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变天”,动物易“变脸”!医生提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9 15:40 1

摘要:近期气温变化不定,犹如川剧“变脸”。除了要注意天气变化,还要注意一些动物的突然“变脸”。这个季节,猫狗以及结束冬眠的蛇类往往会比平时更容易烦躁、冲动,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伤人。最近,厦门及周边就发生了多起动物伤人事件,多人被咬伤。

CFP 供图

近期气温变化不定,犹如川剧“变脸”。除了要注意天气变化,还要注意一些动物的突然“变脸”。这个季节,猫狗以及结束冬眠的蛇类往往会比平时更容易烦躁、冲动,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伤人。最近,厦门及周边就发生了多起动物伤人事件,多人被咬伤。

案例1

和流浪猫“套近乎”

反被咬住手背

近日,漳州华安县的陈女士外出散步时,在路边偶遇一只流浪猫。她本想和流浪猫套下近乎,不料,流浪猫突然弹跳起身,一口咬住她的手背不松口。受到惊吓的陈女士慌乱中不停来回甩手,试图将流浪猫甩掉,结果因大力拉扯,手背被撕扯出一条大伤口,鲜血直流。

她忍痛前往医院犬伤门诊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其右手背上有一条约3厘米长的撕裂伤,贯穿皮下组织,手部屈伸功能受限,判断手背处肌腱断裂。医生立即为其冲洗清理伤口,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随后送入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进行后续治疗。经对症治疗,目前陈女士的伤势恢复良好。

案例2

竹叶青发难

果农被咬伤

这个时节,不单是猫狗,有些小动物也在蠢蠢欲动,比如,冬眠的蛇类开始苏醒,有时也会攻击人类。人们在踏青赏花、田园耕作时,一定要当心。

3月底,漳州平和县的老周上山,准备对蜜柚树进行疏花保果,没想到树上盘踞着一条绿蛇,他来不及躲闪,左手背被咬了一口,顿时肿胀起来。看蛇的颜色鲜艳,老周感觉这蛇不一般,于是赶往医院急诊科处理。

根据老周当时拍的“肇事蛇”照片和伤口情况,医生判断这条咬人的蛇是南方地区常见的竹叶青,立即为其进行伤口处理、注射抗蛇毒血清、蛇药口服及外敷、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一系列处理。住院观察期间,医护人员密切监护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专业及时救治,老周的病情有所好转。

专家介绍,竹叶青是一种常见的毒蛇,全身翠绿色,头部三角形,尾尖为红色,体长一般不足1米,常在丛林、草丛、竹林等处活动。被竹叶青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灼痛,肿胀发展迅速,甚至会致人伤残。

厦门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前几天,一名60多岁的市民被家中的宠物狗咬到,右手破皮、红肿,前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医护人员为其进行清创、消毒处理,并注射了狂犬疫苗。两天前,一名年轻女子在家逗猫时,被猫抓伤,也到该院急诊外科处理伤口,并注射了狂犬疫苗。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黄剑宝说:“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咬伤人的动物主要以流浪猫、家猫、家狗为主,大多是患者在主动逗它们时,没掌握好分寸,被动物反咬或抓挠。一般来说,青壮年伤口比较轻微,儿童和老人伤口相对严重。因为儿童皮肤娇嫩,老年人皮肤比较薄,且二者防卫能力弱,被抓咬后很可能就出现大伤口。”

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生邹森凤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经抓咬伤口传播。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病毒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极少数可长达一年。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随着病情恶化,患者会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邹森凤强调,狂犬病虽无法治疗,但可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有效预防。被动物造成伤口后,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打狂犬病疫苗。

黄剑宝说,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无论几级暴露,都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如果暂时无法前往医院,可先使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创口,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的狂犬疫苗接种法分为四针法和五针法。

被猫狗咬住的时候,很多人会惊慌失措,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反而会加重伤势,比如用力拉扯,大声吼叫,或者殴打猫狗,这都会让猫狗们因紧张而咬得更紧,加深伤口。

医生提醒,若被猫狗抓咬,应按三步走:一是彻底清洗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减少病毒残留;二是消毒与初步处理,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三是及时就医评估,根据暴露等级(二级或三级)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者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医生特别提醒,即使家养宠物定期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被其抓咬后,也需按流程处理,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此外,无论伤口深浅,只要皮肤破损均可能感染病毒,务必第一时间就医。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除了被动物咬伤,随着天气回暖,被蚊虫叮咬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如何预防呢?

海沧医院皮肤科医生张秀钦说,想避免被蚊虫叮咬,市民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面积。若需前往公园、草地等植被密集区域,可使用驱虫液喷洒于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每隔几小时补喷一次以维持效果。

若已被蚊虫叮咬,推荐优先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过敏反应较重的患者,可短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皮炎平),但需避免长期或大面积涂抹,尤其是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需要注意的是,自行用药应遵循说明书,切勿滥用激素类药物。

若皮肤因抓挠破溃引发感染,或出现持续剧烈瘙痒、水疱扩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此外,若常规药物无法缓解症状,或伴有发热等全身反应,也应及时寻求专业治疗。

来源:厦门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