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长廊→网红打卡地,来看紫藤长廊蝶变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1:28 2

摘要:又是一年紫藤花开,从杂草丛生的废弃长廊,到社区的“网红打卡地”;从邻里避之不及的闲置空地,到居民议事、赏花、听曲的公共客厅——大宁新村第一居民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格合一”机制创新,联动近10家共建单位、20户居民家庭,让30年历史的紫藤长廊重焕生机,走出了一

又是一年紫藤花开,从杂草丛生的废弃长廊,到社区的“网红打卡地”;从邻里避之不及的闲置空地,到居民议事、赏花、听曲的公共客厅——大宁新村第一居民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格合一”机制创新,联动近10家共建单位、20户居民家庭,让30年历史的紫藤长廊重焕生机,走出了一条老旧小区治理的蝶变之路。

连心走访

从“废弃角落”到“社区故事馆”‌

面对长廊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等问题,居民区结合“四百”大走访活动,收集改造建议,精准锁定居民对文化展示、休憩社交、环境美化的迫切需求。

“以前的长廊堆满废旧家具、杂物,现在成了社区故事馆啦!”站在描绘着11则社区故事的廊柱前,老党员张爷爷认真地阅读着。这些经楼组议事会、社区听证会、街区联席会票选出来的社区故事中,有共产党员投身社区服务,冲锋在前的事迹;有每年为“蓝天下的至爱”募捐的慈善夫妇;有“老伙伴”志愿者心系独居老人,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有共建单位为民送餐,积极贡献的故事;有志愿者无私奉献,守护家园平安的背影……这些“可触摸的故事”,都源自社区工作者在走访中捕捉到的温暖情结。

一年四季,紫藤长廊都萦绕着各种声音,舞蹈队的律动声、合唱队的歌唱声、健身操的节拍声、葫芦丝队的婉转声……在这个文化阵地里,大宁新村第一居民区10余支文娱团队轮番上阵,“枫桥经验”生根抽芽——团队融入社区织就和谐纽带,矛盾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融。

资源聚能

10方联动,激活街居“一盘棋”

居民区党总支统筹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99广中绿地、幼儿园、物业公司、良鹰饭店等近10家街区资源,由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的园林专家量身定制紫藤养护方案,由专业广告公司设计成精美墙绘样稿,由驻区单位共同打造长廊活动空间。

为了进一步维护紫藤长廊的建设,居民区成立“紫藤护卫队”,由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和社区居民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认领养护区域。居民区第三党支部、第四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还积极参与绿化巡逻工作,每月排班、每周轮岗、每天巡视,志愿者李阿姨笑着说,“每天来看一看,能锻炼身体,还能赏花赏景,更能让小区更美更干净,一举多得呢!”

此外,紫藤护卫队走出社区,自发前往99广中绿地、大宁公园担任园区志愿者,开展爱绿护绿宣传、制止不文明行为等。这支平均年龄60岁的队伍,通过“一专多能”角色转换,带动街区居民参与共建,服务范围从小区长廊延伸至辖区公园,让紫藤花香蔓延,让奉献精神相传。

未来计划

小手牵动大治理,儿童播撒共治种子‌

紫藤花寓意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大宁新村第一居民区创新推出“紫藤未来计划”,将儿童作为社区治理的“种子力量”,联合辖区学校,通过小手牵大手激活家庭细胞。

一方面,引导社区儿童参与紫藤花架的装饰,对照墙绘样稿进行涂画,沉浸式了解社区的“前世今生”;由紫藤护卫队担任社区故事宣讲员,开展故事微课堂,为其播下热爱、参与、互助的种子。另一方面,社区开展“紫藤花下的一米议事角”,引导儿童关注垃圾分类、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治理难题,并化身小小督导员,督促家长遵守社区规则。“奶奶老是把东西堆在楼里,我和她说不可以的,她听我的!”丁家小妹自豪地说道。儿童成为家庭与社区的“情感纽带”,带动约300户家庭践行着社区公约。

每一年,紫藤花开花落,不变的是居民口中的“解忧廊”“幸福廊”。紫藤长廊的蜕变,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治理思维的升级,大宁新村第一居民区通过激活多元共治,让老建筑承载起新时代的治理温度。如今,簌簌紫藤花下,居民议事声、孩童欢笑声、丝竹悠扬声,正谱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和美乐章,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治理真谛。

编辑:叶苹

信息来源:大宁路街道采编基地

来源:上海静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