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5日,被誉为“科学界奥斯卡”的科学突破奖在美国洛杉矶揭晓。本届奖项以单项300万美元的全球最高奖金,再次点燃科研界的热情,也标志着人类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和数学领域的探索迈入新纪元 。
2025年4月5日,被誉为“科学界奥斯卡”的科学突破奖在美国洛杉矶揭晓。本届奖项以单项300万美元的全球最高奖金,再次点燃科研界的热情,也标志着人类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和数学领域的探索迈入新纪元 。
本届科学突破奖共颁发6个奖项,覆盖生命科学(3项)、基础物理学(2项)和数学(1项)。生命科学领域成为最大赢家:
代谢疾病破局者:5位科学家因研发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获奖。该药物通过GLP-1激素调控血糖与食欲,已从糖尿病治疗扩展到肥胖症领域,被评价为“挽救生命、重燃希望”的里程碑 。多发性硬化症解密者:Stephen Hauser与Alberto Ascherio团队揭示B细胞抗体与病毒感染的双重致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靶点 。基因编辑革新者:美籍华裔科学家刘如谦凭借CRISPR技术改造的DNA改写技术获奖,其成果已应用于白血病、镰状细胞贫血等临床试验,开创精准医疗新路径 。基础物理学奖则罕见授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13508名合作者,表彰其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验证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十年努力 。而荷兰物理学家Gerard’t Hooft因量子力学奠基性贡献获特别奖,彰显基础科学的长尾价值 。
数学领域的桂冠由德国学者Dennis Gaitsgory摘得,其推动的朗兰兹纲领被誉为“数学大一统理论”,为几何与数论的融合开辟新维度 。
科学突破奖自2012年由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创立,以高额奖金重塑科研激励机制。本届奖项三大特征凸显其战略价值:
1.跨界融合导向:如司美格鲁肽从糖尿病治疗跨界至减肥市场,反映“一药多用”的研发趋势;2.团队协作优先:CERN万名科学家集体获奖,打破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强调大科学时代协作精神;3.华裔力量崛起:刘如谦连续两年入选“全球顶尖生物技术发明家”,其成果代表亚洲科研力量的全球影响力提升 。
尽管科学突破奖被誉为“科学家的终极梦想”,学界对其也存在反思: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纳斯曾质疑“巨额奖金可能扭曲科研初心”。但不可否认,该奖通过媒体化运营,将深奥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议题——例如司美格鲁肽的“减肥神话”已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推动科学传播破圈 。
当300万美元奖金照亮实验室的深夜灯光时,科学突破奖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人类向未知边疆挺进的宣言。从基因剪刀到粒子对撞,从数学猜想代谢革命,这些获奖成果正在重塑人类健康与认知的边界。而奖金背后的真正价值,或许正如CERN团队所说:“荣誉属于每一个为真理燃烧过的大脑。”
来源:塔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