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农村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越来越多了,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为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男多女少惹的祸。30年前,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很多家庭为了生儿子,甚至不惜跑到外地去生。那时候的农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外界了解少,传统观念特别强,
大家好,我是农民工金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农村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越来越多了,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为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男多女少惹的祸。30年前,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很多家庭为了生儿子,甚至不惜跑到外地去生。那时候的农村,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外界了解少,传统观念特别强,“养儿防老”更是深入人心。(来自网友热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家庭宁愿让儿子多读书,也不愿意让女儿多读书。在他们看来,女儿长大以后就是别人家的,而儿子才是自己的,得守着老屋。所以,很多父母把儿子看得特别重。可如今呢?很多女孩要么远嫁,要么嫁到城里去了,基本上不可能再回农村。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很多农村男孩只能去城市里寻找机会。可城市里大龄剩女虽然多,但农村出来的男孩子没技术、文化程度也不高,大多从事一线工作,工资也就几千块钱。在相亲市场上,很多女孩看不上他们,因为他们那点工资只够养活自己,买不起车,也买不起房。
在大城市找不到老婆的光棍,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回老家找。可如今在老家找老婆的难度也特别高。如果一个女孩从城里打工回来,立马就有很多人上门相亲,竞争激烈得像过独木桥。女孩精挑万选,即使是大龄剩女,很多父母也不挑剔,只要女孩能生孩子就行。
即使大龄剩女提出要有房有车有存款,很多家庭也是砸锅卖铁凑彩礼。结婚的难度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女孩不愿意嫁回农村,主要是因为农村赚钱难、看病难,还有婆媳矛盾,这些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在农村赚不到钱,最后还得出来打工,这不是很多女孩想要的。她们更希望在城里有房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有收入,日子过得滋润。可很多农村男孩,根本提供不了这样的条件。
“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30年前,为了生儿子,很多家庭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可如今,这种“执念”却让年轻人买单。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村里的女孩越来越少,男孩们只能干瞪眼。更扎心的是,女孩们宁愿嫁到城里,也不愿意留在农村。
这种性别失衡,简直是一场无声的悲剧。老一辈人为了“传香火”,拼命生儿子,可如今这些儿子却连媳妇都娶不到。你说讽刺不讽刺?农村的“光棍危机”,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伤疤。
十年前,彩礼还是“万里挑一”(1万1),现在张口就是“十八万八”!除了现金,县城新房、新车也是标配,动辄几十万的开销,让不少农村家庭望而却步。凑不齐?姑娘扭头就走!
村里老张家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把牛卖了、地抵押了,结果亲家甩下一句:“你家连电梯房都没有,嫁过去难道喝西北风?”更荒唐的是,二婚女性都成了“香饽饽”!隔壁村有个离过婚的姑娘,带着孩子再嫁,彩礼照样要20万。村里光棍们红着眼说:“我们连二婚的都娶不起,活该打光棍!”
经济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得农村小伙喘不过气,也成了他们娶媳妇的最大绊脚石。
你去村里转一圈,30岁以下的单身女人比熊猫还稀罕!女娃们初中毕业就进城打工,有的当服务员,有的做直播,见了世面谁还看得上村里那帮“土汉子”?
村里王婶的闺女在杭州当保姆,找了个开滴滴的小伙,结婚证都没领就住一起了。王婶骂她“不要脸”,闺女直接怼:“我在城里过得比村里寡妇还自在,凭什么回去?”最讽刺的是,连村长的女儿都嫁到省城了。他私下叹气:“我自己都留不住闺女,怎么劝别人回来?”
人口的流动就像一场无声的风暴,把农村里的女性卷走了,让农村光棍问题雪上加霜。
有些光棍,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隔壁老刘家的儿子,在工地干三天活就要歇一周,赚了钱全买彩票。问他为啥不存钱娶媳妇,他咧嘴一笑:“娶媳妇干啥?还得给她做饭!”
更可悲的是,这些人聚在村口小卖部,天天吹牛“国家不会不管我们”,转头就把爹妈的养老钱偷去喝酒。对于女性来说,好吃懒做、没本事、爱喝酒的男人自然不会被关注,就算被家里相亲,最终也只会草草收场。
酒气撑不起屋檐的脊梁,懒散织不出婚姻的绸帐——当月光照见空酒瓶里的虚妄,清醒的玫瑰早已收回凝视的目光。
结尾:
农村光棍问题,早不是一家一户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伤疤。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村子变成“光棍养老院”?看着土地荒芜、祠堂倒塌?
出路在哪?
国家得出手! 严打天价彩礼,把“婚姻诈骗”和“买卖妇女”往死里查,保障村民和妇女的合法权益。
村子得争气! 搞旅游、办工厂,让女孩们愿意回来,让小伙们有存款,不用再向往外面的生活。
光棍得自救! 别躺平!学技术、拼事业,姑娘都不瞎,只要你有上进心、踏实肯干、能给她带来幸福生活,自然会有女孩愿意嫁给你。
希望社会能多关注农村的光棍问题,也希望农村的小伙子们能努力提升自己,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农民工金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