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多维助创,这里成为创业者的筑梦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20:40 1

摘要:如何让创业梦想扎根生长?普陀区人社局近期实施了多项帮创举措——通过构建“精准服务+社区赋能+前置培育”三位一体服务机制,联动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普陀分团深度参与,从政策适配到社区资源激活,从技能提升到场景落地,11场创业主题活动,惠及创业者1800余人次,

如何让创业梦想扎根生长?普陀区人社局近期实施了多项帮创举措——通过构建“精准服务+社区赋能+前置培育”三位一体服务机制,联动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普陀分团深度参与,从政策适配到社区资源激活,从技能提升到场景落地,11场创业主题活动,惠及创业者1800余人次,普陀正以专业化、多维度的服务矩阵,为创业者筑就“破土拔节”的丰沃土壤。

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在华师大科技园“创业门诊”现场,创业指导专家周黎为95后创业者小李进行了专项辅导。“你的转型非常好,建议后续聚焦细分领域,还可以利用AI工具降本增效……”这场精准指导背后,是区人社局搭建的“补贴+指导+孵化”的服务支持体系。从2019年至今,小李创办的企业不仅得到区人社局大力帮扶支持,还获得了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保补贴和开办费补贴等一系列创业补贴,有效缓解初创期资金压力,让小李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从容。

此类深度服务正在普陀各园区常态化开展。在天地软件园“创业新征程”活动中,近20位创业者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创享塔园区则通过“政策市集”“专家问诊”等为园区内的创业新秀们突破瓶颈指点迷津。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已形成‘专家问诊+政策速递+资源对接’的服务闭环,推动实现创业指导的‘精准滴灌’,努力为普陀区的创业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社区赋能,激活“末梢神经”

依托全区13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服务站点,普陀区人社局正将创业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桃浦镇创业者小张在社区创业沙龙中,不仅与创业指导专家宋一韦签订了《创业新苗培育协议》,还参加了“马兰花计划”普陀区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商业计划书撰写技巧。“从乐器培训的模糊设想到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想到在社区服务站也能享受到阶梯式的创业培育,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小张表示。据了解,通过社区赋能,每年有近10个社区创业项目实现新苗结对孵化。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扶创业者,区人社局还聚焦服务人员的能力提升。创业指导专家雷振鸣开展AI赋能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方式,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者等讲授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技巧,助力社区工作人员提升数字化能力。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参加专题培训后说:“现在能运用AI工具快速生成政策比对表,服务专业性明显增强。”

前置培育,播撒“创新火种”

针对青年创业群体,普陀区人社局进一步深化“培训+实践”联动机制。在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创业导师黄必成为1700名师生开展的讲座引发热烈反响。黄必成以“创业维艰中的确定性法则”破题,并提出“微创试验田”概念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探索,“同学们可以将就业视为创业的前奏,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在没有优质项目的情况下,应耐心积累,厚积薄发”。

除了校企联动的创业培训,区人社局还将创业实践作为激发青年潜能的舞台。据介绍,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优秀学生自4月起将进入区内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为期3个月的创业见习,通过实战经验积累打磨创新思维,提升核心能力,深化行业认知和风险意识。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的老师表示,三个月的园区实践可以真正让有志创业的青年真正理解市场需求与专业转化的关系,为创新创业打下根基。

下一步,随着“精准服务+社区赋能+前置培育”机制的持续深化,普陀区人社局将进一步激活区域创新“裂变效应”,助力更多创业项目从“破土萌芽”走向“枝繁叶茂”,不仅让创业者的梦想照进现实,更以“普陀样本”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张曦

编辑:王雨思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