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9 08:05 1

摘要:经过提名、遴选,11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国化学会面向国际著名化学家设立的荣誉称号,授予对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学会与国际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卓越学者专家。目前,

导读

经过提名、遴选,11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国化学会面向国际著名化学家设立的荣誉称号,授予对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学会与国际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卓越学者专家。目前,已有103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Christopher J. Chang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Christopher J. Chang教授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化学等领域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创新性贡献,开创了活性传感领域,开发了基于反应化学而非传统锁钥模型的化学传感器,并设计了模拟天然酶和材料的分子催化剂,推动了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

Christopher J. Chang教授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积极支持华裔科研人员的发展,培养了多位在国内外知名机构任职的优秀学者。他在推动期刊出版、促进学术交流和培养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化学界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化学学科的全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Ferdi Schüth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Ferdi Schüth教授长期致力于多相催化研究,在催化新材料创制、生物质催化转化、氢能制取与储存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他开创了机械化学制备催化材料的新方向,致力于开发更环保、更节能的化学技术,引领和推动了催化学科的发展。

Ferdi Schüth教授是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学术交流,在与中国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年来,他多次访问中国的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并保持紧密合作,担任多所高校的荣誉教授,推动了中德科技交流与合作。

James Durrant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James Durrant教授研究了一系列用于可持续能源转化的无机、有机和混合材料。主要聚焦于光伏和光电化学材料,并扩展到了包括电化学方法在内的可持续燃料和化学品领域。

James Durrant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通过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为中国化学事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在太阳能转换和可持续能源领域的研究发展,还为中英学术交流搭建了桥梁,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Eiichi Nakamura

日本东京大学

Eiichi Nakamura教授长期致力于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催化化学及现代电子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学研究中取得了国际首创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Eiichi Nakamura教授多次对中国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多次组织中日双边交流,并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化学及相关专业人才,为中国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Jonathan L. Sessler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Jonathan L. Sessler教授的研究开创性地将功能性分子设计与疾病治疗相结合,尤其在环状咯分子和功能性分子识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发明的卟啉及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药物递送和环境检测领域。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还在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实现了重要应用。

Jonathan L. Sessler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他通过科研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促进了中美化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化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侯召民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侯召民教授在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化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新催化剂、新反应及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稀土催化剂,拓展了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及烯烃聚合的新方向。

侯召民教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才。他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化学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化学会与日本化学界的合作与交流。联合中国高校承担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为中国化学研究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

Henning Sirringhaus

英国剑桥大学

Henning Sirringhaus教授长期致力于有机电子学研究。他在分子体系的电荷传输器件物理、有机自旋器件和印刷电路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揭示了影响有机晶体管性能的基本机制,建立了有机晶体管产业应用的新模式,推动了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突破。

Henning Sirringhaus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是中英科技合作的积极践行者。他与中国学者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在有机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此外,他积极倡导中英产业合作,加速了有机晶体管的产业化进程,为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William Miller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William Miller教授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化学动力学的发展方向。他在化学反应微观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半经典量子动力学、非绝热动力学现代理论中的开创性工作是当今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联系的基石。

William Miller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他培养了许多中国理论化学界和华人理论化学界的学者。他积极与中国化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了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国际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理论化学界的影响力,为中国化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

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教授系统发展了激光诱导荧光、光腔衰荡光谱和发射光谱等等燃烧诊断技术;率先开展生物燃料燃烧研究,揭示了燃烧反应机理和污染物生成机制;开发了新型低温燃烧技术,为理解低温燃烧机理提供了新方法。

Katharina Kohse-Höinghaus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她与中国的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为中国培养了多位青年学术领军人才,积极推动了中国基础燃烧研究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燃烧化学领域的影响力。此外,她积极参与中国科技体制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为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等建言献策。

Keiji Maruoka

日本京都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Keiji Maruoka教授在有机小分子和相转移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他设计了新型高效、环保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并深入解析其反应机理,极大地拓展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应用范围,推动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

Keiji Maruoka教授目前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科技人才,并通过与中国相关医药企业合作,致力于手性药物构建和新型高效、绿色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手性技术的落地转化。此外,他积极推动中国化学界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促进了中日科技合作,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Javier García-Martínez

西班牙阿里坎特大学

Javier García-Martínez教授在纳米材料化学、催化剂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开发了新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显著提升了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保护领域。此外,他在能源效率、产氢技术和光能利用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绿色化学的发展。

Javier García-Martínez教授曾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他多次访问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作为IUPAC主席,积极推荐中国化学家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并积极参加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提升了中国化学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国化学事业走向国际舞台。

来源:化学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