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脸颊突然肿痛,罪魁祸首可能是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14:39 1

摘要:又到了冬春交替,乍暖还寒之际,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警惕,如果宝宝的脸颊突然就肿了,罪魁祸首可能是它——流行性腮腺炎。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又到了冬春交替,乍暖还寒之际,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警惕,如果宝宝的脸颊突然就肿了,罪魁祸首可能是它——流行性腮腺炎。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全年均有发病,高发季节为春季的4-7月、冬季11月-次年2月。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传染性很强。

二、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1.腮腺肿胀:这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典型的症状。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感染时通常以一侧腮腺开始肿胀,数天后另一侧也会受累,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2.发热: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40℃,发热时间可持续1-2天或更长。发热往往伴随着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也有五分之一左右患儿不发热。

3.头痛、肌肉疼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4.食欲不振:由于腮腺肿胀和疼痛,患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5.并发症: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

三、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感染的?

1.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在腮腺出现肿大之前6天到腮腺肿大后2周内均具有高度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患者唾液污染的衣物、玩具或其他公共用具间接传播,例如面对面交流或接触患者用过的餐具、玩具等。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1~15岁儿童多见,尤其以5~9岁儿童最为多见,可能与免疫功能尚不够健全、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等有关。通常患过流腮后,人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少有二次患病。

四、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该怎么办?

1.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

2.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米粥、软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油腻、坚硬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与肿胀。

3.口腔卫生: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可有效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与细菌,减轻腮腺炎症对口腔环境的不良影响,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4.药物治疗:对于发热、腮腺肿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能有效降低体温,减轻疼痛,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5.对于重症患者,如伴有严重并发症或病情持续恶化者,应立即就医。

五、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疫苗: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主要包括: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等。其中,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满8月龄和满18月龄儿童分别免费接种一剂次,可有效预防儿童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3种疾病的发生,适龄儿童要及时、尽早完成两剂次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接种。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家长们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适时增减衣物,以免受寒。饮食可以多样化,蔬菜、水果、牛奶等需要全面摄入。适当的户外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保证足够的睡眠,也是保障免疫力的方法之一,家长们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温暖、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

3.预防校园感染:教室、寝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校园宣传,提高师生防病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学校要做好晨午检制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隔离治疗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复学,对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同时做好环境消毒。

来源:西宁市卫生健康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