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3大结局,很多老年人正在经历!医生提醒:预防刻不容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6:48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高主任,我爸快七十了,上个月突然倒在厨房里抽搐,被送去医院说是癫痫发作。

我们全家都惊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怎么老了反而会出现这种事?”

在医院神经内科门口,王蕾低着头看着急诊出院记录,眼神里透着又焦虑又不解的神情。

她在社保局工作,平时对慢病政策挺了解,但对于像癫痫这种突发性强的神经问题,完全摸不到头绪。

她爸身体状况一向稳定,血压、血糖都在控制范围内,这次毫无预兆的发作让她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人以为癫痫是年轻人才容易得的病,尤其是小孩、青少年,其实不然。

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癫痫患病率正在逐年攀升,早在2018年统计中,老年癫痫就已占全部新发癫痫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这类老年癫痫往往不是早年延续下来,而是到了中老年阶段才第一次发作,典型症状并不明显,抽搐、跌倒、意识障碍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让这类人群陷入困境的,是癫痫逐步演化出来的三大结局,每一个都影响极深。

第一个被反复验证的后果就是认知退化。

癫痫发作本质是脑神经元群异常放电,这种放电不仅仅是“发作那几分钟”的事情,更会在日常无症状期形成慢性炎症反应,对海马体、额叶等关键认知中枢造成持续性损伤。

尤其是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癫痫性脑病”状态的老年人,反复小发作却不治疗,几年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都明显下滑,最后进展成早发性痴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曾对一组68岁以上癫痫患者做过三年随访,结果发现其中超过62%的病人在两年内MMSE评分下降超过4分,而同龄非癫痫组下降不足1分。

这说明癫痫的频率、严重度、类型和脑功能下降直接相关。

也就是说,一旦进入癫痫状态,大脑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对新信息的处理速度会明显减慢,老年人的精神活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也都跟着萎缩。

第二个结局是跌倒伤和生活能力丧失。

这不是简单的摔一下那么轻,尤其是在发作毫无预兆的条件下,家里没人看着的老人极容易在做饭、洗澡、走楼梯等过程中突然失控,发生严重跌伤。

有数据统计,老年癫痫患者发生髋骨骨折的风险是普通老年人的3.5倍,发生锁骨、肋骨甚至颅脑外伤的概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一旦发生一次严重摔伤,不光恢复时间长,还可能直接把老人从“可独立生活”拖入“需长期照护”的状态。

北京宣武医院的一项老年癫痫患者跌伤回顾研究指出,超过72%的跌倒事件发生在白天非睡眠时间,而且超过半数家属事后才知是癫痫小发作引起。

这种“无预警式跌倒”才是最难防的风险点。很多时候不是癫痫发作吓人,而是癫痫让人突然失控,跌倒造成二次伤害,才是生活质量下降的直接导火索。

更麻烦的是,大多数老年人一旦摔伤就会减少活动,肌肉量下降,骨密度下滑,恶性循环很快形成。

第三个长期被低估的后果是精神障碍和情绪障碍。

癫痫对脑功能的影响不止是记忆力那么简单,长期脑电活动异常会对神经递质分泌造成混乱,特别是多巴胺、5-羟色胺这些调节情绪和快感的物质。

一些癫痫患者在非发作期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怒、思维迟滞等状态,严重时可发展为癫痫性精神病。

南京脑科医院在2022年的门诊资料显示,接受抗癫痫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有超过40%存在中度以上抑郁症状,而其中有20%曾出现过“日夜颠倒、兴趣丧失、自责自闭”的表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总是出现在“发作多”的人群,有些长期控制良好的患者,也因为长期服药带来的神经调节紊乱而表现出精神层面的问题。

说明癫痫对老年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只是脑电图一项能说明问题。

很多人觉得癫痫是“看得见”的病,只要不抽搐、不晕倒就没事。

但实际情况是,癫痫的隐性发作、局灶放电、小发作、精神性发作、非痉挛性表现都能造成脑功能的波动性损害。

尤其是年纪越大,大脑的可塑性越差,自我修复能力越弱,每一次发作之后的恢复期变长、恢复幅度变小。久而久之,这种波动就变成下降。

还要强调一个点,不少老年人发作前并没有“显性诱因”,不是脑外伤,也不是中风后遗症,而是和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事有关。

像长期慢性失眠、昼夜节律紊乱、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钠钾低)、血糖波动大、脱水状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些都能改变脑神经元膜电位稳定性,诱发癫痫放电。

老年人很多基础病叠加,一种药调整了另一个药的代谢,轻轻一推就进入“放电临界点”。

也有人是在感冒发烧时突然发作。体温升高本身会加快神经兴奋传播速度,而一些抗病毒药、退烧药对中枢神经有影响,会导致脑电图背景活动紊乱。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曾记录过一例69岁女性,仅仅因为服用含金刚烷胺的感冒药诱发了首次癫痫大发作,发作前几天毫无异常。

说明一旦身体进入炎症状态,整个神经调节系统都容易崩盘。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领域,是肠脑轴对癫痫的影响。很多人以为神经系统和消化没关系,其实不然。

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会通过迷走神经和血脑屏障直接参与脑功能调节。

尤其是短链脂肪酸水平下降、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后,大量细菌毒素可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脑部慢性低炎症状态,这种状态会干扰神经元的电位维稳。

广州医学院的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服用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结构的小鼠,脑电图中癫痫样放电活动显著增加。

孙焕颖.老年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与脑电图NSE及TNF-α水平的关系研究,河北医学,2025-01-31

来源:梁医生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