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DC市场热度上升带动整体偶联药物市场新一轮研发热潮兴起。为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ADC的新型载体也在不断涌现,理论上来说,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分子均有潜力成为载体。除了以单抗作为靶向运输载体的ADC以外,偶联药物的概念也逐渐拓宽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
转自:中国医药报
ADC市场热度上升带动整体偶联药物市场新一轮研发热潮兴起。为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ADC的新型载体也在不断涌现,理论上来说,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分子均有潜力成为载体。除了以单抗作为靶向运输载体的ADC以外,偶联药物的概念也逐渐拓宽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多肽偶联药物(PDC)、小分子偶联药物(SMDC)等其他新型偶联药物(XDC)。这些新型偶联药物也受到市场青睐。
RDC由靶向载体(如单抗、多肽、小分子等)与核素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根据药物用途可分为诊断用和治疗用。2016年,诺华的RDC产品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随后全球RDC研究兴起。2016年至2024年11月,全球已有11个RDC新药获批上市,在多种肿瘤诊疗中发挥作用。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球共有272个RDC管线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RDC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在研的RDC管线中,常用的核素包括177Lu、68Ga、89Zr、64Cu、99mTc、18F等,围绕PSMA(针对前列腺癌)、SSTR2(针对神经内分泌瘤)、FAP-α(针对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靶点布局较多。已有93个管线布局了前列腺癌这一适应证,其中90个管线的靶点为PSMA;19个管线布局了乳腺癌这一适应证,其中6个管线的靶点为HER-2。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固相多肽合成等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多肽被合理设计,推动着PDC领域的发展。PDC是以多肽作为靶向载体的新型偶联药物。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球共有20个PDC管线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在研的PDC管线中,围绕P-selectin(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RP1(针对乳腺癌)、Nectin-4(针对乳腺癌、胰腺癌等)靶点布局较多。已有10个管线布局了乳腺癌这一适应证,其中3个管线靶点为LRP1;6个管线布局了肺癌这一适应证。
SMDC是小分子靶向配体与细胞有效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一类创新性药物。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球共有22个SMDC管线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主要针对AKR1C3、KRAS G12D、Tubulin等靶点布局较多。已有7个管线布局了胰腺癌这一适应证,其中3个管线针对KRAS G12D;6个管线布局了肺癌这一适应证。
其他新型偶联药物
其他新型偶联药物包括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ISAC)、抗体-光敏剂偶联物(APC)、抗体-细胞偶联物(ACC)、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为代表的多种新型偶联药物。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球有65款其他新型偶联药物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在研的药物管线中,APC领域的管线布局最多,数量多达13个;有9个管线布局ACC,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有8个管线布局AOC,其中Delpacibart etedesrian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Ⅲ期的AOC,2024年5月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罕见病1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的治疗;另有6个管线布局ISAC。
(本版稿件由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