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乡医之路 她成了1400多名乡亲的健康守门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10:11 2

摘要:雪野街道李家庄、马家峪、青合圈与毛家林村的青山绿水间,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总是着一袭白衣,身背药箱,穿梭于各个村落间,为1400多名乡亲送去健康与希望。

雪野街道李家庄、马家峪、青合圈与毛家林村的青山绿水间,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总是着一袭白衣,身背药箱,穿梭于各个村落间,为1400多名乡亲送去健康与希望。

她,就是村民口中的健康“守门人”、乡亲们的“医”靠——王思花,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办事处李家庄村卫生室的一名乡医。20多年来,她用脚步丈量乡医之路,用爱与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与责任担当。

▶▶药箱一挎 她就成了4个村的“健康靠山”

“快开门啊……快去看看我家老太婆”,一个透着寒意的春夜,王思花被一阵急促的砸门声惊醒。开门后,只见80岁的朱爷爷急得直跺脚:“你奶奶过敏,全身起疹子,浑身痒痒,喘不上气来了……”她这才想起这户老人家中没有装电话,全靠步行上门求助。来不及换鞋,她抓起药箱、扛起小氧气筒就往老人家中跑去。

推开屋门,老人正抓挠着浑身红肿的红疙瘩,喘息声格外急促,“太难受了,不行了,我快痒死了……”见状,王思花立刻给老人吸上氧,借着灯光查看老人脖颈、手臂密布的风团。“爷爷,奶奶最近吃啥了?”“都接触什么东西了?”“就吃了口剩菜……”确认无特殊致敏源后,她迅速挂起输液瓶、消毒、扎针……15分钟后,老人抓挠的动作渐渐放缓,憋红的脸色也褪去几分。

“奶奶别怕,液输完就好了。”王思花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守在床边盯着输液管,看红疙瘩一点点消退,直到凌晨4点输完最后一瓶药液,确认老人呼吸平稳,给老人留下口服药后她才收拾起空药瓶和氧气筒赶回家中。

这样的深夜救援,在王思花20余年的行医路上并不鲜见。四个村、1400多名村民,她的电话号码、她家的位置早已刻在了乡亲 的 心 里。 74岁的李秀花老人一直记得,自己和老伴儿生病时,只要一个电话,不论多晚,也不管是刮风下雨道好走还是难走,她带着药箱马上就能赶到。

最让马家峪村毕于兰难忘的,还是王思花的“倔脾气”“热心肠”。“思花,多亏了你来,我出院了,人家大夫一见我就说,你要再不来眼睛就看不见了……”刚出院的毕于兰,一回到家就打电话向王思花连连道谢。原来,早在去年秋天,王思花在给她做检查时,发现她的血糖值12.3mmol/L,她就建议老人家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但老人家却不听,她总觉得“自己又没什么感觉,没必要去看,而且去医院还耽搁干活”。但王思花多次上门给老人做工作,在她的一再坚持下,老人这才勉强去了医院,这不幸亏检查及时。老人康复后,逢人就夸这个“倔闺女”:“思花救了我的眼,更是救了我的命!现在村里人见了我都夸我气色好,脸上红润好看了。”老人笑声里满溢着幸福的喜悦。

暮色里,王思花又一次清点了下药箱:降压药该补货了,抗过敏针剂还剩3支,氧气筒需要重新灌气……出诊本上,新添了一行小字:“张奶奶家备抗过敏药,定期回访”……

20多年风雨,磨旧了药箱的提手,却磨不去她对乡亲的牵挂。不论是足迹踏遍的山梁沟壑,还是摩托车灯再次照亮的山间小路,抑或是汽车车轮碾过的每一道辙印,那只装满药品的药箱,依然是1400多位村民心中最温暖的“健康靠山”。

▶▶档案一建 她又化身1400多名乡亲的政策“播种人”

王思花不仅承担着日常的诊疗工作,还承担着四个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的“贴心人”。为了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落到实处,她挨家挨户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随访服务,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在为村民建立档案的过程中,王思花格外细致入微。她不仅详细记录村民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还耐心询问他们的生活习惯、过往病史。李家庄的朱大爷年事已高,记忆力不好,很多信息都记不清楚。王思花就一次次地耐心引导,从饮食偏好到日常活动,从曾经患过的疾病到用过的药物,一点点地梳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您平时吃饭口味重不重?经常锻炼身体吗?”王思花边记录边问道。“王大夫,我口味偏咸,平时很少出门。”“口味太咸对身体不好,容易得高血压。您平时可以多到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王思花耐心叮嘱道。

对于慢性病患者,王思花也是定期上门随访,为他们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毛家林村的李化英老人患有高血压,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病情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王思花得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李大娘家,为她测量血压,耐心地讲解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注意事项。

“大娘,别担心,放宽心,只要控制好饮食按时吃药就好。平时要少吃盐,多吃点儿蔬菜。饭后可以出去散散步,放松心情,别总想着自己的病。”王思花一边为李大娘测量血压,一边说道。

在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方面,王思花同样尽心尽力。她定期为孕产妇进行孕期检查,传授孕期保健知识;对新生儿按时上门访视,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指导家长科学喂养。

▶▶医心坚守 她用微光点亮乡村医疗希望之光

在王思花看来,乡村医生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责任重大。她深知,在偏远的山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村民们的健康离不开像她这样的乡村医生。因此,她从未想过离开这片土地,而是选择默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就在上个月的一天傍晚,王思花刚端起饭碗,手机突然在餐桌上震动,马家峪村的紧急求助电话刺破暮色:“王大夫,俺爹一生气晕过去了!”她放下碗筷立刻背上药箱奔到村民家中。但见68岁的高血压患者瘫坐在床边,面色青紫,一旁的家属急得直抹泪。

由于走得太快王思花摸遍药箱才发现没带针灸针,急中生智让家属取来缝衣针,在一番快速消毒后,精准刺入老人的人中穴,指尖同时按揉攒竹穴。两分钟后,老人眼皮颤动,喉间发出虚弱的呻吟。量血压、听心率、喂服急救药……两个多小时后,老人才脱离危险。看着老人脱离危险,她才长吁一口气,还不忘给村民普及高血压知识,以及情绪激动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等注意事项……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但王思花从未抱怨过。不善言辞的她再提及这些事情时,总是微微一笑,她说:“乡亲们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在。”夕阳余晖中,她的身影再次融入蜿蜒的山路,像一粒火种,点燃整个山区的健康希望。

王思花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基层,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吕娜 通讯员:魏丕杰)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