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座废弃十余年的矿坑旁,31岁的小学老师程铄钦用一杯咖啡撬动了乡村发展的新可能。
在浙江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座废弃十余年的矿坑旁,31岁的小学老师程铄钦用一杯咖啡撬动了乡村发展的新可能。
他将矿坑改造成年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的网红咖啡馆“深蓝计划”,还通过创新的模式带领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高峰时期,这个小村庄日均接待游客20000多人次,单日售卖咖啡8000多杯,甚至被央视追着报道这个村庄。
小学老师+矿坑山村+咖啡+游客=两年5000万营收和火爆出圈到被央视报道。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组合,会让一个村庄如此爆火,且能有如此高的营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辞掉教师工作,一心想创业
“你花了四十多分钟给孩子们讲1+1=2,可是下课以后,还有孩子来问你1+1等于几?那个时候,整个人感觉就不好了!”
程铄钦,一个94年的小学老师,因为实在不想当老师了,于是毅然决然的辞职出来创业。
在辞职前,程铄钦就说比起大城市的高楼林立,他更喜欢乡村,喜欢一望无际的麦田,然后约上几个朋友去烧烤、露营、看书、聊天。
疫情过后,露营很火。当时一顶1000块的帐篷,可以卖到1800甚至2000块,生意还很俏。
2021年,程铄钦和伙伴跑遍了浙江187个行政村,最终在安吉发现了一个天然矿坑,非常适合做露营游玩。
后来了解到,这个矿坑属于一个私人老板,高昂的要价金额让程铄钦和伙伴们只能放弃。
只是后期在找场地的时候,他和小伙伴还是总会想到那个矿坑。
二、与村里合作,带着村民一起卖咖啡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村支部书记找到程铄钦,提议让他们与村里合作,再由村里邀请矿坑老板来支持村里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合作,县委书记提出两入股,三收益的方案。
程铄钦团队入股51%,村集体入股20%,村民入股29%,然后项目启动营业,就会给村民带来股金分红、土地租金苗木赔付,以及上班的薪资收益。
真的是实现有钱大家一起赚。
在他们兴致勃勃畅想未来蓝图时,村民们却质疑了:“矿坑旁边卖咖啡,卖的出去才怪呢!”
于是程铄钦团队亲自带着村民代表,去各个村庄做调研,考察诸多网红咖啡馆。
当村民代表看着有些条件还不如自己的村庄的地方,却是游客如织,便从心里认可了程铄钦的方案。
回村后,村民代表就帮助说服了全村村民一起入股。
然后就来了凝心聚力的18天,程铄钦团队出设计,当总指挥,全村村民一起帮忙修路、建房子、建围墙、搭平台等。
终于赶在五一黄金周前,“深蓝计划”开始运营接待游客了。
三、首月告捷后的至暗时刻
“深蓝计划”建成后,程铄钦首先就是请村民,以及让村民带朋友免费来喝咖啡,然后发朋友圈。
正式开业了,游客支付68元门票就可换取一杯咖啡,然后可自由打卡拍照。
每一个来拍照的人,又会发朋友圈、抖音和小红书,无形中的传播给“深蓝计划”带来了大量的游客。
多到让交通瘫痪的游客,让程铄钦团队首战告捷,当月营业额就达80万。
只是好景不长,拥堵的交通,以及矿坑旁并没有什么游玩的,还得排长队,让来过的游客怨声载道。
程铄钦说,来了5000个游客,他挨了10000句骂,但他还觉得那是“黑红”,根本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第二个月的营业额就断崖式下降,最差的时候一天只能卖出97元钱。
眼见势头不对,其他几个小伙伴纷纷撤资了,村民们也埋怨他说:“三百万,烧一个月还不一定能烧完呢?”
程铄钦不得不变卖车子房子,甚至靠借贷来维持运营。
四、绝境重生:从“卖咖啡”到“卖理想生活”
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程铄钦,终于意识到“黑红”不是红。
不断地复盘总结后发现,“深蓝计划”并不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单纯依托卖咖啡肯定难以继续。
他重新定位:“我们贩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乡村美学和情绪价值。”
后面又靠借贷来的55万,对矿坑进行二次改造。
先是把拍照场景升级了,增设了心形湖泊观景台、废土风打卡墙体、废墟上种红色玫瑰、引入雾森系统营造“仙境氛围”,打造每一处都能出片的极致体验。
然后招募摄影师为游客免费拍照,再鼓励游客把照片发各个社交平台,从而引爆了流量传播。
“深蓝计划”这一次真正迎来了高光时刻,2023年中秋国庆,卖出了8818杯咖啡,刷新了全国单店单日的售卖记录。
这回程铄钦把这泼天的流量稳稳地抓住了。
他很扣细节,村里的空调外机都被涂鸦了,游客再多也会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把露营椅摆整齐,甚至连弯曲的铁丝网都要求符合美学。
同时策展团队还经常推出音乐节、艺术展、主题文创,甚至还邀请72岁的村民展示竹编技艺,带动手工艺品的热销,把“理想的乡村生活”体现的淋漓尽致。
矿坑也变身成了“小冰岛”,吸引日均1.5万人次打卡,累计接待游客70万。
五、深蓝效应:从质疑到共同致富
“深蓝计划”成就了程铄钦,同时也激活了红庙村的经济。
以前村里的村民靠卖树苗,一年能有30万的收入,如今他们跟着程铄钦卖咖啡,村集体年分红就有三百多万,村民通过摊位销售农产品、工艺品和其他小吃,溢出效益也是破千万。
2024年,程铄钦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了500元红包,共计发出近9万元。
程铄钦说,针对有些创业人说的,村民很难搞的问题,就是不要把村民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就好了。
现在村里的人逢人就会讲:“走,去我们村里,我请你喝咖啡。”
“深蓝计划”已经成了红庙村最吸引人的标志了。
政府也把他的“深蓝计划”当做典型案例在推广,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致力于乡村振兴。
如今程铄钦正在启动“深蓝计划”2.0和3.0版本,他准备把废弃的垃圾场变成艺术公园,团队还在规划深坑酒店、露营基地和水上项目。
程铄钦说:“乡村振兴不该只有一种颜色,我们应该将每个被遗弃的角落都焕发新生!”
写在最后:
程铄钦的故事,是矿坑边的创业突围,也是一个品牌的逆袭,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典型。
就像梅溪镇副镇长赵雯说的一样:“年轻人把矿坑当宝贝,更懂如何吸引年轻人。”这杯矿坑边的咖啡,正酝酿着一场乡村复兴的深蓝浪潮。
来源:香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