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的“情绪炼金术”如何炼就千亿市值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9 14:46 1

摘要:黄金行业,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领域。无论是周大福、老凤祥这样的老字号,还是中国黄金、周大生这类后起之秀,低利润率一直是行业的常态。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这些巨头的市值更是节节下滑。以周大福为例,其在全国拥有8000家门店,但市值从2018年的近2000亿港元腰

黄金行业,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领域。无论是周大福、老凤祥这样的老字号,还是中国黄金、周大生这类后起之秀,低利润率一直是行业的常态。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这些巨头的市值更是节节下滑。以周大福为例,其在全国拥有8000家门店,但市值从2018年的近2000亿港元腰斩至如今不足900亿。

然而,2025年3月,一家名为老铺黄金的企业却逆势崛起,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股价较上市初期暴涨超14倍,成为港股市场的一匹黑马。这家仅拥有38家门店的“小而美”品牌,不仅成功挑战了周大福等传统巨头,更被资本市场誉为“黄金界的爱马仕”。这不禁让人思考:传统行业是否真的缺乏创新空间?


黄金赛道的“叛逆者”:一家企业如何用文化重写行业规则

2009年的春天,当老铺黄金在北京王府井悄然绽放时,创始人徐高明以一种近乎匠人的执着,将“古法黄金”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犹如一颗种子,在繁华的都市商业森林中播种下独特的奢华梦想。这家专注于高端手工金饰的小店,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吸引了追求品质与文化深度的消费者目光。在老铺黄金的世界里,每一件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单价区间从1万至25万元不等,即便是每克金价也高达1500元,远超周大福等主流品牌的800元/克,但其毛利率却始终保持在40%以上,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这样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对精湛工艺的肯定,更是对精准市场定位的胜利。

时间轴快速跳转到2024年,老铺黄金如同一匹黑马,在黄金市场的赛道上疾驰。这一年,它预计实现净利润14亿至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36%至260%,上半年营收增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8.3%,净利润增速亦不甘示弱,达到198.8%。而在资本市场,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老铺黄金的股价仿佛插上了翅膀,涨幅超过1328%,至2025年3月,市值已傲然突破千亿港元大关。这一连串耀眼的数字,如同一场盛大的庆典,不仅让老铺黄金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也让消费者对其热情空前高涨。春节期间,北京SKP门店前的长队绵延不绝,有的甚至排队长达7小时,黄牛代购因此日赚万元,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轻松破亿。老铺黄金,用实力诠释了何为“匠心独运,价值连城”。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黄金消费市场,却发现2024年的中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减少了24.69%,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铺黄金的逆势飞扬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设计的巧妙结合,更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其商业模式对传统行业转型有何启示?


创新密码:从卖黄金到卖文化四个维度重构价值链

老铺黄金的成功绝非偶然,它不仅重新定义了黄金的市场定位,还将这种传统保值金属升华为承载情感与文化的“奢侈品”。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文化赋能、场景革新、定价策略以及会员经济的巧妙组合。以下便是这一品牌奇迹的核心密码。

1.产品创新:非遗工艺+文化IP,打造独一无二的情感连接

老铺黄金深谙“稀缺性”的商业逻辑,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赋予每一件产品不可复制的灵魂。从古法搂胎到花丝镶嵌,这些复杂技艺让饰品呈现出独特的哑光质感和精致纹样,彻底告别传统黄金“亮面暴发户”的刻板印象。比如,《千里江山图》系列项链售价高达18万元,但其背后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故事却让消费者甘愿为其买单,并称之为“戴在身上的传家宝”。

更重要的是,老铺黄金始终坚持“三不原则”:不卖硬金K金、不做加盟、不按克计价。这种坚持不仅避免了行业内的价格战泥潭,更确保了品牌的高端调性始终如一。试想一下,在一个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谁会拒绝一个能够讲述动人故事的产品?

启示:对于传统行业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将供应链优势与文化附加值相结合。正如白酒行业的江小白通过“青春文案”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一样,老铺黄金则用文化IP完成了对消费心智的重塑。

2.场景革命:顶奢商圈+文房美学,把门店变成文化博物馆

走进老铺黄金的店铺,你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型博物馆。38家门店无一例外地选址于SKP、万象城等顶级商圈,与卡地亚、梵克雅宝这样的国际大牌为邻,借势高端流量。而店内设计更是别具匠心——黑金配色、木质展柜、书法屏风,无不传递着浓厚的东方韵味。消费者在这里购物,更像是参与一次艺术展览。

为了进一步提升体验,老铺黄金还推出了贴心服务:依云矿泉水、歌帝梵巧克力等小礼物随手可得;导购不仅提供专业建议,还会耐心讲解每件产品的工艺背景。整个过程不再只是简单的交易,而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文化之旅。

启示:未来的线下零售不再是单纯的销售渠道,而是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正如茑屋书店通过“生活方式提案”重塑书店场景一样,老铺黄金用“文房美学”重新定义了珠宝店的意义。

3.定价策略:一口价+定期涨价,撬动心理杠杆

在定价方面,老铺黄金彻底颠覆了行业规则。它摒弃了传统的“按克计价”,转而采用“一口价”模式,工费占比高达30%-50%,远超其他品牌(通常仅10%-15%)。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利润空间,也模糊了消费者的成本感知。

此外,老铺黄金还会定期上调价格,每次涨幅约为5%-12%。配合限购政策(如单日限购5件),制造出强烈的稀缺感。结果如何?2025年2月的一次调价前夕,上海豫园店甚至出现了排队6小时的盛况,社交媒体上关于“抢购攻略”的讨论更是沸沸扬扬。

然而,价格并非唯一的驱动力。通过与卡地亚等国际品牌对比,老铺黄金成功塑造了“轻奢性价比”的形象。尽管单价较高,但相较于同类产品低30%-50%的价格差距,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启示:高溢价的本质在于满足消费者对“文化认同”和“社交货币”的需求。不过,企业也需要警惕过度依赖涨价可能带来的负面舆情,平衡好稀缺性与客户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4.会员经济:深耕高净值客群,构建闭环生态

老铺黄金深知,二八定律是商业世界永恒的真理。在27.5万会员中,年均消费超5万元的高净值客户仅占5%,却贡献了40%的收入。因此,品牌将资源倾注于这群“超级用户”,通过精准筛选和社群运营实现深度绑定。

例如,老铺黄金定期举办非遗工艺体验课和收藏品鉴会,将会员培养成品牌的忠实拥趸。在小红书平台上,“老铺黄金晒单”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3亿,许多用户自发分享开箱视频,展示产品的精致包装和仪式感。

与此同时,老铺黄金还推出了一系列面向高端会员的专属产品,比如起售价25万元的“传世金砖”。除了满足投资收藏需求外,品牌还提供了7-8折回收服务,进一步强化“保值”的认知。

启示:成功的会员经济需要专注于服务那些真正愿意为品牌价值买单的“超级用户”。这一点上,蔚来汽车堪称典范。通过社群运营,它不仅实现了高复购率,还激发了用户的口碑裂变效应。

总而言之,老铺黄金的成功源于对产品、场景、定价和会员管理的全方位创新。而这种创新也跟我们系列课程中提到的蓝海战略密切相关。


产品对标传统黄金,文化对标奢侈品牌,打通蓝海战略

传统黄金的消费人群,往往是50岁以上的长辈们,或是在婚礼这样的重大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婚育率的持续走低,黄金市场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比如2023年深圳水贝的兴起,这种以批发价加上极低加工费的形式,让传统的黄金零售模式显得有些“过时”。结果,不少上市黄金企业业绩承压,日子并不好过。

与此同时,奢侈品牌的日子同样不好熬。2024年,开云集团(Gucci)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了23%,而卡地亚、梵克雅宝等珠宝品牌也未能幸免,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外,消费者的理性觉醒也是重要原因。奢侈品牌每年固定涨价的策略早已为人熟知,但其实际价值却常常令人质疑。以珠宝为例,某些产品的材质甚至连贵金属都算不上,却能标价数十万,且几乎没有保值功能。这种“虚高”的定价逻辑,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老铺黄金却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它将黄金的保值属性与古法工艺的精致感相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价值保障的需求,又赋予产品一种奢侈品般的格调。通过这一创新定位,老铺黄金成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用黄金作为载体,打造出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奢华感的产品。这种“双轨制”策略,不仅让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更赢得了许多过去青睐奢侈品的高端客户。或许,这正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一种新趋势:既有意义,又有品味。

老铺黄金卡在传统金铺与奢侈品牌之间,既有黄金的保值的功能价值,又有奢侈品彰显身份的情绪价值。

蓝海战略的核心是价值创新,通过剔除、减少、提升、创造四个动作重构行业边界,老铺黄金的实践情况是

剔除与减少:弱化传统竞争要素

提升与创造:构建新价值曲线

通过蓝海策略打造出老铺黄金超越传统金铺的商业之路。


如何复制“老铺黄金式的成功”

老铺黄金的成功,其实藏着一本“生意经”。如何复制它的模式?不妨从这三个关键点入手。

1. 找准赛道,“黄金+奢侈品”精准卡位

老铺黄金抓住了市场空白——足金材质的保值属性,填补了奢侈品牌(多用K金)和传统金铺(缺乏文化溢价)之间的断层。通过克价1500元的产品定价,与卡地亚等大牌形成错位竞争,价格低30%-50%,却依然保持“轻奢”的高端调性。消费者买的不只是黄金,更是一种“买得起的奢华”。

2. 文化赋能,让黄金成为“传家宝”

将黄金从冰冷的金属升华为承载文化的艺术品,是老铺黄金的核心竞争力。“千里江山图”系列售价高达18万元,但顾客却心甘情愿买单,因为他们买的不是首饰,而是一件可以代代相传的“文化收藏品”。此外,非遗工艺如花丝、錾刻,不仅提升了产品稀缺性,也让模仿者望尘莫及。

3. 聚焦超级用户,打造高净值会员生态

老铺黄金深知,真正的利润来自那5%的“超级用户”。他们通过金箔茶宴、工艺体验课等活动,将会员黏性做到极致,转化率高达50%。即使回收政策实际折损25%,但通过“文化收藏品”的定位,成功弱化了消费者的亏损感知。这种闭环运营,让品牌从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一种情感连接。

跳出功能价值的局限,找到品类的文化赋能点;重构价格逻辑,用体验支撑溢价;聚焦超级用户,锁定高净值人群——这才是老铺黄金式成功的精髓。

老铺黄金在关键的商业生态中找到精准的黄金赛道,从而通过蓝海战略快速成功。


启示录:黄金永不褪色,但品牌必须进化

老铺黄金的逆袭,靠的是“文化+奢侈品化”这两大法宝。它打破了传统金店按重量卖的传统,不再只盯着大众市场,而是通过注入满满的文化故事和打造类奢侈品的高端形象,成功避开了与老牌珠宝和奢侈品牌们的正面冲突。这里面的启示是:在竞争激烈的红海里,只有重新定义价值,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但话说回来,想要持续增长,老铺黄金还得看工艺创新够不够劲,对高端客户群的运营深不深。毕竟,光讲个好故事还不行,产品得有真功夫。老铺黄金的崛起,其实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碰撞出的精彩火花。它告诉我们,即便是最传统的行业,只要勇于重新塑造价值链,也能在红海中开辟出一片蓝海。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与其在存量市场上死磕,不如去增量市场里定规矩。而对投资人来讲,看到高增长的同时,也别忘了保持冷静,看看背后的成本和风险。毕竟,投资可不是只看表面风光的活儿。

#延伸思考#

● 如果你的行业正在陷入价格战,如何找到自己的“文化IP”?

● 当“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时,高端品牌如何避免成为“昙花一现”?

文末两个彩蛋,毕竟看一篇文章几千字不容易,所以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文章内容,请用横版看我们第一个工具故事画布,它用极简的方式把公司进行不同纬度的分析,如下图:

通过故事画布模式快理解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第二个彩蛋,如何实现蓝海战略的脑图。

一张图了解

如需更详细了解蓝海战略以及商业模式,请与我们联系。保持给您的健康与财商进行投资。


看完文章想交流互动,欢迎留言或者关注【兴远咨询】,带给您更多独特的洞察与视角!

本文源自BMI兴远咨询梁庆祥Kenny顾问,本文原创,资料来自官网、股市、行业研究报告等,引用时注明出处。

来源:兴远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