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思政小课堂 | “高举队旗看东港”微队课展示活动(第一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11:09 2

摘要:4月10日,区委统战部、区教体局、团区委和区少工委联合举办红领巾思政小课堂——“高举队旗看东港”微队课展示活动。 团区委副书记全德祜、区教育科研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匡立松出席活动,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和全区各中小学部分大中队辅导员参加活动。

4月10日,区委统战部、区教体局、团区委和区少工委联合举办红领巾思政小课堂——“高举队旗看东港”微队课展示活动。 团区委副书记全德祜、区教育科研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匡立松出席活动,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和全区各中小学部分大中队辅导员参加活动。

活动自3月启动,各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们积极响应,精心挖掘东港区特色资源,与少先队员一同设计出53节思政微队课,助力全区少先队员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首期展示的11节队课,课程形式新颖,亮点十足。

日照市金海岸中学

海上问天,筑梦苍穹

——红领巾与星空的约定

本节课以三重时空穿梭为线索来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史和日照两次海上卫星发射任务。第一站,触摸“中国航天史诗”的温度,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史和重大成就,引导队员们感悟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第二站,聚焦黄海之滨,我们的家乡日照,解密两次海上卫星发射任务,共同探寻中国航天精神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站,把镜头对准新时代下少先队员,引导队员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航天梦,激发自我想象力,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

日照市天津路中学

画笔解码非遗,青春筑梦自信

本次队课以“非遗守护者”为主题,带领少先队员深入探索日照东港的文化根脉与发展成就。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农民画解码家乡的非遗密码:日照农民画不仅记录了乡土生活,也见证了东港的历史变迁。

少先队员用画笔诉说家乡故事:蓝色象征石臼港从荒滩崛起为现代化港口的奋进史诗;绿色描绘巨峰镇万亩茶园的生态经济活力;黑色传承千年黑陶技艺;红色铭刻甲子山战役的革命精神;黄色展现现代农业的丰收图景;白色海鸥寄托对家乡的深情眷恋。最后通过执笔创作,以丹青赓续文化薪火,在黄海涛声中启航,立志为东港高质量发展贡献少年力量!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红领巾能量站:让爷爷奶奶的微笑加1℃

本节队课以“探究东港区养老服务体系,践行感恩行动”为目标,引导少先队员深度体验东港区养老服务的温暖实践。环节一探究爷爷奶奶的业余生活,队员分组开展“爷爷奶奶去哪儿”主题调查,拍摄老年大学课堂、社区棋牌室、公园健身角等场景,运用柱状图量化分析爷爷奶奶活动偏好;环节二探究爷爷奶奶爱笑的原因,队员通过访谈记录,感知爷爷奶奶幸福的晚年生活。环节三探究爷爷奶奶晚年幸福的秘密,通过“银龄守护队”在“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采访,“烟火暖心队”在青岛路社区长者食堂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微笑驿站队”在南湖镇幸福驿站的参加活动,探访爷爷奶奶们的晚年生活。队员通过展示制作彩虹餐盘、爱心联系卡等付出对老年人的关怀。辅导员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国家养老政策,让队员们感知到国家对于养老事业的大力支持;第四环节笑容常在的感恩行动,队员们通过制作《爷爷奶奶心理档案》,写爱心卡片,将孝心转化为敬老爱老的行动自觉。

日照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高举队旗向太阳,队号声声传文脉

本次队课以日照烈士陵园为情境切入点,通过革命烈士安哲的感人事迹,带领队员们探寻东港区从革命岁月到新时代的精神脉络。在沉浸式诵读和小组讨论中,感悟安哲“信仰高于生命”的革命精神;通过对比日照森林公园“荒滩变绿洲”的奇迹,体会东港建设者艰苦奋斗的智慧;结合新时代东港人的担当故事,引导队员发现平凡中的非凡。课堂实践环节,队员们制定“精神成长计划”,承诺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如参与社区环保、宣讲红色文化等。课后拓展任务鼓励队员走访老党员、非遗传承人,用镜头记录东港文化守护者的故事。

队课紧扣东港区发展历程,从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到新时代精神,层层递进,激发少先队员以家乡为荣、以奋斗为责的使命感,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与东港故事的续写人!

日照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绿水青山少年说,队旗指引家乡美

东港之美,藏在绿水青山的画卷里,更藏在少年的行动中!

本次微队课以少先队员争辩“假期去哪儿”为切入点,通过一场“红领巾探秘行动”,带领队员深度解码家乡的生态发展密码:在前九条沟樱花古村,队员们见证“荒山变花海”的乡村振兴奇迹,传统非遗市集与樱花文旅的融合让古村焕发新生;在阳光海岸骑行绿道,生态修复与低碳理念交织,海龙湾、星海蓝碳等文旅项目蓬勃生长,绿道化身“城市金腰带”;在城市露营公园,世帆赛基地、银河公园等“绿色宝藏”展现生态治理智慧,文明露营行动彰显少年担当。

队员们通过手绘地图、情景演绎、视频感悟,读懂东港“生态美”背后的“发展力”——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更是万千建设者与红领巾的共同守护!队旗指引下,少年们以书信、绘画畅想未来东港,誓言做绿水青山的“接班人”,让家乡的“金山银山”永续绵长!

日照市新营小学

那年那人那些事儿

——听东港娃儿与王二小的跨时空对话

该课以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王二小的真实事迹为原型,通过课本剧形式展现他如何机智地将日军引入埋伏圈,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通过家庭羁绊、战友信任、生死抉择三重情感冲击,塑造有血有肉的小英雄形象。

课程亮点在于利用AI技术生成虚拟王二小与东港娃儿进行跨时空对话,将红色基因融入东港区新时代发展脉络中,也通过英雄故事与本土发展的双重叙事,增强少先队员对家乡的荣誉感,激发其参与东港区建设的使命感;同时跨时空对话制造了价值观对冲,进一步促使学生课下思考 “新时代如何践行使命”,将战争年代的生存危机转化为和平时期的品德拷问,强化少先队员对忠诚与信念的认知。

日照市实验小学

东港“园”梦,幸福“加码”

本次队课以东港区海曲公园为点,分为三个环节:今昔对比晒幸福、City Walk见幸福、献计献策话幸福,队员们根据活动主题自主分成了三个小队,通过晒老照片、City Walk游东港公园、建设文化公园、手绘公园设计图、设计智能机器人等,让队员用眼睛去发现、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思考,发现东港区公园“蝶变”的精彩之处,引导少先队员懂得建设家乡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从而立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

东港区南湖镇中心初中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东港区南湖镇中心初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队课,依托“南湖惨案”“甲子山战役”等本土红色资源,设“血色密码”“时空对话”“基因传承”三环节,引导队员铭记历史、对话先烈、立下报国誓言。队员以AI技术、文化创意等技能守护国家的未来愿景,呼应东港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课末“和平鸽”粘贴仪式锚定“南湖坐标”,将个人理想融入东港及国家发展,让红色基因与东港高质量发展同频,彰显少先队员“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东港区第四小学

红领巾唱响渔歌嘹亮

本次微队课以渔家号子为载体,带领队员们探寻号子里的“精神密码”。通过老渔民讲述台风中《拼命号子》的真实故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一领众和"的团结力量。在现代发展中,这种精神正推动东港蓝色经济腾飞——海马养殖基地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号子研学、文创IP成为文旅新亮点。从传统捕捞到现代养殖,东港人用创新传承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生。课程最后,队员们立志做新时代海洋文化的传承者和新东港的建设者。

济南路小学海曲小学校区

红领巾看东港——一条路背后的幸福接力

“红领巾看东港——一条路背后的幸福接力”少先队微队课以“筑路者—受益者—红领巾”三棒接力为主线,讲述东港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奋斗史诗与时代传承。

首先以陈疃镇为例,探究了路带给家乡的发展变化,感悟道路与民生经济的关系。第一棒聚焦“筑路者的奋斗”,队员们探寻的路背后的奋斗故事,展现三代筑路人拼搏精神,幸福路是合力铺就的。第二棒呈现“受益者的幸福”,队员们从果农、学生,游客的角度出发,通过情景短剧演绎家乡今昔变化,生动印证“路通百业兴”。第三棒凝聚“红领巾的接力”,队员们将科技赋能、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全民参与有机融合,用创新实践接续守护幸福路。

课程通过路的接力,将“幸福路”化作奋斗基因的传承纽带,激励少先队员以智慧和行动续写东港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小学

探寻东港文化 争做红色传人

《探寻东港文化 争做红色传人》队课,旨在让队员深入了解东港独特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知晓其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多维度展示东港文化,让队员深入理解其内涵,如借助历史故事、红色事迹、民俗活动,让队员全面认识东港文化。队课伊始,通过播放精彩的东港纪录片,从历史、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三个方面了解东港的文化,队员在分享讨论中感受对东港的热爱。鼓励队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做东港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尾声,团区委副书记全德祜从活动组织、教育意义等层面出发,为本次活动的后续优化方向与长远发展路径提出了专业且具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随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晓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陈涵、区少先队活动教研员丁帅,结合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多个维度,对微队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肯定亮点的同时也指出不足,为辅导员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

初审|王谋利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