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
公布2025年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
天津大学入选五项
和小天一起来看看吧!
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研究》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成果在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新人观的基础上,围绕为什么培养“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时代新人”、怎么样培养“时代新人”等问题,研究培养“时代新人”的理论贡献、实践贡献、战略贡献,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践探索,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新人观丰富发展的理论性问题,也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现实性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025年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让科学之光照耀理想之树——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索
在科技强国背景下,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聚集地。高校充分发挥“新工科”的优势和特色,不仅把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以及科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价值追求融入思政课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通过设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注重“四个结合”、加强协同育人,把“科学之光”播散到中小学中,照耀各学段学生的“理想之树”,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梳理了2019年起至今学校与61所中小学和各省市区教育单位“牵手”“共建”的经验和做法,突显“四个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思路,即思政课集体备课与师资培训相结合、日常思政教育与专业研学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实景研学与虚拟现实相结合。
项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天津大学附属小学、南开区教育局共同协同开展,形成思政课程一体化、智慧思政撬动更深活力动力,课程思政一体化、“新工科”搭建更大平台舞台,日常思政一体化、校社联动聚合更广资源力量的系统性一体化思政育人特色。该项目思政工作一体化联盟、教师集体备课、师资培训、集体编写案例、“思政+研学”教育方式等已逐步稳定并显示成效,共建范围也突破了城市边界向全国拓展,尤其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界限彰显优势,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天津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赵欣
近年来,天津大学学工部坚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以强基固本、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开展各项学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着力建好学生社区“大家庭”,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深化“教育、咨询、治疗、研究”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承办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
推进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三批次全部入选全国研究生党建“双百”。引导学生树立“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就业观,近70%的就业学生赴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师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一金三银。
聚焦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辅导员“人才计划”,为有志于长期从事一线思政工作的辅导员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推动设立“天大辅导员基金”,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项目获批2024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亦心工作室”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连续四年获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五项。学校承办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现场会。
2025年度红色文化弘扬基地
天津大学“智融红韵”一一
智慧思政教育创新传播与体验中心
“智融红韵”——智慧思政教育创新传播与体验中心是由智能与计算学部牵头,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跨学科申报建设。
项目依托学校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大语言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数智赋能思政育人”为理念,将红色资源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打造集创新传播与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数字资源研学平台和国家级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基地。项目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构建精神谱系专有知识图谱、知识库问答系统,开发一批高质量的全景影像、虚拟仿真课程及典型案例,实现“历史场景再现-理论逻辑解析-精神价值内化”的全链路学习闭环,使红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以场景化叙事、具象化感知、情感化共鸣重构思政课堂新生态,让红色资源“看得见”“传得开”“记得住”。“智融红韵”红色教育活动,有效推动了思政教育从“理论灌输”向“实践浸润”的转型,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
天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
天津大学2021年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坚持“空间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师生共进”的建设理念,已形成涵盖12个学生社区、70栋宿舍楼宇、256个活动空间、近10000平方米的立体化育人空间,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支撑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校园稳定和谐的温馨家园。
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成立领导小组,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学生党员之家,组织学生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治理,让思想引领走进学生生活,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全体学生工作队伍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
2022年实施“师友计划”,以宿舍为单位,选聘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师友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在学生社区搭建丰富的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社区讲堂、专业沙龙、读书会等,汇聚起了多元协同育人合力。建设成效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相关经验也在全国有关会议上作专题发言。
立德树人守初心,培根铸魂启新程
天津大学不断加强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征程中
书写“天大篇章”
摄影:黄维旻
内容来源 / 各入选项目
编辑 / 闫炳奇 薛子易
责任编辑 / 辛科霆
审核 / 王鑫 梁绍楠 薛子易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_nmc@163.com
跟小天一起
为“培根铸魂”
来源: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