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子晨起突发脑梗离世,医生提醒:晨起别做这6件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7:30 1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黄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黄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人还在床上,命已经走了。”51岁的王先生,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刚起床就突然倒地,送医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原因:脑梗死。医生叹息,这种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尤其是清晨。晨起,是一天中最危险的时间段,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多人死在了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高达1700万,占所有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量事件发生在清晨6点到9点之间。这个时间段,血压波动大、血液粘稠度高、交感神经兴奋,是脑梗、心梗的高发窗口。

王先生平时身体不错,就是有点高血压。当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醒来后一骨碌起床就进了洗手间,几分钟后倒地不起。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命不好”,但在医生眼里,这是典型的“晨起六宗罪”。我们来一一拆解。

清晨血压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猛然起身会导致血压骤然波动。对于血压不稳的人来说,这一瞬间的波动,足以引发脑出血或脑梗。正确做法是:醒后先平躺几分钟,再缓慢坐起,活动一下四肢,再下床。

很多人听说早起喝水能防脑梗,于是一起床就灌下一大杯冷水。但冷水会刺激血管收缩,加剧血压波动,反而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特别是天气寒冷时,风险更高。正确做法是:喝温水,且不要一口气喝太快。

清晨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导致血压瞬间升高,诱发脑出血或心梗。这不是吓唬你,北京协和医院曾公布数据,清晨排便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高达15%。便秘人群尤其要警惕,避免长时间憋气用力。

尤其是洗冷水澡,会让血管骤然收缩,引发心脏不适。即使是热水澡,空腹状态下也容易引起低血糖或血压不稳,出现头晕、晕厥甚至猝死。晨起洗澡最好在吃完早餐、血糖稳定之后进行。

有人一醒来就去跑步、打拳、跳操,觉得这是健康生活的标配。但清晨是一天中心脑血管最脆弱的时候,剧烈运动反而是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运动可以,但请给身体一点时间适应,晨起至少30分钟后再开始,且强度要低。

别小看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情绪激动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很多突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事发前都有激烈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不仅是心理健康,更是心脑健康的前提。

很多人以为自己“身体挺好”,但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没有预警。特别是中年以后,身体就像一座堆满干柴的仓库,一根火柴就能点燃整片火海。而清晨,就是那根火柴最容易擦响的时刻。

很多人把早起等同于健康,但如果起床方式不对,反而是致命的。医生不反对早起,关键在于“怎么起”。醒来后慢慢起身、喝温水、不要立即用力排便、避免空腹洗澡和剧烈运动,这些才是保命细节。

特别提醒高危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千万不能忽视晨起的“危险信号”。夜间服药是否合理、清晨是否监测血压、晨起是否有头晕、胸闷等症状,这些都是你该注意的。每天早上醒来,不是“活着就好”,而是“活得稳当”。

不是所有的猝死都有预兆,但绝大多数的猝死,都有“征兆”。清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让人“走得猝不及防”的时刻。你做的每一个晨起动作,可能都是在为健康添砖加瓦,也可能是在为疾病埋下种子。别把命交给习惯。

资料来源:
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J].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循环杂志》,2023年第1期.
②.世界卫生组织.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EB/OL].
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清晨时段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机制与防范》[J]. 协和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

来源:黄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