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应培养学生快乐、自信的健康心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来自学习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处理玩与学习的关系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孩子们,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小,心理承受力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
校际交流教研会
家校共育
筑梦未来
延安实验小学“家长微讲坛”活动
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应培养学生快乐、自信的健康心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来自学习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处理玩与学习的关系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孩子们,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小,心理承受力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4月2日延安实验小学一年级3班特邀呼逸桐妈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以“向快乐出发”为主题的班会课。
首先班会课以共跳《幸福歌》开场,拍手舞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接着呼逸桐妈妈便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快乐之旅,并明确本节课的情境活动任务是“寻找快乐秘笈”。
第一站,抵达“快乐班”。
呼逸桐妈妈播放《加油鸭》,孩子们一边听音乐,感受节奏韵律,一边传递“快乐棒”,传递快乐,音乐暂停时,“快乐棒”在谁手里,谁就分享自己最快乐的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教室里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氛围。孩子们一起总结出了两条快乐秘笈。通过引导,孩子们明白了快乐就在身边,做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事,发现快乐、分享快乐,就可以轻松拥有快乐。
第二站,到达“哈哈村”。
呼逸桐妈妈以“观看视频,听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帮助哈哈村的一位老奶奶排解困恼。“晴天,老奶奶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老奶奶又担心小儿子的洗衣店没生意。”“老奶奶应该怎么想才能快乐起来呢?”孩子们集思广益,纷纷给老奶奶出主意,有安慰的,有想办法的,并且得到了第三个快乐秘笈,孩子们明白了用乐观心态、多角度看问题就能剔除悲观、感伤等不良情绪,获得快乐、幸福。
第三站,来到“雷锋村”。
一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化身“快乐小精灵”帮助四位小朋友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孩子们分小组合作、讨论,用更加理性、快乐的方法帮助四位朋友解决了困难。通过引导孩子们知晓了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双倍的快乐,甚至更多;同时遇到不开心的事,自己无法解决时也可以找同学、老师、家长帮忙。
最后孩子们在共读“快乐宣言”中结束了本节班会课。通过一场快乐之旅,孩子们在呼逸桐妈妈的引导下共同努力,寻找到了四条“快乐秘笈”,可谓收获满满。班会后每位小朋友都得到了呼逸桐妈妈赠送的快乐小礼物。
本节班会课遵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知、情、意、行”的新理念,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以“寻找快乐秘笈”为情境活动任务,让学生感悟、分享、学会快乐,力求自悟自得,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发现快乐、分享快乐;遇到烦恼时又能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培养学生快乐、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
审核:申泽旭
来源:笑怡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