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77Lu-NeoB正缓慢注入王女士的体内。随后这些177Lu-NeoB微型“智能核弹”将会在肿瘤及其转移灶聚集,能精准锁定肿瘤,并释放高能β射线,就像“核弹”一样精准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对全身正常组织造成损伤。4月8日,全国首个177Lu-NeoB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试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用药,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再添 “利器”。37岁的王女士因晚期乳腺癌,在外院接受多个疗程的内分泌治疗后,乳腺病灶持续增大,疾病仍然出现进展。为此,王女士几经辗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求医,经过乳腺外科吴炅教授、核医学科宋少莉教授领衔团队联合会诊后,建议王女士尝试177Lu-NeoB“智能核弹”治疗方案。177Lu-NeoB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性药物治疗方法,177Lu-NeoB是一种“智能核弹”,既能定向锁定肿瘤细胞定向歼灭,同时不伤及周围正常组织。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是一种蛙皮素家族受体,在乳腺癌中过表达。NeoB肽是新一代蛙皮素类似物,利用68177Lu标记NeoB后,形成68Ga-NeoB、177Lu-NeoB能高特异性与肿瘤细胞过表达的GRPR结合,从而进行PET/CT显像和核素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开始177Lu-NeoB治疗前,需要进行68Ga-NeoB PET/CT显像来筛选患者,只有病灶摄取68Ga-NeoB高的患者,才可以进行177Lu-NeoB治疗。摘要: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77Lu-NeoB正缓慢注入王女士的体内。随后这些177Lu-NeoB微型“智能核弹”将会在肿瘤及其转移灶聚集,能精准锁定肿瘤,并释放高能β射线,就像“核弹”一样精准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对全身正常组织造成损伤。4月8日,全国首个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堪称“红颜杀手”。虽然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改善,例如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3.6%;但从整体层面来看,仍然有部分类型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不佳。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乳腺外科吴炅教授表示,临床上主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的表达情况来对乳腺癌进行分类,进而实施精准治疗。其中激素受体阳性且HER2阴性的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60-70%,这类患者一旦发生转移,五年生存率仅为30%,成为困扰医患的难题。
内分泌治疗是ER(+)/HER2(-)类型乳腺癌患者的基础疗法。随着CDK4/6抑制剂药物(例如哌柏西利、瑞波西利或阿贝西利)在临床应用,ER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AI或氟维司群)是当前一线和二线治疗的“金标准”。然而,仍然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出现疾病进展,亟需替代治疗方案。遗憾的是,根据现有数据和治疗指南,在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ER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尚未确定。
为了给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利用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开发的系列新型核素靶向诊疗一体化的“察打一体化”技术,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炅教授团队联合核医学科宋少莉教授团队开展了 “一项评估177Lu-NeoB联合瑞波西利和氟维司群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早期复发或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疾病后进展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参与者中的安全性和活性的Ib期剂量探索研究”。既往研究证实,使用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放射性配体进行成像和核素治疗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在ER阳性的乳腺癌中疗效明显。[68Ga]Ga-NeoB和 [177Lu]Lu-NeoB是一对有前景的诊疗组合,能为临床治疗“山穷水尽”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
据了解,近年来,肿瘤医院高价值的临床研究成果不断诞生。宋少莉教授领衔的“泛实体瘤靶向诊疗一体化放射性药物项目”专利技术2024年成功实现转化。这也是我国首个泛肿瘤类型的靶向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专利技术的院企转化,成果转化签约总价待所有里程碑达成后最高可达人民币5000万元;“一种PSMA结合剂及其用途”专利以2000万元合同价实现转化;另外,肿瘤医院精准中心、乳腺外科“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组合实现成果转化,签约总价3100万、“一组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的基因及应用”专利同样以3100万元合同价转化;药剂科一项“预防炎癌转化的溃疡性结肠炎靶向胶囊剂”专利组合以1000万元合同价转化……
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吴炅教授说,
医院致力培育和发展以医学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项目,探索开展肿瘤研究医产融合模式,瞄准前沿创新成果和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医学科技创新资源,深化医产融合创新,加快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的建设,解决肿瘤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