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潍坊市党史教育馆王伯祥事迹陈列展展区内,400余件史料见证其廉洁奉公的一生。三十多年前,他深入虾池、盐田、棉田,用一生诠释了“人民至上”的誓言,将寿光从贫困县蜕变为“中国蔬菜之乡”和经济强县。三十多年后,其事迹与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榜样,越来越多
潍坊市党史教育馆王伯祥事迹陈列展展区内,400余件史料见证其廉洁奉公的一生。三十多年前,他深入虾池、盐田、棉田,用一生诠释了“人民至上”的誓言,将寿光从贫困县蜕变为“中国蔬菜之乡”和经济强县。三十多年后,其事迹与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榜样,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把“如何干成事”刻进骨子里,激扬争先锐气、实干笃定前行。
当乡村全面振兴的战鼓擂动,当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当转型升级迸发出全新势能,潍坊干部群众正以王伯祥为榜样,提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燃旺锐意改革的创业激情,“三支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字当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新篇章。
王伯祥与菜农交流。(资料图)
知重负重,惟实励新
寒来暑往,岁月流转。寿光蔬菜温室内总是一片绿浪翻滚,科技正在把蔬菜大棚变成一个个“智慧蔬菜工厂”;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先后落户,利森特、翔天农业等企业“组团出海”,带有“寿光元素”的种植园区正全球普及;优质贝类、淡水鱼虾、南美白对虾“游”进寿北盐碱地,在“共同富渔”道路上,寿光人越蹚越起劲。
从盐碱荒滩到万亩良田,从白菜滞销到蔬菜王国,从贫困县到经济强县,谈起这些转变与荣誉,寿光人总会提起一个名字:王伯祥。他就职时曾表态:“我们的立足点是让寿光富起来,让老百姓有饭吃、有钱花,过上好日子。”
有了为民之心,就有了创新的勇气。在任职期间,王伯祥敢闯敢试,大搞蔬菜产业化,建起了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让“冬暖式大棚”走向全国;组织了寿北开发,把占全县总面积60%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粮仓”和“银山”。在王伯祥的带领下,寿光乃至潍坊掀起了一场名震全国的“绿色革命”。
这种“首创精神”出现在潍坊的各个领域。细数潍坊过往,无论是制造业领域开创性地研发制造出全国第一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还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成功经验……潍坊始终立足自身优势,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来带动全局发展,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等诸多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之路。
将创新融入城市发展骨血,一代代潍坊人拼搏、实干、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去年,知重负重的潍坊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断演变的经济运行环境中,不负嘱托、不负众望,干出了“走在前”的样子,干出了“挑大梁”的担当,GDP总量迈上了8200亿元新台阶。
迎着新时代的春风,这座城市正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继续创造着新的经验、续写着新的传奇。惟实励新,笃行致远。
王伯祥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调研。(资料图)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清乾隆十八年,“七载春风在潍县”的郑板桥辞职还乡,“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两百多年过去,又一个名字在这里被传颂——王伯祥,一位改变全国蔬菜市场格局的人,一位把贫困县打造成全国百强县的人。
王伯祥在上任之初,曾立下誓言:“为百姓谋事、做清正廉洁的官。”在寿光任县委书记的五年半时间里,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为寿光留下了3.3万个蔬菜大棚,120万亩收益可观的棉田、盐田、虾池,4000余家蒸蒸日上的企业,10万多个“万元户”。离开时,他带走的只有一辆小货车就能装满的家当。
1991年,王伯祥从寿光往潍坊搬家时,一辆“130货车”就把全部家当装了个干干净净:一台冰箱、多年为伴的旧桌旧椅、自己打制的旧木床和十几个塞满了被褥衣物的纸箱子。
“一个干部要想做大事,就得有号召力,有号召力就得自身干净!”王伯祥的这句话至今还在潍坊大地上回响流传,为后来者树起了当官做人的“金质标杆”。
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潍坊襟连海岱、道承齐鲁,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这片土地上涌现出齐国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浓墨宰相”刘墉以及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山东首位县委书记庄龙甲等一批古圣先贤、革命先辈,他们所秉持的持廉守正、修身齐家、不忘初心等理念,铸就了生生不息的“潍坊廉脉”。
如今,我市正用好用活本地廉洁文化“富矿”,在提升思想感染力、文化传播力、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文脉”“廉脉”相融互促,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队伍建设,让清风正气充盈更好潍坊。这是千年文化赋予潍坊的力量,也是潍坊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精神动力。
王伯祥到蔬菜大棚参观。(资料图)
人尽其才,满弓劲发
王伯祥离任时,给寿光留下了不少人才。比如,蔬菜产业的王乐义,工业战线的陈永兴。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担当,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让蔬菜大棚不断完成技术迭代,让奄奄一息的县造纸厂起死回生,为寿光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寿光各项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走进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第七代智能物联网“云棚”正在为蔬菜提供保姆级服务,2000多个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关键生态指标,把相关数据上传到云端,交给被称为“智慧大脑”的云托管系统进行深度分析。走进玉马遮阳、富康制药、鲁丽木业等企业生产一线,一条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奏响了钢铁洪流大合唱,数字正成为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引擎。
人尽其才,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从王伯祥到王乐义、陈永兴,潍坊的改革创新,始终紧扣“人”的动能。如今,干部、企业家和在外潍坊人“三支队伍”正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干部积极作为,潍坊营商环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位次,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踏“春”提速,信心满满地奔跑在春天里,跃动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潍柴动力、豪迈科技、弘润石化等企业打响了“潍坊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外潍坊人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在潍投资、技术合作、产学交流,不断为这座城市注入源头活水与无限生机。
王伯祥曾说:“一个地方的经济怎么抓?不一定抓很多,就抓有效的、能惠及百姓的,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岁月流逝,精神永恒。王伯祥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在新时代依然鼓舞着潍坊人民不断奋进。
记者:方文婷/文 贺德良/图片搜集 张钊庆/视频
编辑:杨晓通
一审:侯芳
二审:江波
三审:张岳华
来源: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