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0岁的张阿姨这一年过得格外煎熬:反复胸闷、贫血、肺炎、肾功能异常...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找不到病根。直到血液科医生发现一个关键指标异常,才揪出潜伏的"伪装大师"——多发性骨髓瘤。
70岁的张阿姨这一年过得格外煎熬:反复胸闷、贫血、肺炎、肾功能异常...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找不到病根。直到血液科医生发现一个关键指标异常,才揪出潜伏的"伪装大师"——多发性骨髓瘤。
这个专挑中老年人下手的血液肿瘤,究竟有哪些迷惑性症状?又该如何破解治疗难题?让我们通过这个真实病例一探究竟。
迷惑症状大赏
“胸闷气短找心内,咳嗽肺炎看呼吸,肾功异常转肾科...“张阿姨的求医路可谓一波三折。这个狡猾的肿瘤通过四大障眼法成功隐藏:
1️⃣ 贫血面具:血红蛋白持续低下
2️⃣ 炎症外衣:反复肺部感染、甲流
3️⃣ 肾病伪状:肌酐升高、低蛋白血症
4️⃣ 骨痛迷雾:初期未出现典型骨痛
破案关键线索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血液病医院血液一科黄斯勇主任从三个异常指标顺藤摸瓜:
✦ 球蛋白异常升高(71g/L,正常≤40g/L)
✦ 免疫力低下与高球蛋白的矛盾现象
✦ 反复贫血、肌酐轻度升高等
最终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浆细胞占比高达57.6%(正常<5%)!
治疗闯关实录
针对70岁高龄且肾功能受损的情况,治疗团队上演"精准打击三部曲":
第一回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 肾功能改善 ✖️ 严重神经毒性
第二回合:来那度胺替代环磷酰胺
✔️ 疗效提升 ✖️ 骨髓抑制Ⅳ级
终极方案:卡非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
患者游离轻链比值趋于正常范围
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
专家划重点
黄斯勇提醒:老年患者治疗需掌握三大法则:
1️⃣ 动态评估原则:每2疗程全面复查疗效及耐受性
2️⃣ 剂量柔性原则:根据体重、肝肾功能阶梯式调整
3️⃣ 症状管理优先: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保护剂
科学小课堂
多发性骨髓瘤有5个"报警密码"(CRAB症状):
C:血钙升高(Calcium)
R:肾功能损害(Renal)
A:贫血(Anemia)
B:骨质破坏(Bone)
+ 反复感染(免疫力下降)
温馨提示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
✓ 不明原因贫血持续1个月以上
✓ 蛋白尿/肌酐升高找不到肾病因
✓ 多个部位骨痛夜间加重
请及时到血液科进行三项关键检查:
① 血清蛋白电泳 ② 免疫固定电泳 ③ 血清游离轻链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血液病医院血液一科在梁英民院长、黄斯勇主任的团队协作下,为张阿姨制定了针对性治疗方案。经过规范诊疗和护理,张阿姨的病情得到有效管理,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这一病例体现了对血液肿瘤个体化诊疗的探索。医疗团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优化治疗策略,以期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病例资料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发布,治疗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来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