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患抑郁症,半年后抑郁症消失,医生:3个方法值得借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22:32 4

摘要:孙雪梅,武悦,张鑫悦,等.童年创伤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思维反刍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3[2025-04-10]

[1]孙雪梅,武悦,张鑫悦,等.童年创伤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思维反刍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3[2025-04-10]

[2]刘淼,耿可欣,张丽丽,等.伴童年期创伤的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2[2025-04-10]

[3]王海婷,常相帝,高洁,等.尿毒清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7):1628-1631.

2021年,上海六年级学生林晓霞刚满十二岁,性格原本活泼开朗,然而,在她升入初中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她开始跟着父亲和后妈一起生活,起初后妈只是对林晓霞爱搭不理,但自从父亲失业后,后妈将这一切都怪罪于林晓霞,轻则摔砸物品,重则对她拳脚相加,父亲性格懦弱,面对后妈的暴行总是沉默不语,林晓霞平日里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

2021年3月5日,林晓霞放学回家,刚推开门,客厅一片狼藉,后妈正拿着烟灰缸向父亲砸去,林晓霞冲上前阻拦,却被后妈揪住头发,狠狠扇了一耳光,林晓霞的脸颊迅速泛红,痛苦和羞耻交杂在一起,她踉跄着往后退却摔倒在地撞翻了茶几,玻璃碎片划破小腿,鲜血浸透了校服裤子。而父亲始终低着头,仿佛女儿的痛苦与她无关。

随着时间推移,长期的折磨让林晓霞感觉精神逐渐崩溃。她开始整夜失眠,导致在课堂上老师点名三次都没听见,被罚站在教室后面的林晓霞如同行尸走肉般,眼神涣散,老师批评她开小差的话充斥在她的脑海中,不断重复,而同学的声音也似乎变成了大声哄笑,她拿着书,手止不住的发抖,连带着小小的身体也在不断颤抖。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2021年3月19日,老师发现了她的异常,于是打电话和她的家人沟通。后妈接到消息后出现在了学校,当着同学们的面扯烂她的书,在校门口大声咒骂,林晓霞愣愣的站在原地,周围一片寂静,只能感觉周围人所有的目光都在她身上,她的脸迅速涨红,耳边传来其他人的窃窃私语,声音越来越大,林晓霞捂住耳朵浑身发抖地向天台跑去,好在被赶来的班主任死死抱住。

林晓霞的母亲闻讯赶来,强制把女儿带走与她一起生活。只是在这件事之后,林晓霞每次去学校都感觉脑海中充斥着同学们的议论声,甚至同学关爱的问候在她眼里也会变成不掩饰的嘲笑,课堂上,她常常走神,连曾经最爱的绘画,现在拿起画笔手也止不住的发抖。2021年3月25日,这天晨读时,林晓霞突然感觉心脏狂跳,似乎有双手掐着她的脖子让她感到难以呼吸,冷汗净透了她的衣服,老师见状连忙送到了校医室,校医说:“这孩子压力太大了,建议休学调养。”

休学回家后,林晓霞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坐在书桌上发呆,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夜晚成了林晓霞的噩梦,她半夜经常失眠,天还没亮,她就会突然惊醒,浑身发抖,仿佛有千斤巨石压在她胸口,耳边响起尖锐的耳鸣。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摆在前面,却如同嚼蜡,有时候强迫自己吃下饭菜后,却感觉胃部一阵痉挛,疯狂呕吐直到吐出胆汁。一个月过去,她的体重锐减,原本圆润的脸颊变得凹陷,衣服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疼爱她的母亲见状十分心疼,但是只当是还没走出在后妈生活的阴影,从来没往抑郁症这方面想过。

2021年4月29日,林晓霞蜷缩在卧室飘窗上,她感到思绪模糊,如同行尸走肉般走到了天台处,她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来的,感觉有其他人在操控自己的身体,她感到一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揪着她的心脏,她纵身一跃从五楼跳了下去,巨大声响让周围居民都探头出来查看,妈妈看着躺在血泊中的女儿,颤抖着双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林晓霞躺在血泊中,身体还在不断抽搐,嘴里不断喷涌出鲜血,猛烈撞击的疼痛让她无处宣泄,只觉得全身上下从头皮到脚尖,每一根骨头都像被巨石缓慢碾压,蚀骨的痛肆意奔走在她体内,所过之处如同冰锥刺身,她痛到几近昏厥。十五分钟后,120到来将林晓霞送往了医院。

母亲在急救室前崩溃大哭,后悔没有早点送女儿来医院治疗。很快,林晓霞便经过了一系列开腹手术,开颅手术来进行抢救。幸运的是,林晓霞从五楼坠落时她并未直接落地,而是砸到汽车上经过了缓冲,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救后,她最终捡回来一条命。

经过半个月的ICU重症病房的监护治疗后,林晓霞病情得到明显的恢复与控制,她顺利转出ICU到普通病房,随后,在经过一系列影像学和心理量表测试检查过后,检查结果显示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数值为12,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数值为20,躯体症状量表(PHQ-15)数值为23,脑电波显示异常脑电地形图。确诊为重度抑郁伴自杀倾向。医生给林晓霞开了帕罗西汀和舍曲林,并且叮嘱她的家人:“家里人要多陪陪她,要多关心她的情绪,否则还可能出现轻生的现象。”

在临床上显示,舍曲林效果较好,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可以用于较低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安全性很高。而帕罗西汀对伴有严重焦虑的抑郁症患者,或者严重焦虑障碍的患者,是首选药物,但部分人服用会出现焦虑,激越等,常见的副反应有头晕,过度镇静,肠胃不适等,可能会加重症状,易出现撤药反应。

母亲辞去工作,在家中专心陪伴林晓霞,按时按医嘱给林晓霞服药。一段时间后,林晓霞虽然脸上笑容变多也爱与人沟通了,但是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嗜睡失眠甚至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在了解过后,发现是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的副作用。母亲看到饱受疾病和药物副作用折磨的女儿,心情无比难受,想到女儿还这么小,还有美好光明的未来,她觉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把抑郁症治疗,母亲翻遍医学论坛,发现一篇论文提到:“青少年抑郁患者对SSRI类药物敏感度低,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母亲联系了青少年心理援助机构,向各地医生专家咨询治疗方法,总结出一套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时间很快来到半年后,2021年9月21日,林晓霞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在进行心理复查时,GFA评分升至82,此时的林晓霞眼神闪烁,眼睛变得明亮有神,双妹高高扬起,眉心漏出一抹喜悦,面部表情愉快,嘴角上敲成一个灿烂的弧度。

曾经苍白憔悴的她面色红润,眼神明亮,连主治医师都惊叹:“重度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数年治疗,且易出现药物依赖或者复发,像她这样仅用半年就彻底停药并且回归正常生活的,属实罕见。”而林晓霞的事情很快便被院内其他病人及病人家属知道,有家属发出疑问:“我家孩子为什么在停药后总是复发病情?”更有家长说:“我家孩子甚至在用药后有多次轻生行为!”于是大家都好奇的问林晓霞和她母亲:“请问,你们是怎么治疗的这么彻底呢?”

林晓霞听后便向其他人回复道:“其实抑郁症的治疗并没有那么复杂,说到底还得感谢我妈,这半年她陪我坚持做了这三件事,实用又轻松,不依赖药物也不费钱,完全就靠自然调节就能稳定情绪。”

而这关键的三件事就是:

第一:每天记录情绪日记,适当记录开心的事或者令人感恩的事。例如今天过生日,同学们给自己庆生,还送了很多小礼物。

第二:每天规律运动半小时,例如去户外慢跑。运动可以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自然的镇痛物质,能够提升心情、缓解压力和焦虑。运动还有助于促进大脑中新神经元的生成,这对于改善心理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第三:睡前冥想十分钟。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体验和感受上,而不是纠结于过去或未来的压力和焦虑。冥想帮助人们放下杂乱的思绪,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入睡。

据林晓霞所说,心理科主任分析,林晓霞的成功得益于“医学干预+主动自救”的双重模式。她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通过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重塑心里韧性。每周林晓霞母亲都会带她去接受沙盘治疗。此外,林晓霞每天都会记录情绪日记,完成30分钟户外运动,逐步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专家指出,抑郁症并非“想开点就能好”,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科学的药物治疗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显著提升治愈概率。

当前社会,抑郁症呈现一种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抑郁情况,而许多家长会把孩子抑郁的情况当成普通情绪问题,甚至有家长会觉得是自己孩子矫情,但是其实抑郁症是一种大脑有关疾病,与身体多种激素的不平衡有关,抑郁症患者通常无法正常分泌多巴胺,而人体无法自主控制激素的释放,所以需要药物来进行调节与控制。

这警示这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对青少年心理多多关注,不要对抑郁症变色不谈,避免让低落的情绪恶化成抑郁症。

(《上海初中生患抑郁症,半年后抑郁症消失,医生:3个方法值得借鉴》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严医生科普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