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陌生人推荐的“名医”,您敢相信吗?在某些医院门口,时常会出现一些推荐名医或者特效药的所谓“患者”,他们热心是假,医托是真。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雇佣医托骗取医药费的案件,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一个医托团伙就诱骗了50多名身患癌症的患者。中央广播电视总
陌生人推荐的“名医”,您敢相信吗?在某些医院门口,时常会出现一些推荐名医或者特效药的所谓“患者”,他们热心是假,医托是真。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雇佣医托骗取医药费的案件,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一个医托团伙就诱骗了50多名身患癌症的患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法治在线》栏目跟踪报道该案,和法官一道揭底“医托诈骗”。
开诊所 寻病患
叔侄俩以医托方式实施诈骗
2022年,胡某平找到了曾经因医托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侄子胡某,两人合计“重操旧业”,雇佣多名谎称自己身患癌症并在其开设的诊所医治的医托,诱骗50余名被害人前往诊所治疗,胡某虚构医生及医生助理身份,为被害人开药,骗取医药费数十万元。
胡某平雇佣的医托通常驻足在某些知名大医院门口,选择年纪较大、孤身来北京求医的癌症病人。在等候看病时,医托会与被害人主动搭讪,询问患了什么病,然后说自己也一样,但是在另一个诊所治疗后便有所好转。为了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医托还会在医院的垃圾桶里翻找其他病人的报告单,假装是自己的。在初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后,医托就将这些被害人带到胡某平的诊所。
为了进一步实施诈骗,胡某平等人还专门设立了一整套看诊流程,医托先进入医生诊室,假装就诊完毕再到收费区扫码付款,目的是巩固被害人的信任,进而向病患出售所谓能消除肿瘤的中药。这些价格高昂的药物,一个疗程就要将近5000元的价格。实际上,这些药物都是以每副仅仅10到15元的价格购入的。
为诱导被害人继续复购所谓的特效药,胡某会以医生的身份添加被害人的联系方式,并假意了解病情,并继续诱骗被害人付款买药。过了一个疗程,胡某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被害人,谎称自己是医生助理,询问吃药情况,并让患者拍摄舌苔照片,进行问诊。但其实胡某并没有诊断病情的能力或资质。以这种方式,胡某平等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对50余名病患实施了诈骗,金额达到了80余万元。
诈骗金额如何认定
分赃比例是否影响量刑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本案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中,被告人胡某和胡某平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金额和两人在实施诈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提出异议。二人认为金额过高,不符合实际。胡某认为,自己并没参与诊所的经营,自己负责的也只是在线上对已经看过诊的病患进行复诊,不应以全部诈骗金额作为对自己进行量刑的依据。胡某平则辩称,在第一个诊所其并不能算是诈骗活动的组织者,在平时也是拿工资的,不应承担主要责任。
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刘杰
从诊所的成立,包括经营及合作模式,主要的目的就是骗取被害人的钱款,首诊和复诊的分成属于团伙内部成员之间的分赃情况,不影响对其犯罪金额的认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胡某召集医托及胡某平等人实施诈骗行为,对团伙成员进行利益分配,在犯罪团伙中起整体管理、协调的作用,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胡某平在诊所中负责接待、协助等一般性工作,收取劳务报酬,在犯罪活动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但该诊所被打击取缔后,胡某平又另行组织成立了另一家诊所,其负责该诊所的场地租赁、雇佣医托、工资发放等管理工作,系主犯。
被告人胡某伙同胡某平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钱款,胡某、胡某平、胡某坤数额特别巨大,曹某某数额巨大,郭某某、汤某某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万元;被告人胡某平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其余四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
视频来源:CCTV13《法治在线》
供稿:朝阳法院
编辑:麦浩敏 肖飞
审核:王亚楠
作者:京法网事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