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集结32支应急抢修队伍,305名抢修人员、28台应急发电车提前进驻重点保障区域,抢修物资储备充足,确保人员、物资、车辆“落点落位”。
面对近十年来全市首个大风橙色预警,海淀区迅速响应,各部门、各街镇严阵以待,全面落实各项防风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城市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集结32支应急抢修队伍,305名抢修人员、28台应急发电车提前进驻重点保障区域,抢修物资储备充足,确保人员、物资、车辆“落点落位”。
为保障供电设备可靠运行,海淀供电公司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情况,优化调整设备检修工作,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组织电力运维人员对输电通道及重点电力设备开展专项排查,对输电线路周边易漂浮物、彩钢房、易燃物等进行压盖、加固和清理,与园林、市政等部门协同开展树线隐患、异物搭挂等隐患治理。
针对本次极端大风天气,海淀供电公司将持续追踪气象变化,动态优化应急部署,持续加强设备特巡和抢修力量布防。为辖区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闻风而动 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为应对大风天气,区园林绿化局严格落实三级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在森林防火和城市消防工作上,有林单位加大巡查密度,延长巡护时间,严格管控火源,排查隐患,同时加强生产生活区的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绿化养护单位安排专人加强城市道路巡视,对前期风险评估筛选出的树木进行加固、修剪,及时清理枯枝死杈,有效避免倒树折枝造成的人身伤害和交通影响。同时对户外围板、棚架、广告牌等进行加固,对园林施工工地落实停工停产要求,强化扬尘控制,防止搭建物掉落伤人。
各公园景区通过公众号、购票平台、显示屏等发布预警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出行,并在园区内加强安全提示。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停运室外游乐设施,封闭危险区域,做好游客疏散避险工作。
坚守岗位 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这风真是太大了,我们得时刻警惕着,确保每一处交通设施都安全无虞。”海淀交通支队执勤民警马为对记者说道。
为了应对大风天气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海淀交通支队科学部署警力,加强巡逻管控。民警们结合车流情况,对车辆进行指挥疏导,提高路面见警率。在交通易拥堵和事故易多发路段,他们通过开启警灯、鸣笛警示等方式,提醒车辆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在能见度较低的路段,民警们则及时采取限速、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4月12日,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的民警们在加强辖区路面巡逻时,发现香泉环岛东侧有被风吹断的树杈横倒在路上。民警们迅速行动,及时进行清移,确保了道路的畅通。
多措并举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制定了设施农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整合区镇村三级力量,对辖区内3073栋设施农业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隐患排查,并要求种植主体在大风期间停止设施内外生产活动,切断棚室电源,严格禁止住人。
同时,加大了对在建农业项目的监管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禁在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切实做好防风、防高空坠物、防触电、防坍塌等安全管理工作。此外,强化应急值守工作 ,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工作要求,确保各级力量在岗、在职、在责。遇有突发情况,全面了解情况,科学研判、及时妥善处置,快速有效报告。
紧急排险 千余名“蓝朋友”时刻准备
4月12日13时44分,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海淀区太平路某平房彩钢板房顶发生脱落险情,需紧急救援处置。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调派海淀区采石路特勤站抢险救援编组火速赶赴现场。14时00分,救援力量抵达现场。经勘查,险情系太平路50号院北门西侧平房屋顶彩钢板被强风整体掀落,救援人员迅速携带破拆工具登顶作业,对松动彩钢板进行分段切割拆除。14时17分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4月12日00时17分,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海淀区香山街道厢白旗某平房屋顶因大风导致局部损毁,存在安全隐患。接警后,总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香山消防救援站及四王府小型消防站赶赴现场处置。经现场勘查,该平房屋顶一角被大风掀开,未造成人员被困或伤亡。救援人员随即协助住户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为做好大风天气灾害救援准备工作,海淀区消防救援局强化全勤指挥部主官带班和值班值守,成立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总指挥部,下设4个前沿指挥部做好应急处置;17个消防站、33个小型站1477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4个浅山区消防站16车80人备勤力量应对森林火灾扑救准备。强化火灾防控,开展居民小区、商场市场、平房区等重要场所消防安全排查。严禁施工工地开展电焊、气焊、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施工作业。
及时排查处置隐患 筑牢“安全墙”
4月11日夜间起,马连洼街道巡查人员在辖区巡逻时,陆续发现多个路段出现行道树折枝断杈掉落、建筑围挡倾倒的情况,一处施工工地卷帘门也被吹裂。巡查人员立即上报,同时在危险区域附近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街道24小时指挥部接到上报后,迅速派遣不同专业处置队伍赶往现场。“我们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先把现场封锁,避免行人受伤,然后抓紧清理断枝,把倒伏树木拉走。”截至4月12日12时,共处置倒伏树木9棵,折枝120余处,处置加固建筑围挡20余处,并协调施工方修复卷帘门。
4月10日至11日,八里庄街道对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等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加固或撤除,并督促辖区施工工地做好防尘措施。同时组织社区及物业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楼体外墙易坠物,公共区域设施稳固性等,并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的巡查和管理,及时清理楼道、消防通道堆放的杂物,确保紧急情况下疏散救援通道畅通。
免费停车 打造暖心“避风港”
“天气恶劣,我们就想着为居民做点实事,提供免费停车,让大家不用担心车辆安全。” 西北旺万象汇最早发起免费停车,并主动与街道对接,在各社区微信群发布信息。4月11日傍晚,西北旺万象汇商场地库入口外排起长龙。工作人员小张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指挥车辆,一边说:“今天车比平时多很多,但大家都很配合,我们增派人手,就为了让车辆能安全有序入库。”
冬晴园小区居民陈先生说:“街道和小区微信群都发了通知,太贴心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住在秋露园小区的郭女士表示:“收到商场短信,我正担心车停路边被树砸,这下好了,离家近还免费,真的感谢。” 极端大风天气下,马连洼辖区多个商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4月11日17:30起,西北旺万象汇、安河桥华联、百旺商城和冠成大通启辰中心等4个临近居民区的商场、写字楼主动开放地下车库,为居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累计提供车位3000多个。
“极端天气下,露天停放车辆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静态交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最大限度保障市民财产安全,减少高空坠物、树木倒伏等引发的车辆损伤风险,呼吁全区有条件的商圈、商务楼宇等能够积极响应,在保障运营安全前提下,引导车辆到地下停车场避险停放,远离树木、广告牌等高风险区域。倡议发出后,各停车运营企业积极响应。
目前,华熙LIVE·五棵松、西三旗万象汇、清河万象汇、西北旺万象汇等商圈在特定时段免费开放地下停车场,共释放5131个地下停车位供市民免费停车,车辆可以免费在商场过夜,为周边居民打造汽车“避风港”。
量足价稳 民生物资供应不间断
4月12日,八里庄街道华光商厦超市内各类菜品、水果、米面、饮用水供应充足,各项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菠菜4元/斤,和平常一个价!”正在挑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华光商厦超市通过“基地+超市”模式锁定货源,确保极端天气下“产得出、收得走”。同时,建立应急储备中心,储备3-5天的动态库存,确保极端天气下货架不空、品类不断。
八里庄街道华光商厦超市相关负责人指着堆满商品的货架介绍:“我们对当季畅销蔬菜加大备货量,保证商品不断货。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价格波动,也承诺‘不涨价、保供应’,对易受天气影响的叶菜类实行价格临时管控,灵活调整商品结构,增加耐储存蔬菜和加工品比例,确保绿叶菜占比不低于40%。”
4月12日,记者在超市发玉泉路店看到,西红柿、尖椒、土豆,各种水果、肉类、鸡蛋等市民日常所需供应稳定,市民们也在按需采购。“4月11日下午,我们在日常保障的基础上,又加送了一次果蔬类的货品,保障肉蛋菜奶的正常供应,主要是果菜类、主食类、肉质商品销售的比较好,同时,线上爆发订单量非常大,我们也加派了运力进行保障。”超市发玉泉路店店长李娜说道。
记者从海淀区商务局获悉,针对近两天的大风天气,区商务局迅速响应,督促保供企业的肉、菜、蛋、奶等重点生活必需品按平日3倍销量备货,其他品类按2倍备货;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动态监测储备情况,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量、保供企业人力及运力进行摸底,保障物资量足价稳。
排查走访 安全宣传不漏一人
“大爷,大风天气尽量别出门,有什么困难给社区打电话。”在苏家坨镇安河家园东区社区,包楼社工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建立“一对一”关爱台账,通过入户和电话告知的形式进行安全提示,并积极动员党员、楼门长、志愿者组建“应急先锋队”,开展安全巡查及入户宣传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同时,苏家坨镇深入前沙涧安置房项目现场、七号院社区和稻香湖社区以及进山口检查站,围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值守以及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等情况,开展实地检查。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执法力量开展检查。各社区(村)通过公众号、村民群、入户走访等多渠道发布安全提示,并联合小区物业针对可能出现的高空坠物、树木倒伏、杂物散落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固定、清理,并成立24小时应急值守小队,及时处置因大风导致的断电、断水等突发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大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甜蜜仪式感不停、安心养老更放心
4月12日,虽狂风呼啸但海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依然温馨与甜蜜。新人们手捧鲜花、十指相扣的身影让大厅暖意融融。工作人员以加倍的热情和细致服务,为23对新人完成了结婚登记,在大风天里守护了这份“人生大事”的仪式感。
为应对大风天气,海淀区民政局迅速响应,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各环节流程,主要领导带头,关键岗位干部24小时坚守,79支共1021人的应急处突队伍时刻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同时,对68家养老机构等部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加固建筑物门窗、围墙、屋顶等,并及时清理杂物。各养老机构内,工作人员贴心照料,老人们生活如常。
护林巡山 森林防火提前行动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守好这片山。” 4月12日一早,凤凰岭景区护林员乔磊就出发了,今天重点巡查景区内电线线路是否安全、悬挂的各类牌示、广告板是否牢固。当天,清理倒伏树木、抢通应急道路,累计处置险情19处。他告诉记者:“我们这支23人的护林应急队全员驻守一线,19名护林员以‘分片包干’的方式昼夜巡山,织就了一张‘人工步巡+监控观测’的立体防护网,为凤凰岭景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据了解,4月10日海淀区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及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后,景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应急指挥组,统一协调指挥各项应对工作。通过广播、电子屏滚动播报,向游客、商户及驻园单位发布避险指南,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同时,果断关闭3条登山线路入口,通过公众号同步发布闭园公告,劝返未入园游客110余人次。有效避免了游客在极端天气下进入危险区域,为游客的生命安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在预警发布48小时内,凤凰岭景区开展了2次全域安全检查督导,对景区内的8个重点点位进行细致检查。工作人员还组织清理林下可燃物20亩,清理量达1.5吨,并开展湿化作业90亩,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通过‘排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实现风险动态清零,从根本上夯实了安全根基,确保了景区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凤凰岭景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他们就像“城市卫士”
为风中的海淀竖起“一面墙”
守护着每一位海淀人的安全
记者:常润达、景天、杨一凡、阚丽丽
周颖珺、栗洁、李洪亚
编辑:张斌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