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开展“莫那匹拉韦(Molnupiravir)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viral effect of molnupiravir against
核心提示:由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开展“莫那匹拉韦(Molnupiravir)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viral effect of molnupiravir agains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发表在JCR 1区期刊《Aquaculture》。……(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由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开展“莫那匹拉韦(Molnupiravir)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viral effect of molnupiravir agains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发表在JCR 1区期刊《Aquaculture》。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目前威胁鲑鳟鱼类养殖业的重大疾病,其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研发抑制IHNV的药物是解决这一产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团队从包含609种化合物的抗病毒药物库中,筛选了一种核苷类似物--莫那匹拉韦,该药物能有效抑制IHNV体外感染,并影响附着期靶向IHNV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显著降低IHNV的特异性感染。单次腹腔注射莫那匹拉韦10 mg/kg可显著降低IHNV感染鱼的死亡率。莫那匹拉韦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和控制IHNV感染方面具有巨大开发潜力。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15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98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TD45)、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JD22A017)等项目资助。
日期:2025-04-16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