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局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52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09:26 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省中医药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A1类)

粤中医函〔2025〕72号

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王晓玲代表提出了关于推动《化橘红中药文化》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建议,经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一、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省中医药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专列一个要点进行部署,《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岭南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中医药文物保护与文化展示机构建设,推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各级保护名录”。经过全省中医药人的共同努力,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深入挖掘传承和保护岭南特色中医药资源。

通过实施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传承项目及省名中医药专家师承项目,挖掘、整理和传承国医大师、省名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与方药筛选评价中心,挖掘、整理和传承岭南特色传统炮制技术与中医药特色技术。实施中央财政经费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项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对于分布在广东省基层、民间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其中“杏林寻宝”项目已累计发掘中医药特色技术561项,其中157项上台展示、60项在医院落地,并通过师带徒、建立工作室等形式,为岭南地区培养了一批传承人才。

(二)大力打造中医药文物保护与文化展示机构。

通过创建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不断扩大展陈规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文化展示核心平台。近年来,我省已创建11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新评选出15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其中,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支持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整体改造提升项目,于2022年7月举行整体提升开馆典礼,成为全国首个中医药主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广州市于2022年6月正式完成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设计方案,打造以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集博物馆、种植园、主题游乐园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力争打造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申报。

《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各地深入发掘本地区中医药文化历史,打造中医药文化地方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广东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10项,如岭南陈氏针法、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39项,如化橘红中药文化、岭南火针疗法、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等;此外,还有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3家,如珠海一指禅推拿中医门诊部(一指禅推拿)、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等,省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4家,如深圳颐和堂中医诊所(李氏筋伤点穴推拿术)、冯了性(佛山)药业有限公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传统组方及工艺)等。

二、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非遗项目资金扶持。争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中医药非遗保护和推广中,加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激活中医药文化资源,传承岭南中医药文化。

(二)进一步创新中医药非遗项目宣传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如网络直播、社交平台等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举办公众参与度高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以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不断提升广东中医药文化辐射力、影响力,助力建设文化强省。

专此函达。

广东省中医药局

2025年4月8日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