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11日夜间至13日,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市,带来大风沙尘和降温天气。陆地将有西北风6-7级,阵风可达10-12级,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将有西到西北风8-9级,阵风10-12级。最高气温将下降10-14℃。
津云新闻讯: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11日夜间至13日,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市,带来大风沙尘和降温天气。陆地将有西北风6-7级,阵风可达10-12级,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将有西到西北风8-9级,阵风10-12级。最高气温将下降10-14℃。
此次大风降温具有一定的极端性,记者获悉,我市多部门最新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同步启动应急工作,全面筑牢极端天气安全防线。
应急管理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提示,建议做好设施大棚、室外临时搭建物和广告牌等防风加固工作;加强港口、码头、锚地各类船舶的安全巡查,做好船舶航道安全保障;公众尽量减少外出,出行佩戴口罩,避免海边、出海活动,远离海岸海滩,发现险情或受困时,立即撤离避险并向当地政府、公安、消防及应急部门反映和寻求救援;风力较大,天气干燥,火灾气象等级较高,建议做好城乡和森林防火应对处置准备工作。
城市管理部门:防范高空坠物,避免强风时段作业
市城市管理委细化防范措施,加强室外设备设施、高空悬挂物、夜景灯光设施、燃气供热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填埋场堆体覆膜的检查维护加固;对城市道路中可能倒伏折断的树木进行加固清理,尤其做好近期新植乔木的支撑加固工作;公园游艺设施根据天气情况停止运行;落实市容环境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各项防范措施,道路维修等户外作业场所做好防风、防沙尘准备,避免在强风时段作业;对建筑立面、夜景灯光施工等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停止高空作业、起重吊装、室外动火、临时用电和其他危险作业行为,提前加固罩棚、广告牌、标志牌立柱、临时建筑物等薄弱部位,防范高空坠物。
蓟州区:加强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备勤
应对极端大风天气,蓟州区加强监测预警,细化风险防控,对建设施工、农业设施、交通出行、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特别是严格按照“八严禁”要求,对旅游景区特种设备运行、户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行业实施关停限闭,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全面加强视频监测,启用11000路智能监控系统,对旅游景区、生态保护、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测, 具体覆盖27个景区、103路林业智能高点、130路生态环保智能高点、11座水库塘坝、83家危险化学品企业、50所学校以及全区道路交通、汽车站、火车站、医院、商超等重点部位。区镇两级28支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备勤,配备各类救援设备2300余件,并在重要点位前置备勤,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响应。
农业部门:落实“叫响”机制,发布育秧技术意见
市农业农村委严格落实直达生产经营主体的叫应、响应机制,联合气象部门发布设施农业风灾中度预警和有关风险防范提示,确保预警、叫应、响应形成闭环。
一方面严格落实海上渔船召回制度,要求近海作业渔船全部返港避风。在橙色预警期间,严密监测渔船位置,坚决杜绝私自出海行为。同时,加强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份信息沟通,切实管住异地作业渔船。另一方面强化种养殖安全,聚焦种植大棚、水稻育秧棚室、畜禽养殖圈舍、水产工厂化车间等设施,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风险隐患自查,针对性落实设施加固、棚舍修缮、维修更换受损骨架棚膜等措施。对安全风险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坚决停止使用。
此外,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发布水稻育秧期遭遇低温大风的技术意见,减少此次天气过程对水稻秧苗的不利影响:
1.采用温室、冷棚或拱棚育秧的秧田应及时加固育秧设施,检查和修复破损的薄膜,压好压膜线,增设防风绳。采用露地平铺育秧的秧田,要用泥土压实覆膜的四周。
2.尚未播种的采用平铺或拱棚育秧的秧田,应待低温大风天气过后再播种。
3.已经出苗盘面缺墒的秧田,要在大风天气来临之前,增加一次灌水,以调节秧田温度,保护秧苗根系,防止低温冷害发生。
海事部门:严控海上交通动态,强化现场监管
4月11日中午12时,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启动海上风险预警二级响应。海事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深度合作,精准掌握气象变化趋势,及时向辖区船舶、港航有关单位和部门转发预警信息和交通管制信息。
对重点水域监视监控,督促船舶和码头做好大件设备、件杂货物装卸和绑扎等工作,防止货物移动造成险情。优先保障国际邮轮、海上油田倒班船和危险品运输船等重点船舶动态安排,用好用足能见度转好窗口期,及时疏导压港船舶。
11日上午,天津港启动大风及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在港船舶加缆紧锚,提醒船方加强值守,各类海上作业船舶根据风力变化,及时回港避风,并视风力停止露天高处、起重吊装、焊接等作业,遮盖加固相关物料,检查现场临建、施工围挡及待开发土地围挡加固措施。另外,要求各码头、货场单位适情停止船面门机和吊车船面装卸作业,停止高空苫揭垛作业,各集装箱公司、堆场及时落高、收批,视风力拉好防风拉带,货垛做好苫盖加固。
电力部门:千余名应急人员在岗,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应对大风天气,国网天津电力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通知,安排有关单位、部门值班上岗,加强电网监测、设备巡视和隐患排查治理及应急抢修准备等工作,运用监拍、视频设备密切监测线路风偏情况,特别是对工业园区、山区、“三跨”、沿海地区输变配电设施,以及向高铁、电铁牵引站、机场、车站等重要用户供电的电力设施,严格落实防风等各项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统计,国网天津电力共计部署应急抢修人员1372名、车辆645台,做好大风天气应对工作。
民航部门:加强会商研判,确保航班运行秩序
天津滨海机场结合往期应对强风天气经验,重点围绕飞行区设施防护、航空器地面系留、旅客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防控措施,以设备加固、流程优化、应急强化三步走策略,构建起覆盖机场全域的大风天气防范体系。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与空管气象部门的会商机制,动态评估风速对航班起降、航空器停靠的影响,提示运行单位重点排查高空设备、廊桥、货舱盖板等设施加固情况,对设施设备进行防风锁定功能验证,确保极端天气下技术状态稳定可靠;要求各航司加强航空器系留、舱门关闭检查,防范强风导致设备移位。
针对可能出现的航班延误情况,机场会同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开展会商研判,按照提前预警、有序调整、快速恢复原则,动态制定各时段航班保障时序,确保极端天气期间航班运行秩序。
铁路部门:强化设备检查,保障旅服设施安全
铁路部门迅速相应,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房建公寓段突出重点,聚焦站台雨棚、轨旁设备等关键部位,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组织各房建车间专业力量对风雨棚钢结构连接件、屋面压型板进行加固检查,全面清理棚顶杂物,严防高空坠物风险;同时,对车站动静态标识牌、站房站名字进行接触式检查,防范大风天气引发的建筑附属物倾倒造成人身伤害问题。
细化措施,保障旅服设施安全。对旅客地道照明、应急指示标志、线槽扣板等设备开展专项检修,确保功能正常。排查候车室玻璃幕墙、高大门窗、顶棚采光板等部位的密封性及稳固性。同时加强站区广告牌、悬挂物的巡查频次,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卫健部门:非必要不外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娟介绍,大风天气常常伴随气温下降,携带沙尘、花粉等悬浮物,如果在室外活动,容易将刺激物吸入,引起支气管黏膜受损,诱发支气管炎,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影响会更大。
此外,大风天气还可能携带大量花粉等过敏原,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后,容易引发气道痉挛,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对于一些原本就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大风天气更容易造成这类病人的病情反复或加重。
面对极端大风天气,王娟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待在室内,关闭门窗,家中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因干燥刺激呼吸道。如果必需外出记得戴口罩,能挡住不少病菌和污染物。如果必须外出,要及时及时添衣保暖,尤其护住头、颈和手脚,不要让身体受凉。回家后立即洗手、洗脸、漱口,不用脏手碰口鼻,降低感染风险。
王娟特别提示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尤其是哮喘患者,在规律用药的同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市民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喘息发作,请及时就医。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赵颖妍 段玮 霍艳华 白思婕)
来源:网信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