50亩地,顶得上30个劳力,原来要干5天的活现在两天就能干完。”在拖拉机旁边帮忙的陈师傅说。

春耕服务不是“一阵风”,青宁镇创新建立“三卡两车”长效保障机制,给每家农户发了联系卡,扫码就能预约农机和农技服务。从4月开始,“惠农直通车”会定期来打药防虫,“科技特派车”随时解决突发问题。

精准把脉解民忧

三级联动织密帮扶网

“往年此时愁得睡不着,今年干部们送来了薯苗、肥料,连地膜都帮我铺好了。”潜力村的五保户张大爷今年76岁,看着镇农业服务中心李主任带着人在自家地里栽红薯苗,欣慰地表示。

像这样的帮扶场景在全镇7个村(社区)同步上演。经前期摸底,全镇通过“需求清单”给群众送去了2000斤优质薯种、8000斤玉米种和40吨有机肥。

面对全镇摸排出的70户特殊困难群体、300余亩土地缺乏劳动力的难题,青宁镇党委创新构建“1+3+N”服务体系。镇党委书记挂帅成立春耕指挥部,统筹调配全镇资源;50名机关干部与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党组织后备干部组建“春耕生产先锋队”,15名农机手组成“铁牛服务队”,10名农技专家、种植大户、土专家成立“科技特派团”;N个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形成“镇村联动、专群结合、全域覆盖”的帮扶格局。

党旗飘扬聚合力

振兴路上践初心

在春耕前线,佩戴党员徽章的“红马甲”成为最亮丽的风景。潜力村党支部书记鲁仕兵带着后备干部陆淑珍,连续三天在残疾农户周梅的地里忙活,手把手教他使用新型移栽器。“党员干部就该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陆淑珍抹了把汗,又俯身检查刚铺设的滴灌带。

这场春耕行动既是助农实践,更是生动的党课课堂。“00后”驻村干部蒲嘉乐在驻村日记中写道:“当老乡紧紧握住我沾满泥土的手时,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截至3月底,青宁镇300余亩帮扶耕地全部完成播种。预计今年全镇粮食播面3.8万亩、粮食产量1.5万吨,示范推广大豆玉米种植面积5400亩。

放眼青宁沃野,新苗已破土而出,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场带着泥土芬芳的春耕实践,不仅播下了粮食的种子,更种下了党群连心的根苗,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牧村小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