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地广电局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作部署要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09:52 2

摘要:在当下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精品创作已然成为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进一步促进网络视听精品的涌现,各地广电局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号召,纷纷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与产业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重点部署工作。流媒体网对上

在当下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精品创作已然成为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进一步促进网络视听精品的涌现,各地广电局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号召,纷纷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与产业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重点部署工作。流媒体网对上海局、云南局、福建局、山东局、贵州局、江苏局、新疆局在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方面的举措进行详细梳理汇总。

上海局

一是出台产业政策,推动构建微短剧产业格局。2024年,上海局发布实施微短剧领域的重要产业政策《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动形成了“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是设立微短剧发展专项经费,扶持全产业链发展。上海局推动建立了2000万元的上海市微短剧发展专项经费,并持续深化“文创资金”“评优推优”等工作机制,全面优化重点项目营商服务,对28个项目予以经费支持,实现对微短剧全产业链的扶持与奖励。

三是推动平台精准布局,引领产业升级。上海局和各区产业政策落地后,SMG、B站、小红书、七猫、拼多多、趣头条、澎湃新闻等平台精准布局微短剧赛道,在创作、采购、分发、运营、变现等环节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微短剧产业注入了丰富的资源和创新动力。

四是带动上下游协同,创优产业生态。七猫、阅文等以网文IP优势进行多元矩阵化布局,推动了上海微短剧产业的特色差异化发展;开心麻花、耀客等传统制作机构凭借成熟IP 和剧本资源,实现长剧和短剧的优势融合,进一步优化了上海微短剧的创作生态。《2024-2025上海微短剧发展自皮书》显示,2024年,上海微短剧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产值约70亿元,沪产微短剧2000部,平台上新30000余部,微短剧已成为推动上海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云南局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修订印发《云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创新创优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争取财政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以小投入撬动大制作创作生产做到扶大、扶精、扶优。2020年以来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奖励541件优秀作品(案例)和52家机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实现收视与口碑双丰收。

二是注重创作引导。组织创新创优扶持项目申报时,明确重点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五个故事”,聚焦“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等重大选题的剧本、完成片进行扶持。将服务端口前移,把事中管理、事后评选,变为事前引导,主动定制。2020年以来,创新创优征集和扶优作品数量均增加2.5倍,获上级扶持奖励资金增长1.98倍。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成立广电视听宣传及内容创作生产工作专班,实行半月调度、月调度、季度小结、半年报告机制,高位高效推动内容创作生产。组织开展创作培训暨选题策划交流、创作机构座谈,加强内容创作。建立精品创作重点剧(片)目库及重点创作机构联系制度,对扶持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创作生产。

福建局

推进“微短剧里看福建”系列创作,力争在2027年底前推出100部闽派微短剧精品,省级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在福建拍摄、拍福建故事的作品。微短剧质量稳步提升,“融入福建元素、讲好福建故事、诠释福建精神”的闽派特色明显,在全国形成较高影响力。

一是挖掘特色选题。建立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品牌机构等的宣传推广需求和微短剧制作机构的选题对接机制,围绕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陆续推出“微短剧里看福建”各系列创作计划(微短剧+文旅、非遗、学法、品牌、科普、经典、两岸、青春等),引导制作机构聚焦新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闽人智慧、“福”文化、红色革命、绿色生态、蓝色海洋、改革开放、华人华侨、海丝文化、闽台融合发展等福建故事。

二是深入采风采访。各地要积极协调地方资源,为微短剧采风采访提供支持和便利,联动各相关行业部门在各专业领域提供专家资源和智力支持。各项目单位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积极组织主创人员深入故事发生地采风采访、体验感悟、积淀素材,把创作触角广泛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挖掘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回应现实需要、表达人民心声的好故事,紧紧关照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命运,夯实剧本基础。

三是加强项目论证。积极通过创作座谈会、大纲研讨会、剧本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业内专家、网络平台等多方意见建议。支持地方及相关领域专家参与项目创作,实施前置创作指导。积极对接网络平台有关用户数据分析,精准内容定位和表达方式,有效呼应观众收视需求,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积极支持微短剧精品项目站内宣传、投流引流,扩大宣传推广效果;积极协调中央媒体驻福建站点、省市媒体等“报台网微端”全媒体矩阵,对微短剧精品上线播出予以宣传报道支持。鼓励在省内持证网络视听平台开设“闽派微剧场”专栏,省内各级电视台探索开办微短剧播出专栏,扩大闽派作品传播。开设微短剧评议专栏,支持将重点微短剧纳入文艺评论的重要内容。将微短剧纳入省级文艺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各类奖项评奖范围,鼓励闽派特色微短剧创作。

新疆局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充实选题线索。建立《新疆题材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选题项目库》,做到长期有规划、中期有储备、短期不断档,引导好选题向好作品转化。

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联动机制。2025年先后组织召开新疆广电视听精品创作推进会、全区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座谈会,为制作机构与平台牵线搭桥,打通创作上的堵点和难点。

三是优化行政审批强化服务保障。建立重点剧目目录和跟踪指导机制,对优秀作品给予政策支持和重点推荐,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依托疆内优质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推出《新疆·新视听拍摄服务手册》,与6家地州市签订《新疆广电视听作品创作拍摄服务保障协议》,为精品创作提供拍摄服务保障,助力更多新疆题材广电视听精品创作落地。

四是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创作合力。指导新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加强互联互通,通过培训、参观、交流等方式,搭建人才培养机制,引导优秀制作机构在创作、拍摄、播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助力视听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发展。

山东局

2月27日,省广电局在青岛市召开山东省微短剧精品创作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华从六个方面对各级主管部门提出要求:一要进一步优化审核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二要推动实施“微短剧品牌提升计划”和精品工程,三要打造微短剧播出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四要健全完善微短剧扶持奖励机制、对优秀节目重点扶持奖励,五要打造一批微短剧摄制基地和取景地、为微短剧摄制剧组提供优质服务,六要切实发挥山东(青岛)网络视听创作传播服务中心、微短剧审核站作用,推动青岛市打造东方微短剧之都。

李建华对下步微短剧精品创作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她指出,各创作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总体要求,主动承担起传播正能量、引导正向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熔铸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引领价值追求,努力创作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让微短剧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名片,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贵州局

3月26日,省广电局召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充分交流文艺创作经验,并就如何做好影视精品创作,从选题策划、项目孵化、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湘同志强调:一是要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品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用好贵州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贵州红色资源、历史资源、非遗资源、文化“千岛”资源、自然资源等富矿,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三是要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重点选题、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系统性体制机制建设,助力精品创作发展。四是要提升合作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各部门、各单位加强沟通互动,尽最大可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五是要抓好贯彻落实,让精品力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江苏局

2025年,江苏局将联合12家省级部门和单位开展“微短剧+”主题创作征集推广活动,努力推出30部左右精品微短剧,努力打造10部在全网有较强影响力的江苏品牌微短剧。同时,探索发挥专业机构和人工智能审核作用,推动视听内容审核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更好服务网络视听内容创作主体,更好赋能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流媒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