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口渔港日均上新10万斤海鲜 四五月的蛤蜊最肥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07:35 1

摘要:春潮涌动,海味正鲜。清明节后,青岛海鲜市场迎来春季捕捞的黄金期。在崂山南姜码头,渔民忙碌分拣着刚上岸的立虾、虾虎和小杂鱼,码头市场一派火热景象。在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吊车将各类鲜鱼吊上岸,分装称重后,即刻装车送往农贸海鲜市场。在红岛,随着海蛎子渐入尾声,蛤蜊和

春潮涌动,海味正鲜。清明节后,青岛海鲜市场迎来春季捕捞的黄金期。在崂山南姜码头,渔民忙碌分拣着刚上岸的立虾、虾虎和小杂鱼,码头市场一派火热景象。在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吊车将各类鲜鱼吊上岸,分装称重后,即刻装车送往农贸海鲜市场。在红岛,随着海蛎子渐入尾声,蛤蜊和赤贝迎来了上市高峰期。再过几日,本地鲅鱼将会涌入市场,占据各类海鲜“春日限定”中的绝对C位。

四五月的蛤蜊最肥美

8日凌晨4时,城阳区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正令码头灯火通明,蛤蜊清洗机正以每小时清洗1万斤蛤蜊的速度运行。前一日晚上10时许,渔民出海收蛤蜊,一条船一次能收1.5万斤。4日清晨,渔船返回码头开始清洗,上午批发商将蛤蜊运至农贸批发市场,市民中午就能吃到当天的新鲜蛤蜊。正令码头负责人王元介绍,蛤蜊为滩涂养殖,出船收蛤蜊要趁着涨潮,水没过滩涂时方便下网。正令码头这套蛤蜊清洗机是近两年才购置的,王元说:“用机器清洗效率高,人工清洗5个人用4个小时才能洗出1万斤。”今天早晨,这里要出货近5万斤蛤蜊,供应青岛市场。

王元介绍,“海蛎子的习性是水越冷越肥,春季渐暖,红岛海蛎子进入尾声,四五月份蛤蜊是一年中最肥、最鲜的时候,正好填补了海蛎子的市场空缺。胶州湾的蛤蜊可以供应至今年10月,但进入夏季,蛤蜊开始下籽,便不肥美了。”记者了解到,胶州湾目前蛤蜊养殖面积约两万亩,日均出货量达15万斤,批发价约5元一斤。

滩涂养蛤蜊有了“管家”

在正令码头附近,渔民正忙着将捕捞的海货挑拣分类,主要是八带和海螺,还有少量的虾虎、海星和立虾。当下时节,八带满籽正是最鲜美时节,能卖到一斤20元,海螺一斤20元,虾虎一斤能卖到70元。一趟下来大约能挣三四百元。王元表示,渔民是蛤蜊滩涂的“管家”,王元的蛤蜊滩涂有1000多亩,配了6位“管家”。他们负责管理滩涂、出滩看护,随工人一起出海告知滩涂位置。出海时,会顺道捕捞海螺、八带等海货。

海星是滩涂养殖贝类的天敌,但海星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大个头的海星一斤7元。春季海水温度升高,最近在滩涂养殖密度较大的地方,一船能捕捞近千斤海星。目前红岛滩涂主要养殖有蛤蜊、海蛎子和赤贝。蛤蜊养殖面积最大,赤贝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因其种苗和成品个头翻番率大,经济价值最高。赤贝日产量较往年有很大提升,目前每天出货六七万斤,可一直持续到9月。

随着蛤蜊的收获,播种蛤蜊苗也要同步进行。王元说:“蛤蜊一般生长周期为一年,如果养到两年,蛤蜊皮变厚,肉也不鲜嫩了。一般收完蛤蜊就撒苗,这样不耽误第二年的收成。”

海货上岸直达市民餐桌

8日上午9时,一辆铁皮渔船返回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带回近7万斤海货。这些海货分为两类,一类是活的七星鳗、光鱼和马蛸,一类是冰鲜的牙片鱼、百家鱼、鼓眼鱼和舌头鱼等。船老大许先生介绍,开春以来他已经出海6次,捕捞的主要是近海经济鱼类。这其中以七星鳗经济价值最高,个头较大的能卖到35元一斤,小个头的也能卖到20元一斤。在几箱七星鳗中,多数个头在1斤左右,“鱼王”则重达10斤,十分喜人。记者看到,这船海货中马蛸数量很大,一斤30元左右。

一筐筐冰鲜鱼整齐放在收货商的货车旁,称完重后直接上车。许先生介绍,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日均上岸海鲜达10万斤,当日即被批发商拉走,运往农贸批发市场,丰富市民餐桌,还有部分产品则会出口。

许先生的渔船为大型铁皮船,马力较大,渔船驶过朝连岛后,再向南行驶两三个小时,根据探鱼器信号下网捕捞鱼群。“除了七星鳗这类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还会捕获较为便宜的鱼,比如红头鱼、光鱼、沙丁鱼等。今年鱼的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价格与往年持平。”许先生说,鲅鱼季已经到了,目前气温较去年低,水温也低,大流鲅鱼还没来。

本地春鲅鱼已在路上

目前城阳水产批发市场的鲅鱼以浙江、江苏鲅鱼为主,有的摊位一天能卖1000多斤。从水产市场总体行情来看,鲅鱼旺季要在谷雨以后,本地鲅鱼大量上市后,会进一步激发市民购买需求。常年从事水产批发的李明表示,目前城阳水产批发市场有少部分来自韩国海域的“钓钩鲅鱼”,品质和青岛本地鲅鱼差不多。目前南方鲅鱼约25元一斤,“韩国钓钩”鲅鱼要贵几块钱。

沙子口一位海鲜商贩告诉记者,目前市面鲅鱼有南方鲅鱼,有韩国海域的鲅鱼,也有本地鲅鱼。他拿出一条10斤重的大鲅鱼,指着鱼身说:“本地鲅鱼较好分辨,在鱼身上有一条非常明显的绿线。这两天本地鲅鱼价格略降,今天28元一斤。预计下周,本地鲅鱼就多起来了。”

常年从事鲅鱼批发生意的董先生表示,“鲅鱼作为暖温性近海鱼类,每年都会有渔汛,从秋季到冬季,鲅鱼一路向南到东海寻饵。随着天气转暖,鲅鱼又会向北洄游,到海水温度适宜的黄海和渤海产卵。去年此时,市场上已经有本地鲅鱼了。而今年捕捞鲅鱼的渔船都停靠在石岛,会随着渔汛驶向青岛。”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摄影报道

来源: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