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决策部署、将保护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构建金融“大消保”体系、推动综合化治理的背景下,宁波通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大局意识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决策部署、将保护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构建金融“大消保”体系、推动综合化治理的背景下,宁波通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大局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客户为本、金融为民”的经营理念,以“大风险”体系下安全架构为引领,聚焦“两基两全三重点”,构建包括治理完善、全程融入、问题预防、多元解纷、品牌宣教的“五位一体”防护体系,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经营管理全链条,持续推动消保工作优化提升,以创新实践书写了通商银行金融消保新篇章,年度消保监管评级较上年度提高一个等级。
以治理为基,谋划协同共治新格局。
健全的治理体系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宁波通商银行坚定贯彻国家消保工作新任务新要求,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完善公司治理顶层设计,融入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董事会决策—高管层指导—消保部统筹—各单位协同”的四级管理架构。“一把手”亲自讲消保、听汇报、作指导,董事会牵头制定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规划》,消保委员会强化履职,总行班子成员深入践行“浦江经验”,总行纪委全程跟进消保工作专项监督,全行各部门各单位分工负责,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消保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总行消保部作为专职管理部门,持续深化消保管理工作,加强消保工作考核评估,引导全行员工深化全员消保理念,积极主动做到消保工作,抓在日常、做到经常。
以流程为线,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
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银行产品与服务各方面,宁波通商银行结合监管政策及银行发展实际,加强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消保管理。一是持续深化全方位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面、细致、可操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通过基层走访、客户调研、同业学习等措施加强部署指导,着力强化基层机构消保人员能力,提升客服人员业务水平,建立“专家坐席”机制。二是持续深化全流程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事前审查—事中管控—事后溯源”闭环机制。结合监管消保红线、底线,以消费者八项权利及银行重点流程环节为纲,梳理形成《消保审查要点手册》,将消费者权益各项规范性要求落实在产品设计开发、定价管理、协议制定和系统建设等环节,扎实开展事前审查,抓实事前刚性管控,消保意见采纳率100%。三是创新消保安全架构建设,融入全行“332N”科技架构,以“流管控+面监测”抓实营销宣传、售后监督等关键节点管控,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推动消保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跨越。
以预防为先,重塑优质服务新体验。
积极主动预防和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是做好消保工作的本源。宁波通商银行本着合法合理合情的态度,以标本兼顾、源头治理为目标,多措并举进行溯源纠治,主动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升级大运营服务体系2.0版,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高满意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针对互联网贷款投诉集中问题,协同相关部门共商解决方案,制定《“控总量、防升级”任务清单》,结合任务清单推进和执行情况以及投诉举报治理进展,及时梳理更新任务清单,推进各项任务措施落实。持续加强合作机构管理,召开专项沟通会,实地走访同业机构和合作机构,力推投诉源头治理。二是推进基础业务溯源治理。落实行领导关于信访投诉溯源治理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构建信访投诉溯源治理工作机制,开展基础业务信访投诉溯源治理工作,对基础业务引发投诉逐笔开展溯源分析,加大问题治理和整改力度,基础业务引发投诉较上年度下降近1/4。
以解纷为核,打造和谐金融新生态。
及时有效地解决金融消费纠纷,是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关键环节。宁波通商银行以解决客户急难愁盼为落脚点,扎实推进信访投诉处理工作,不断完善信访投诉管理机制,畅通信访投诉渠道,优化信访投诉处理流程,规范信访投诉处理工作。聚焦重点业务领域信访投诉重难点问题,开展处理质效、溯源治理力度双提升工作。一是持续畅通投诉渠道。积极落实金融消保服务平台运行保障工作,制定专项承接方案,成立工作小组,确保平台平稳运行。梳理优化投诉管理系统功能,提升投诉管理系统支撑作用。二是完善快速解纷机制。增强人员配备,设立解纷基金,组建纠纷快处团队,提升客户诉求响应速度,力争前端化解消费纠纷,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三是持续推进多元解纷工作。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将非诉第三方纠纷调解机制挺在前面,嵌入到纠纷化解环节中,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消费纠纷,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宣教为翼,提升金融素养新高度。
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是从根本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宁波通商银行始终将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作为践行“金融为民”使命的重要抓手,以“心宣教”品牌为核心,构建“常态化+专项化”双轮驱动体系,推动金融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创新常态宣教方式。依托全辖网点宣教专区、官网“学习园地”、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网络媒体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金融知识传播路径。发布金融知识科普文章、风险提示、原创短视频及节气海报,以情景剧、动画等生动形式覆盖“老少新”重点群体,让金融知识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二是提升专项宣教效果。高管带头宣讲消保理念,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行动,深入社区、乡村、校园,通过“小小银行家”互动课堂、“电影下乡”等特色形式,为老年群体筑牢防诈屏障,为青少年播撒理性金融观,以润物无声的宣教之力,不断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通民心 商行行”,宁波通商银行始终将消保作为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试金石”。面对深化改革的新任务、科技变革的新机遇、市场竞争的新态势,该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银行声誉“生命线”、客户服务“基准线”、品牌建设“价值线”,持续完善“五位一体”消保防护体系,支持加快建设高美誉度的专业“心”银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彰显通商责任担当。
来源:宁波通商银行
来源:宁波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