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儿子考上名牌大学,寡妇送来5000元,拆开纸条我泪流满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20:15 1

摘要:村里最近都在议论周支书家娃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还是那种写在电视上的名牌大学。听说这几天,大家都结伴去给周支书家送喜钱。一个农村娃考上北京的大学,那花销可不是小数。十里八村,这都是件了不得的事。

小满过后,天气热得出奇。早上五点多,鸡还没叫,我就汗湿了一身背心。

村里最近都在议论周支书家娃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还是那种写在电视上的名牌大学。听说这几天,大家都结伴去给周支书家送喜钱。一个农村娃考上北京的大学,那花销可不是小数。十里八村,这都是件了不得的事。

我早饭都没吃完,就听到院子外头有人喊:“老韩,在家不?”

是周支书。他穿着那件褪了色的格子衬衫,衣襟敞着,肚子上有一道汗渍印子。这衬衫得有十几年了,当年村委会开会时,他总穿这件,如今格子都看不清了,还是舍不得丢。

“来啦,进来坐。”我抖了抖竹席,给他腾位子。

周支书摆摆手:“不坐不坐,就来说件事。我们家小周考上北大了,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这不正想找时间去你家送礼钱嘛。”我说。

周支书抿了嘴:“今个儿不是为这事。是隔壁王寡妇,你还记得不?昨晚摸黑来我家,硬塞了5000块钱。你说这……”

我愣了。王寡妇家的情况我清楚,前几年丈夫开拖拉机翻沟里走了,留下她和个傻儿子过活。平日里给人洗衣服、在村小卖部帮忙,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

“她哪来这么多钱?”我问。

周支书叹气:“这不是来找你嘛,她给我家钱的时候,塞了张纸条,说一定要交给你看。”

我接过那张皱巴巴的纸条,纸都有些发黄了,像是存了很久。上面的字歪歪扭扭,认得出是王寡妇的笔迹。

“这钱是老韩十八年前垫的学费,今天还上,不必谢我。”

我看着这行字,突然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十八年前的夏天,比今年还要热。

那时候我在村里教初中,刚三十出头,教了五六年书,村里人见了都尊称一声”韩老师”。那年周小周上初二,学习挺好,但家里日子紧,周支书那会儿还不是支书,在村办砖厂干活,一家老小挤在两间破瓦房里。

有天放学,我看到周小周趴在教室里不走,走近一看,这孩子眼睛红红的。

“怎么了?”我问。

“没……没事。”他赶紧抹眼泪。

我坐他旁边:“遇到困难可以跟老师说,没关系的。”

周小周犹豫了半天,最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数学练习册,那是县里重点中学的资料,要十五块钱。他爹不给买,说家里揭不开锅了,哪有闲钱买书。

“老师,我想学好,但是……”周小周没说完,眼泪又下来了。

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掏了十五块给他买了那本书。这事我都忘了,毕竟教书这么多年,资助的学生不少。

没想到第二天,周小周爹来学校找我,手里提着两个煮熟的红薯,硬塞给我:“韩老师,钱我们会还的,先拿这个谢谢你。”

我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那红薯皮都没削干净,里面还有点生,但吃起来特别甜。

后来周小周上了高中,成绩越来越好。他爹东拼西凑供他读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天放学我路过他家,看到院子里晒着几件打了补丁的校服——那是周小周的。

高三那年,周小周突然不来上学了。我找到他家,才知道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了。周他爹低着头说:“韩老师,不是不想让孩子念书,是真的……真的没办法了。”

我当时刚领了工资,也没多想,从兜里掏出600块钱:“先用着,等有钱再还。”

周他爹不肯要,我硬塞到他手里:“孩子不能耽误,这钱我一个月就能挣回来。”

就这样,周小周继续上学了。可谁知那年腊月,我骑自行车去县城办事,路上摔断了腿,在医院躺了俩月。再回来教书时,周小周已经毕业了,听说考上了市里的大学。我也没多问,反正孩子有出息就好。

这些年,我腿落下病根,每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去年干脆不教了,在家养蜂。和老伴过着简单日子,倒也清闲。

回忆到这儿,我才明白周支书说的是什么事。可这和王寡妇有什么关系?

周支书看我发愣,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塑料袋:“这是王寡妇昨晚给的,说一定要你看完纸条再打开。”

我接过来,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钱,还有一个发黄的信封。

信封上写着:“韩老师亲启”,日期是十六年前。

我的手有些抖,拆开信封,是一张对折的纸,上面写着:

“韩老师: 我是周小周他妈。谢谢您救了我们家孩子。我知道是您给的学费。那天下雨,我看到您站在我家门外的树下,把钱交给他爹。您不知道,那晚我躲在门后哭了一宿。 我身体不好,怕撑不到孩子大学毕业。这些年您接济我们家,我没脸见您。这是我攒的钱,本想还您,但我没那个胆量。 如果有一天您收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走了。请把这些钱给孩子读书用。我求王氏帮忙,她答应了。 周小周他娘 绝笔”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滴在那发黄的纸上。周小周他妈早在他读高中时就去世了,那会儿我还去吊唁过。原来这封信和钱,一直藏在王寡妇那里。

周支书见我流泪,慌了:“老韩,怎么了?”

我把信递给他看。周支书看完,老泪纵横:“我……我都不知道,那时候我还以为是亲戚接济的……”

院子里的榴莲树有一搭没一搭地掉着花瓣,空气中飘着一股腥甜味。我想起那年看到王寡妇跟周小周他妈在村口说话,两人蹲在地上掰着手指算什么,看到我来了就慌忙站起来各自散了。

“王寡妇呢?”我问周支书。

“她不肯跟我来,说你看完纸条就明白了。”周支书擦着眼泪说。

我站起来:“走,去她家看看。”

王寡妇家在村东头,一间用石块和泥巴糊的矮房,门前种着几棵辣椒。她那个有点傻的儿子,今年也有二十多了,整天在村里转悠,摘了棵野花就傻笑。

我们到的时候,王寡妇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她看到我们,停下了手上的活。

“韩老师……”她有些躲闪地喊了一声。

我举起那个红塑料袋:“这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清楚。”

王寡妇擦了擦手上的水,把额前的碎发往后拨:“小周他妈临终前交给我的,说一定要等小周考上大学才能拿出来。这些年我一直放在箱底,贴身藏着,谁都不敢说。”

“这些钱哪来的?”我又问。

王寡妇叹了口气:“她病后没法干活,就偷偷卖了她娘家陪嫁的几亩薄田,又借了一些。那会儿她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想把欠您的钱还上,又怕你不收。”

我看着那个红塑料袋,终于忍不住坐在院子的石凳上放声大哭。想起周小周他妈,那个瘦弱的女人,总是低着头默默干活,从不多说一句话。谁能想到,她把这么重的担子扛了这么多年?

周支书也红了眼眶:“老韩,这钱你收下吧,这是她的心意。”

我擦了擦泪:“不,这钱不是给我的。她信上说了,是给小周读书用的。”

王寡妇在一旁补充:“她说,她把欠的600元翻了十倍还您,其余的给小周。”

我突然想起什么:“那这次小周考上北大,5000元又是怎么回事?”

王寡妇脸一红:“那是我这些年攒的。我答应过她,要帮着照顾小周。他现在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我想……我想也尽一点心。”

我看着王寡妇粗糙的双手和晒得黝黑的脸,心里一阵酸楚。她和周小周他妈关系本来就不错,没想到这份情谊能维系这么多年。

那个傻儿子突然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塑料小汽车,是那种地摊上五块钱一个的便宜货。他冲着我们咧嘴笑,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

“给,给你……”他把小汽车推到我手里。

王寡妇赶紧解释:“他就喜欢这个,成天拿着玩,这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我接过那辆脏兮兮的小汽车,看到轮子都磨平了,车身上还有咬痕。这么宝贝的东西,他竟然愿意给我。

“谢谢你,我会好好珍惜的。”我摸了摸他的头。

傻小子高兴地拍手,然后跑开了,去追院子里的一只蝴蝶。

回去的路上,我和周支书都沉默不语。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想起村里那些互相帮助、守望相助的日子,想起那些微不足道却又意义重大的小事。

“老韩,”周支书打破沉默,“你说这钱……”

“按王寡妇的想法办,”我说,“6000给小周上大学用,剩下的还给王寡妇。她自己日子也不宽裕。”

周支书点点头:“也好。不过老韩,那600块钱的事,我这辈子都记着。”

“哎,别提了,”我挥挥手,“咱们村里人,谁家有难处不是这样?当年你家缺米下锅的时候,还不是村里人你一斗我一升地凑?”

周支书拍拍我的肩膀,没说话,眼圈又红了。

回到家,我把那辆小汽车放在木柜上。老伴问这是什么,我只说是个礼物。其实我心里明白,这不只是个小汽车,这是一份纯真的情谊,是信任和感激。

晚上睡不着,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这世间有太多我们看不见的情感在流动,太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在发生。一个人的善良可能会影响很多人,而这种影响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开去,最终回到你身边。

我想起那年支教刚来村里的情景,想起第一次见到周小周时他怯生生问我借笔的样子,想起他妈妈站在校门口等他的身影……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闪过。

窗外,夏夜的蛐蛐叫个不停。村里的狗偶尔叫几声,然后又归于平静。我忽然觉得,这平凡的乡村生活中,藏着最真挚的人情味儿。

第二天一早,我特意去了一趟周支书家。周小周正在院子里帮忙挑水,看到我来,连忙放下桶打招呼:“韩老师!”

他长高了,也结实了,眉眼间有种沉稳的气质,不再是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小男孩了。

“听说你考上北大了?”我笑着问。

“嗯,计算机系。”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你妈留给你的。”

周小周愣住了,接过信封,手微微发抖。

“你妈临终前留给王寡妇的,说等你考上大学再给你。”我简单解释道。

周小周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他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妈说……”他哽咽着,“说让我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别忘了帮助别人,就像韩老师帮助我们一样……”

我拍拍他的肩膀,没说话。有些情感,不需要言语。

周小周擦了擦眼泪,突然问我:“韩老师,我妈是不是欠您钱?”

我摇摇头:“不欠不欠,都是村里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那王婶为什么要给我家送钱?爸说她送了5000。”周小周很困惑。

我想了想,说:“这你得自己去问王婶。有些事情,得你自己去了解。”

周小周点点头:“我会去的。韩老师,等我大学毕业,我一定回来帮助村里的孩子们。”

“好,我等着。”我笑了。

离开周家,我沿着村道慢慢走。初夏的阳光洒在田野上,麦子已经泛黄,再过些日子就要收割了。村子的尽头,是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那是周小周即将要走的路。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想起那两个红薯,那个下雨天,还有那本数学练习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时光的长河中激起了涟漪,最终汇成今天的故事。

我抬头看着蓝天,不知道周小周他妈是否在天上看着这一切。我想告诉她:孩子很好,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他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你的心意,你的爱,将会永远留在这个村庄,留在我们每个人心里。

这个故事也许不值一提,但对我们这些生活在农村的普通人来说,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互相扶持,守望相助,把善良和爱传递下去。

回到家,老伴正在院子里择菜。她问我:“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帮她一起择菜。村口的大喇叭响起来,播报着今年的麦收时间。远处,拖拉机隆隆的声音传来,夹杂着孩子们的笑闹声。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平凡而珍贵。

来源:张富强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