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舟,载童心驶向成长彼岸——记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余曼老师的育人智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1:16 1

摘要:在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的一年级教室里,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她弯下腰与孩子平视,用温暖的笑容化解怯懦;她蹲在课桌旁,手把手教孩子们系鞋带;她捧着刚出炉的月饼,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就是扎根教育一线十五载的余曼老师,一位用“活动育人”点亮童

爱的教育,让成长自然生长

在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的一年级教室里,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她弯下腰与孩子平视,用温暖的笑容化解怯懦;她蹲在课桌旁,手把手教孩子们系鞋带;她捧着刚出炉的月饼,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就是扎根教育一线十五载的余曼老师,一位用“活动育人”点亮童心的智慧园丁,先后荣获安徽省实验说课一等奖,合肥市优质课一等奖,合肥市德育先进个人,庐阳区优秀教师、教坛新星等诸多荣誉。

余老师常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不是塑造,而是唤醒潜能。”她深谙一年级孩子的天性——他们像春天的嫩芽,需要阳光、雨露和自由舒展的空间。于是,她将“活动育人”化作一叶轻舟,载着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传统文化、生活技能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让成长的每一步都浸润着欢笑与收获。

故事小剧场:从“不敢开口”到“自信绽放”

“老师,我害怕上台......”开学初,面对胆小如鼠的孩子们,余老师没有强行要求,而是悄悄播下一颗名为“勇气”的种子。

每月一场“故事小剧场”,是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成长舞台。从“我的家庭”到“童话王国”,每个主题都藏着一堂生动的“成长课”。孩子们用彩纸剪出星星月亮,用黏土捏出童话角色,再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起初,孩子们攥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蝇。余老师化身“故事导演”,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模仿《三只小猪》里的大灰狼,用幽默的语气调侃《龟兔赛跑》里的兔子:“这只兔子啊,睡觉前要不要先吃颗‘闹钟糖’?”教室里顿时笑声阵阵,孩子们的拘谨也渐渐消融。

更妙的是,余老师设计了“小观众点赞卡”——每位听众要写下同伴的三个优点。害羞的小雨在分享《嫦娥奔月》时,收到了“声音像小百灵鸟”“表情超有感染力”的鼓励;内向的轩轩发现同桌在“童话王国”主题中称赞他“想象力像魔法师”,渐渐打开心扉。

一学期后,奇迹悄然发生:曾经躲在角落的小雨,如今能声情并茂地演绎《嫦娥奔月》,台下掌声如潮;轩轩主动报名“故事大王”,用稚嫩的声音讲述《龟兔赛跑》的全新版本。孩子们挺直腰板,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原来,成长的密码就藏在一次次勇敢的尝试里。

指尖上的团圆:传统文化与爱的双向奔赴

中秋前夕,余老师把教室变成了“月饼工坊”。蒸腾的热气中,孩子们戴起厨师帽,化身“小小传承人”。

“‘月’字甲骨文像什么?”余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古文字,“像圆圆的月亮挂在树梢!”孩子们睁大眼睛,跟着她穿越千年,听嫦娥奔月的传说,品“团圆”二字背后的深情。家长志愿者现场演示揉面、包馅,孩子们兴奋地学着压模具,有的做成“玉兔捣药”,有的捏出“桂树摇曳”。

“哇!我的月饼会发光!”小美兴奋地发现,余老师悄悄在模具里加入了荧光粉,让月饼在黑暗中闪着微光。“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有趣!”孩子们的惊叹声中,余老师趁机引导:“月饼是甜的,但更甜的是分享的快乐。”

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月饼走向门卫叔叔:“您辛苦了,尝尝我们的‘月亮’!”送给食堂阿姨时,小胖认真地说:“您做的饭比月饼还香!”一场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孩子们指尖的温度、眼里的光芒和心中的感恩。

鞋带挑战赛:系紧的不仅是鞋带,更是成长的自信

“老师,我的鞋带又散啦!”一年级教室里,这样的求助声曾此起彼伏。余老师却摇摇头:“老师不‘代劳’,咱们来玩个游戏!”

“巧手系鞋带”21天打卡行动,就此开启。余老师录制了趣味教学视频,把系鞋带的步骤编成童谣:“小兔子跳山洞,绕圈圈打结,蝴蝶飞呀飞,我的鞋带真漂亮!”孩子们跟着视频比划,教室里回荡着“小兔子”们的欢笑声。

更妙的是“互助小导师”制度:先学会的孩子戴上“小红帽”,手把手教同伴。小宇教会同桌后,骄傲地说:“我可是‘系鞋带大师’!”余老师趁机举办“鞋带挑战赛”,设置“最快小能手”“创意结法王”奖项。如今,课间常有孩子炫耀自己系出的“闪电结”“爱心结”,甚至主动帮低年级同学整理鞋带。

“系鞋带比赛那天,全班欢呼声比运动会还响!”余老师笑着回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生活技能,更懂得了互助的力量。”

匠心育人,静待花开

余老师的“活动育人”从不流于表面,而是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班级悄然发生蜕变:

从“不敢说”到“敢表达”:孩子们在故事剧场中收获自信,课堂上争先恐后发言;

从“依赖”到“自立”:鞋带挑战赛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习惯;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主动探索、传承;

从“散沙”到“一家人”:互助合作中,班级凝聚力日益增强,形成“敢表达、勤动手、乐合作”的独特班风。

余老师常说:“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但我们需要用心设计‘花期’。”她的活动不是简单的“玩”,而是精心设计的“成长剧本”——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悟。

结语:让教育在活动中生根发芽

当系鞋带变成趣味比赛,当讲故事化作绚丽舞台,当传统文化融入指尖温度,教育便以最温暖的方式悄然发生。余曼老师用十五年的坚守证明:精心设计的活动是一把金钥匙,既能打开孩子们认知世界的窗口,更能唤醒他们内心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主角;在这里,成长是看得见的风景。那些在活动中绽放的笑脸、在互助中传递的温暖、在探索中点亮的智慧,终将汇聚成一片桃李芬芳的教育春天。

教育,本应如此——润物无声,静待花开。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