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货币简述(第八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22:39 2

摘要:货币,这个承载着人类文明密码的特殊符号,自贝壳、布帛到金银铜币,从雕版印刷的纸钞到数字时代的加密货币,始终是丈量文明进程的标尺。当我们展开世界地图,每个国家的法定货币都像一张镌刻着密码的立体名片——埃及镑背面隐藏着法老王朝的象形文字,挪威克朗上跃动着维京船的青

货币,这个承载着人类文明密码的特殊符号,自贝壳、布帛到金银铜币,从雕版印刷的纸钞到数字时代的加密货币,始终是丈量文明进程的标尺。当我们展开世界地图,每个国家的法定货币都像一张镌刻着密码的立体名片——埃及镑背面隐藏着法老王朝的象形文字,挪威克朗上跃动着维京船的青铜光泽,斐济元中深藏着南太平洋岛国的鲸鱼牙传说。这些流通于市井的金属与纸张,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血液,更是国家记忆的活体化石,在每一次交易流转中,都在无声讲述着关于权力更迭、文化碰撞与技术革命的千年史诗。

印度尼西亚盾

印度尼西亚盾(印度尼西亚卢比,Indonesia Rupiah)是印度尼西亚的法定货币,其货币代码为IDR,货币符号是Rp。 [1]由印尼中央银行发行的印尼卢比,是全球流通货币中价值最小、面额最大的几种货币之一。

第一次亚洲人听到“盾”(Gulden,荷兰货币单位)这名称是自从荷兰VOC(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联合东印度公司)来到亚洲占领几个国家地区,如:中国台湾、斯里兰卡、马六甲包括印尼的巴达维亚(现在叫雅加达),从此亚洲出现了一个新货币“盾”。

在1944,荷兰建立了NICA - Semi Army(Netherlands Indies Civil Administration 军队),那时候荷兰造出了印尼盾,所以印尼盾就是荷兰造出的货币。但是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政府不再使用荷兰留下的货币,所以换新币,把“印尼卢比”作为印尼法定货币而不再使用“印尼盾”了。

1949年11月2日,国家独立四年后印尼政府规定印尼开始共同使用卢比为国家法定货币,而从那时候没再使用盾币了,虽然那时廖内岛[Riau Islands]和西伊里安[West Irian]还使用他们自作的卢比,直到后来于1964年印尼政府定下廖内岛不许使用他们的卢比,接着在1971印尼各地开始使用中央政府设计的统一货币印度尼西亚卢比。

大多数印尼华裔,特别是前一代的社会或年纪大的华族不正确地称呼印尼国家法定货币“印尼卢比(Rupiah)”说成“印尼盾(Gulden)”,但历史上很清楚地写道印度尼西亚不再使用印尼盾了,无论大多数印尼华人错误的称呼印尼货币,但我们应该知道印尼法定货币就是印尼卢比而不是印尼盾。

很遗憾的事儿是国家独立之后,一般印度尼西亚的原住民对汉字不了解也不说汉语,因此无人纠正印尼华裔的这个大错误。

不过现在,全世界懂得汉语的人也不少了,包括印尼原住民,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事实也瞒不起来了。在印尼,“印尼盾”已经不存在了,自从这国家独立后,印尼开始使用国家政府创造的新货币,那叫“印尼卢比”。

2025年3月18日,印尼央行大力干预市场以稳定印尼盾。此前,印尼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JCI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6%。

印度尼西亚盾

越南盾

越南盾(越南语:đồng, 汉字:铜),越南的货币单位。用“₫”记号表示。辅币单位有 hào(毫) 和 xu(枢),1盾=10 hào或100 xu, 由于面值过小,很少使用。通常置于国名后来表示货币单位。

一些海外越南人,如美籍越南人称“盾”为“VND”。( đồng Việt Nam, 汉字:铜越南,“越南盾”为音译。)

越南语的“đồng”的本意是铜、青铜,对应的汉字为:“铜”,“盾”为现代汉语的音译。

18世纪

成为法国殖民地以前,铜制货币为主要流通货币、通货单位的名称就从这时产生了。越南为法国殖民地时,通货为法属印度支那元(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票面上有"piastre"及“元”两个字)。越南人称其为“盾”(đồng,汉字:铜),也有少部分人称其为“铂”(bạc,汉字:铂;银的意思)。越南独立后,南北越南两国各独立发行货币,都称为“盾”。越南统一后至今,仍采用“盾” 这一名称。

南越

1952年南越发行了首批越南盾,也替代带了法属印度支那元。1975年9月2日,西贡陷落后,南越的通货变成了“解放盾”,价值500南越盾。

统一后

越南统一后,越南的通货也于1978年5月3日统一。北越盾兑换新盾的比率为1:1,而南方的“解放盾”兑换新盾的比率仅为1:8 hào。 1985年九月四日,越南盾的兑换价被调高,新的越南盾价值10旧越南盾。

1997年7月,随着国际游资大肆攻击泰铢,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开始在亚洲蔓延;11年后的2008年,东亚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警觉地发现,随着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他们的货币体系再度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唯一不同的是,越南最有可能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2003年底,越南发行了面值分别为500千盾和50千盾的两种流通塑料钞票(越币与人民币的民间汇率约1900:1,相当于人民币260元和26 元)。

越南5月份通货膨胀率升至13年高点25.2%;股市2008年累计跌幅达55%;越南央行预计2008年经常账目赤字将占GDP的5%,2009年达7.5%;据世行测算,越南2008年外债规模将占GDP的30.2%;交易员当年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越南盾兑美元将贬值超过1/3。

2008年5月28日,摩根士丹利表示,越南正步向类似泰铢1997年所面临的“货币危机”。而1997年,当泰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例达6.5%时,泰国央行就已被迫调低泰铢汇率,进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

货币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亚洲。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升值8%,泰铢和印尼盾都升值了5%。然而,越南货币的走势却完全相反。在贬值2.1%之后,越南盾兑美元汇率已累积下跌5%。一些老习惯是很难戒除的。

越南盾

赞比亚克瓦查

赞比亚克瓦查由赞比亚共和国中央银行(赞比亚银行)发行的货币。

赞比亚克瓦查

赞比亚克瓦查由赞比亚共和国中央银行——赞比亚银行发行。赞比亚原为英国殖民地“中非联邦”三成员之一,通称北罗得西亚,使用联邦通用货币“罗得西亚——尼亚萨兰镑”,与英镑等值。1964年10月24日,赞比亚宣布独立,成为赞比亚共和国。1964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赞比亚银行,并发行赞比亚镑,与旧币和英镑等值。1968年11月16日,发行十进位货币克瓦查,以2:1的比例收回赞比亚镑,确定克瓦查含金量为1.24414克,1克瓦查兑1.40美元。1971年12月6日,赞比亚宣布克瓦查不再钉住英镑,改以1克瓦查兑1.40美元固定比价与美元挂钩,但仍留在英镑区。1972年6月23日,英镑浮动后,赞比亚停止对英镑挂牌。1976年7月9 日,克瓦查与美元脱钩,改与特别提款权挂钩,中心汇率为1克瓦查兑1.0s479特别提款权,但仍以美元为干预货币,汇率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日公布的特别提款权兑美元比价计算。1983年1月7日,又与特别提款权脱钩,改与一揽子货币挂钩。1985年10月4日,克瓦查汇率由中央银行指导,以每周平均市场清算报价为基础制定。1987年1月23日,上述方式停止使用,并于2月2日再次钉住一揽子货币。3月17日赞比亚改为实行双重汇率制,官方汇率只适用于政府和国营企业的结算,及中央银行外币贷款的换算。其它部门的外汇结算使用市场汇率。市场汇率约为1克瓦查等于0.067美元。5月4日,赞比亚改为实行单一固定汇率,1克瓦查等于0.125美元。1988年11月9日,克瓦查贬值25%,并改为与特别提款权挂钩。1特别提款权等于13.4115克瓦查。

纸币有2、5、10、20、50、100和500克瓦查

铸币有 1、2、5、10、20、25、50恩韦

和1、5、10克瓦查1克瓦查等于100恩韦(Ngwee)。

2013年1月1日起改革货币面值,新货币面值和旧货币面值的比率为1:1000,新货币名称仍然为克瓦查。赞央行进一步指出,2013年1月1日-6月30日为新旧货币共同流通期,此后旧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所有金融机构应当免费为客户提供旧币兑新币服务,新旧币兑换率在18个月内维持不变。

新纸币有2、5、10、20、50、100克瓦查

新硬币有 5、10、50恩韦和1克瓦查 ,1克瓦查等于100恩韦(Ngwee)。

赞比亚克瓦查

智利比索为智利流通货币。流通的比索,纸币发行于2009年,硬币发行于1989年,最大面值为20000比索的纸币,最小面值为1比索的硬币。

智利的纸币有20000、10000、5000、2000、1000等五种面额,每种纸币的正面均印有著名历史人物的头像,有水印。其中1000、2000、5000比索实为塑料货币。除流通的五种纸币外,另有及 1、5、10、50、100、500比索的硬币。铸币均为铜、镍、铅合金。

人物和图案介绍:

1000比索:1879年至1883年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智利英雄伊格纳西奥·卡雷拉·平托(1848年-1882年),

伊瓦涅斯将军艾森大区和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的智利百内国家公园内的石林以及羊驼,智利国花“戈比爱”、马普切族图腾“安图”

2000比索:智利民族英雄曼努埃尔·罗德里格兹·艾尔多萨(1785年-1818年),智利国花钟铃花的花蕊,阿劳卡尼亚大区的Nalcas国家保护区

5000比索: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年-1957年),瓦尔帕莱索大区的拉坎帕纳国家公园的智利棕榈,大雕鸮

10000比索:智利民族英雄,海军将领阿古斯丁·阿图罗·普拉特·查孔(1848年-1879年),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的阿尔伯托·德·阿格斯蒂尼国家公园内的群山,飞翔中的秃鹰

20000比索:著名拉美作家,学者,智利民法典的起草人安德雷斯·贝略(1781年-1865年),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区的Salar de Surire自然纪念碑保护区,智利红鹳。

当最后一枚硬币在掌心翻转,当二维码在屏幕上无声闪烁,货币的故事早已超越交易的本质,成为人类文明最细腻的注脚。它们或许是青铜器上斑驳的纹路,或许是区块链中跳动的字节,却在方寸之间凝缩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一段历史的呼吸。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摩洛哥迪拉姆,到北极圈内冰岛克朗上喷薄的火山图腾;从阿根廷比索上自由起舞的探戈女郎,到日元纸币中浮世绘大师笔下的富士山影——每一枚货币都是文明的镜面,映照出人类对价值的永恒追问。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