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关税政策生变,豆类期货剧烈波动。CBOT大豆失守10美元后,连续两日反弹,国内豆类两粕集体上涨,豆一期货主力合约跳涨至4000关口之上,豆粕轻松拿下此前久攻不破的3000点,跃升至半年高位。
中美关税政策生变,豆类期货剧烈波动。CBOT大豆失守10美元后,连续两日反弹,国内豆类两粕集体上涨,豆一期货主力合约跳涨至4000关口之上,豆粕轻松拿下此前久攻不破的3000点,跃升至半年高位。
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将对全球大豆贸易流向产生什么影响?巴西大豆进口量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美豆?近期豆粕供需格局变化将如何影响期价走势?在关税消息不断变化的市场背景下,豆粕期货适合采用什么交易策略?豆一近日走势强劲,主要受哪些核心因素推动?期价上涨空间有多大?
● 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将对全球大豆贸易流向产生什么影响?巴西大豆进口量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美豆?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中美互加关税会导致国内进口美豆减少,进而推动对巴西大豆的依赖度;全球大豆分南北2个半球的供应,时间不同;所以4-9月基本上是巴西大豆的供应时间,这个时间内关税并不会影响巴西大豆的采购,但是会提高巴西大豆的贸易升水,进而驱动进口成本的抬升。巴西大豆理论上全部出口给中国,能勉强维持中国的需求。但是考虑到时间的差异,仍然会有少量大豆需要从其他地方采购。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刘昊:中美互征关税将使得南美大豆相较美豆更具吸引力,国内进口大豆采购需求转向南美。从数量上来看,近几年巴西大豆产量稳步增长,即使未来国内不再进口美豆,巴西大豆依然能够保证国内压榨大豆供应。但考虑到本轮美国对等关税覆盖多个国家,若包括欧盟在内的经济体同步对美国实施反制措施,或导致全球大豆采购需求集中向南美倾斜,一方面南美大豆CNF报价存在升水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令南美大豆平衡表边际收紧,可能会对未来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浙商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王璐: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占全球大豆进口近60%。而巴西、美国大豆出口占据全球大豆85%以上出口份额,因此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将对美豆出口冲击显著,并利多巴西大豆后续出口。目前新一轮关税加征将使得美豆进口关税达到47%,进口成本大幅抬高,后续美豆对华出口基本关闭。根据上一轮贸易摩擦经验显示,未来美豆将增加对墨西哥及欧盟等国出口,以此抵消中国需求下滑。而中国将在后续加大对巴西及阿根廷等国大豆采购补充国内大豆需求。
因此长期来看,巴西大豆进口量并不能完全替代美豆。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约1.05亿吨大豆,美豆占比约21%,巴西占比约71%。尽管对比上一轮贸易摩擦,巴西产量及出口有显著提升供应窗口期也进一步延长。但从绝对进口体量来看,巴西大豆出口预计一亿吨,对华出口量难以完全覆盖中国全年进口需求,预计四季度大豆供应偏紧。
方正中期研究院饲料养殖组组长王亮亮:2021年以来至今,全球大豆逐年增产,美国大豆产量整体维持在1.13-1.2亿吨之间,巴西大豆产量从1.3亿吨增产至1.7亿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从4400万吨增产至5000万吨。可见,全球大豆增产主要来自于南美洲。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4.2076亿吨,较上一年度增加2579万吨或6.53%。其中巴西大豆增产1600万吨或10.46%,美国大豆增产556.3万吨或4.91%,阿根廷大豆增产79万吨或1.64%。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三个国家不仅产量占比超过80%,大豆出口量更是占到全球总量的90%左右。可以说这三个国家直接主导了全球大豆贸易的供应端。
2018年以来,受南美大豆持续增产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就已经减少了从美国进口大豆,逐步转向从巴西进口大豆。2024年我国进口大豆约1亿吨左右,其中仅从中美国进口2200万吨左右,从美国进口大豆的占比下降至21%左右。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后,首轮对美豆加征10%的关税以后,美豆进口压榨利润就已经转负,国内油厂就已经没有了采购动力,第二轮加征34%的关税以后基本断绝了从美国进口大豆的念想。
巴西大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美豆,但又不能完全替代。美国大豆是9-10月份收割上市,11月开始时美豆的出口旺季,而此时巴西大豆正在播种,美国和巴西大豆从种植与上市时间来看是交替的,单纯依赖进口巴西大豆可能会在四季度和一季度出现大豆阶段性青黄不接的情况。此外,美国大豆的品质更加稳定,海运至我国的时间更短,因此美国大豆更有利于储备,相比之下巴西大豆则更容易变质,不易储备。
● 近期豆粕供需格局变化将如何影响期价走势?在关税消息不断变化的市场背景下,豆粕期货适合采用什么交易策略?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豆粕供需格局仍然维持了现货逐步宽松,未来1-2个月内巴西大豆大量到港,供需逐步转向过剩。需求端表现疲软,未来累库预期加强;但是在关税不断冲击之下,市场对即将播种的美豆面积下降有预期。因为关税可能继续冲击下半年的供应,2025年美豆收割期如果关税没有取消,必然会导致年底国内采购的积极性下降。所以市场对未来供需有趋紧的预期。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对于未来美豆关税趋高的情况下,可能提前采购足量巴西大豆当作库存,以备未来供应不确定的影响。下游可提前超买部分作为库存。期货市场远期合约会提前反应未来关税的不确定性,维持偏强思路。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刘昊:中美互征关税一方面阻碍未来美豆出口,利空CBOT大豆价格;另一方面将导致中国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抬升,利多连盘豆粕估值。加征关税本质增加了贸易双方交易成本,消费者需要为购买商品付出更高代价,预计连盘豆粕短期在情绪冲击下偏强运行,其中远月合约受影响更为显著。但不排除市场提前形成中美贸易谈判预期,并进行前置定价,令豆粕价格涨幅有限。综合来看,豆粕近月合约聚焦巴西大豆到港,现实端供应压力制约期现价格上方空间;远月合约等待北美天气交易与贸易题材进一步发酵,09合约单边倾向逢低试多,M91价差倾向逢低做扩。
浙商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王璐:近期国内豆粕供应维持紧平衡,预计二季度逐步转向宽松,对盘面存在压制。交易策略方面,豆粕近月合约受制于基本面转松预期,价格空间相对有限。远月合约受成本端支撑偏强,未来天气炒作及关税摩擦仍有驱动预期,关注回调做多机会。
方正中期研究院饲料养殖组组长王亮亮:此轮加征关税我们发现豆粕并没有连续的利多驱动,上涨动力更多来自于情绪。二三季度我国主要从巴西进口大豆,并且采购巴西大豆的压榨利润目前来看较为客观,对美加征关税并不影响我国二三季度的大豆到港量。因此05合约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到港冲击,豆粕05合约不建议追多操作。豆粕09合约更多的是反映2024/25年度美国新季大豆作物生长状况,目前来看二三季度发生强拉尼娜的概率并不大,天气交易也为时尚早。豆粕01合约则是反应的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情况,因此豆粕01合约的上方想象空间较大,可考虑逢低做多豆粕01合约。
● 豆一近日走势强劲,主要受哪些核心因素推动?期价上涨空间有多大?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许亮:豆一主要还是交易国内的供需关系,国内收储拍卖影响豆一的节奏,当前东北余粮不足,市场流通量不多,国内短期流通中的供需趋紧;同时国内非转基因的属性也对价格形成支撑,尤其是对北美大豆增加关税之后,国产大豆的需求替代可能有所增加,进一步驱动了需求的预期好转。短期可能有进一步走强的可能性,但是要注意后期巴西大豆到港增加之后,对国内大豆需求端的反向替代,有可能导致价格走弱。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刘昊:基层余粮减少、大豆拍卖成交良好、关税题材外溢等因素推动豆一盘面上涨。关税题材短期可能会导致盘面再度演绎此前高压榨利润提振压榨需求的逻辑,但后续储备大豆拍卖增加市场供应,下游需求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或抑制盘面上涨动能。长期来看,若今年四季度国产大豆上市后中美贸易摩擦仍未有改善迹象,由于届时南美大豆旧作库存亦处于较低水平,可能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改变其需求结构,并重塑豆一定价逻辑。
浙商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王璐:国产大豆主要以食用消费为主,流入压榨消费领域的规模相对有限。近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国产大豆产量规模增长较快,但下游食用消费相对稳定,难以承接新增产能,国产大豆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近期在关税反制措施下,进口大豆成本预计将明显提高,豆粕等成本价格抬升,成本收益对比下,国产大豆压榨性价比显著提升,中低蛋白大豆预计将大量流入压榨领域,有效消化国产大豆产能,国产大豆供需错配格局或迎来实质性改善。在国产大豆压榨消费预期的提振下,豆一走势明显偏强。前期供过于求格局压制下,豆一期价持续偏低,处于估值低位,未来在关税反制措施有效执行甚至进一步升级的前提下,预计豆一期价将迎来明显的估值修复行情,上方空间参考中低蛋白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价差走势变化。
方正中期研究院饲料养殖组组长王亮亮:豆一近期走势较强,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基层余豆量不足一成,近期东北地区国产豆溢价拍卖,受此影响贸易对于现货进行挺价,期货拉涨与现货坚挺形成联动。
我们并不认为豆一期货会持续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国产豆整体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国产豆需求较为疲软。价格上涨更多的在于此前收储的支撑,并非自身基本面供需的收紧。预计国产豆持续拍卖,豆一价格续涨乏力。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