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药科大学王宗强教授团队联合山东大学药学院尚卓教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一种革命性抗真菌药物——曼迪霉素。该发现为全球抗击多重耐药真菌感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王宗强教授团队联合山东大学药学院尚卓教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一种革命性抗真菌药物——曼迪霉素。该发现为全球抗击多重耐药真菌感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新型抗生素对抗致死真菌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农业、畜牧业和临床等环境下的过度使用,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数的增加,多重耐药真菌感染对人类生命健康日益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25年4月发布首份针对侵袭性真菌病药物及诊断工具严重短缺的报告,揭示亟需通过创新研发来弥补这些缺口。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首次发布真菌重点病原体清单,呼吁各国卫生从业者、研发人员重点关注19种致病真菌,其中耳念珠菌等4种属于紧要优先级,具有致命性,致死率最高的可达88%。此类感染因对所有四种主要抗真菌药物(即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和嘧啶类似物 5-氟胞嘧啶)具有耐药性,导致高死亡率和持续传播。
在此背景下,中国药科大学等研究团队运用国际首创的"系统发育指导天然产物发掘平台",从4.6万余个微生物基因簇中精准锁定目标,成功从菌株中发现并通过生物合成得到多烯类天然产物曼迪霉素。
实验显示,曼迪霉素拥有广谱、强效优点,对世界卫生组织列明的全部优先耐药真菌均具有强效抗菌活性,且耐药率极低,有望解决临床难题。
作用机制直击耐药性
不同于传统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曼迪霉素靶向真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通过结合磷脂酰肌醇等关键磷脂,引发离子外排,使细菌裂解死亡,发挥抗真菌活性。
该物质化学结构独特,拥有38元大环内酯骨架、五烯结构及三个脱氧糖修饰,其中双脱氧糖单元"阿特拉糖苷A"为世界首次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其水溶性较临床常用药两性霉素B提升9700倍以上,突破性解决了多烯类药物难溶、高肾毒性的难题。
该成果已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卓越疗效,且特异性磷脂靶向机制预示其临床应用更具安全性优势,该成果已申请国内专利。目前,研究团队已启动曼迪霉素的临床前研究,并与先声药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后续开发。
此项原创性突破,有望推动全球抗真菌药物研发进入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