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律师行业为重大项目和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08:45 2

摘要:近年来,海阳市律师行业始终秉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深耕党建引领“责任田”,筑牢法治服务“压舱石”,在护航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保障民生权益中彰显法治担当。

从法庭辩论到田间调解,从企业合规到村居普法,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正义,他们有一个光荣且响亮的名字——律师。

近年来,海阳市律师行业始终秉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深耕党建引领“责任田”,筑牢法治服务“压舱石”,在护航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保障民生权益中彰显法治担当。

党建引领

锻造“政治坚定”的律师铁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旗帜是前行的方向。海阳市律师行业坚持以“红心律动”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党建带所建、党务促业务、党心连民心”的发展格局,让红色基因融入律师行业血脉。

夯实信仰之基。设置6个律所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支部设党员之家,创新打造支部共建模范堡垒。在红色书屋开办“红色学堂”,邀请党校专家、党务工作者定期授课,邀请老党员讲红色故事,累计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20余场,并定期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房产纠纷、劳动权益等难题。让律师队伍在思想淬炼中坚定政治自觉。

培育先锋标杆。设立“党员律师示范岗”,组建“重大项目党员先锋队”,在征迁、企业合规等攻坚任务中亮身份、当先锋。开展旁听庭审、案例研讨等实战培训20余场;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党员律师宣誓等活动30余次。通过设置“党旗下的风采”和“不忘初心”流动星级标牌展览角,树立榜样、激励奋进。

深化作风建设。出台加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六项措施,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行业10项制度,汇编成册,坚持以“严管厚爱”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推动律师队伍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效提升。

服务大局

当好“法治护航”的专业智库

锚定建设胶东半岛重要节点城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示范市的发展定位,海阳市律师行业以“嵌入式”“靠前式”“全方位”服务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为重大项目和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嵌入式”服务,法治赋能产业升级。组建“产业链法治服务团”,为海阳核电、东方航天港等重大项目提供从立项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累计审查政府交办的各类合同协议76份,提出法律意见870余条,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以法治“硬支撑”护航产业升级。

“靠前式”服务,法治优化营商环境。海阳深化律师专家库,为53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171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34个。主动下沉万华绿电产业园、辛安核电工程项目一线,参与审查征迁协议书、解答群众疑问等具体工作,以“零距离”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全方位”服务,法治夯实基层治理。海阳市律师积极参与法院、检察院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研讨,积极开展“三所联动”工作。44名律师驻村担任“法治管家”,协助修订村规民约、调解土地纠纷,开展公益集市普法宣传活动,用“摆摊式”服务让法治理念走进田间地头,赋能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公益为民

传递“法治温度”的暖心力量

近年来,海阳市律师行业始终引导律师践行社会责任,让法治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从街头巷尾到楼宇商圈,从渔港码头到景区村居,身着红马甲的律师志愿者的身影成为海阳法治建设流动的风景线。

织密法律援助暖心网。践行“法援惠民生”宗旨,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9件,为弱势群体追回欠薪、赔偿金1095万元。通过党建“双报到”、普法“赶大集”等各种主题活动,将法律咨询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为群众解决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普法宣传新阵地。借势马拉松赛事、“东方贺岁 星耀海阳”2025东方航天港新春嘉年华等城市IP,参与以“送法进村居上渔船”为主题的系列普法活动8次,惠及游客2.5万余人次,发放法律知识手册3000余份,解答法律问题50余条,让法治宣传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在烟火气中播撒法治种子。

打造矛盾化解缓冲带。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值班室”,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累计成功调解物业纠纷、家庭矛盾等案件165件,调解成功率98%,以“枫桥经验”式实践节约司法资源,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市1家律师事务所入选 “山东省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1家律师事务所入选“烟台市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潮起黄海之滨,法治护航征程。海阳市律师行业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政治铸魂、业务为本,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勇立潮头,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海阳、平安海阳续写“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徐丹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