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习困难密码,上海医生探索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新模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5:08 1

摘要:眼动追踪技术正重新定义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模式。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在神经发育障碍诊疗领域取得突破,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成功为多名学习困难儿童提供了精准诊疗方案,提升患儿的课堂专注力和阅读能力。

看过一遍的文字很快忘了,回过头再看一遍甚至几遍;一段文字看很长时间才能顺利读完……这可能是阅读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作怪。

眼动追踪技术正重新定义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模式。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在神经发育障碍诊疗领域取得突破,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成功为多名学习困难儿童提供了精准诊疗方案,提升患儿的课堂专注力和阅读能力。

10岁的小明(化名)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漏字等问题被家长带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传统量表评估显示,小明可能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阅读障碍,但诊断结果尚不明确。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医生捕捉到小明在阅读任务中频繁回视、注视时间异常延长等特征,结合脑功能数据,最终确诊其存在额叶功能异常。基于这一精准诊断,团队为小明制定了药物联合认知训练的个性化方案。三个月后,他的专注力和阅读流畅度显著提升。

学习困难相关神经发育障碍,如ADHD、阅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正影响全球7.2%的儿童。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主任陈津津介绍,传统诊断主要依赖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估,容易受主观因素干扰,漏诊误诊率较高。眼动追踪技术通过高精度红外摄像头和算法分析,实时记录儿童在认知任务中的眼球运动轨迹,量化注意力分配、抑制控制等核心功能指标,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据悉,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作为上海交通大学ADHD联合诊治中心主研单位,率先开展多模态脑功能检测技术研究。2022年,该院获批上海市级攻关项目“基于眼动追踪的儿童学习障碍辅助诊断技术”,并研发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团队还建立了学习困难专病脑功能数据库,涵盖正常儿童与患儿的神经发育轨迹对比数据。

临床数据显示,眼动追踪技术联合多模态评估使ADHD诊断准确率大幅提升,阅读障碍早期识别率显著提高。通过计算机化眼动训练,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得到改善,阅读障碍患儿的阅读速度明显提升。团队开发的儿童眼动辅助诊断系统软件实现了数据智能分析与报告一键生成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

未来,院方将继续推动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化与普及,联合全国数十家医联体单位开展多中心研究,让更多患儿受益。

来源:文汇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