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23:34 1

摘要:汉族,1971年2月生,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石河子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扎根新疆30年,历经高校、兵团、地方多岗位历练,现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是边疆治理与“三农”领域的实战型领导干部。

杨秀理

男,汉族,1971年2月生,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石河子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扎根新疆30年,历经高校、兵团、地方多岗位历练,现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是边疆治理与“三农”领域的实战型领导干部。

1995年石河子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留校,组建“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队”,累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00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获评兵团“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2年任农十三师红星四场副场长,建成全疆首个蟠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红星蟠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亩均收益提升40%。

2006年任第十四师火箭农场政委,创建“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200座,建成兵团首个红枣深加工产业园(年加工5万吨),带动2000职工增收。

2016年任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书记,整合47万亩棉田资源,引入山东鲁泰建设智能化纺纱厂,实现棉花全产业链闭环,2020年师市GDP较2015年翻番。

2021年任兵团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主导“智慧农业三年行动”,建成兵团农业大数据平台(覆盖160万亩农田),推广北斗导航播种技术,粮食单产提升12%,连续18年丰产;打造“兵团红”等农产品品牌,年销售额超50亿元。

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防控体系,完成237个重点区域智能安防升级,创新“十户联防”机制,2024年上半年刑事案件发案率降17%。

打造“伊犁·国际旅游谷”,谋划喀赞其民俗街“沉浸式体验区”,引入哈萨克族刺绣等业态,2023年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收入3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推动那拉提景区创5A,实现“景城一体”。

启动伊犁河流域“六大保护工程”,关闭32家“散乱污”企业,建成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023年出境断面水质Ⅱ类、优良天数340天(五年最佳)。

推动江苏援伊“百企结百村”,带动1.2万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支持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等非遗申国级名录,编纂《伊犁民族文化图谱》。

1. 农业现代化先锋

在兵团首创“连队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培育“新陆早”高产棉种,推动棉花单产全国第一;建成兵团首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奠定农业全产业链基础。

2. 文旅融合操盘手

主政伊犁后,打造“四季旅游”产品矩阵(杏花沟赏花、琼库什台徒步等),建成62个休闲观光农场,带动3.7万农牧民从旅游获益,文旅产业成州域经济新引擎。

3. 精准治理践行者

关闭燃煤小锅炉217台,推动6家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PM2.5降9.2%。

建立“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挂牌督办23起跨区域水污染案,实现“一河一策”精准治污。

杨秀理以“兵团精神”为底色,从高校教师到地方主官,始终扎根基层、数据说话:在兵团,他是科技兴农的“拓荒者”;在伊犁,他是文旅破局的“设计师”。其治理风格突出“精准化”与“实战性”,善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发展难题,用具体项目夯实民生根基,被媒体称为“从田野走出的边疆治理实干家”。

来源:时刻在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