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小区里最近热闹非凡,原因却让人有些揪心。王阿姨提着菜篮子,刚从超市回来,就听楼下李奶奶说:“听说了吗?三单元的张大爷一家全闹肚子,去了医院,医生说是‘诺如病毒感染’!”王阿姨一听,连忙问:“这怎么就感染上了呢?咱们得怎么防啊?”
诺如病毒,这个听起来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秋冬季节的新闻里。它没有显眼的“开场白”,却能在短时间内掀起一场“肠胃风暴”。今天,张医生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告诉大家如何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做到“五要五不要”。
周末晚上,李叔一家三口在家聚餐。饭菜丰盛,有海鲜、凉菜,还有刚买回来的水果。饭后,李叔的小孙子突然嚷嚷肚子疼,紧接着开始呕吐,脸色煞白。李叔赶紧带他去了医院。
到了急诊,医生仔细询问了病情后,初步判断是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为了确认病因,医生为孩子做了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而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早上,李叔和老伴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医生分析后发现,问题可能出在那盘凉拌海鲜上。诺如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进入人体,而未彻底加热的海鲜、凉菜和未经清洗的水果正是高风险食品。
诺如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它的传染性极强,感染剂量极低——只需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引发感染,而一位患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中可能含有数十亿个病毒颗粒。
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全球肠道病毒感染研究数据显示,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6.85亿例感染。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诺如病毒在我国秋冬季节的发病率尤其高,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容易引发集体感染。
食源性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凉菜、生鲜海产品、未洗净的水果等。
接触传播:与患者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水龙头等。
空气传播:患者的呕吐或腹泻产生的微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令人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很短,通常为12-48小时。一旦感染,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诺如病毒之所以难以防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抗环境能力强:诺如病毒对低温、酸性环境具有极强的耐受性。普通冷冻、酸性果汁等无法将其杀灭。
变异速度快:诺如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复杂,变异频率高。目前已知有数十种基因型,疫苗研发困难。
免疫持续时间短:即便感染后产生抗体,免疫保护期也较短,可能仅为几个月,这也是为什么容易反复感染的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酒精消毒对诺如病毒效果有限,只有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才能有效灭活病毒。这意味着,日常的清洁方式需要更加注重细节。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五不要”。
要勤洗手
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以及处理食物前后。研究表明,正确洗手可以减少约50%的传播风险。
要煮熟食物
高温加热是杀灭诺如病毒的有效方法,海鲜、贝类等高风险食品必须彻底煮熟,温度至少达到85℃,持续1分钟以上。
要分开存放生熟食物
冷藏时,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要及时消毒
家中有患者时,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地方进行彻底清洁。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含5000ppm活性氯的消毒液能有效灭活诺如病毒。
要注意补水
感染后容易脱水,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缓解脱水症状。
不要吃生冷食品
生鱼片、凉拌菜等高风险食物尽量少吃,水果一定要削皮食用。
不要贪图省事
不要因为麻烦而忽略清洗食材或餐具,尤其是水龙头、菜板等容易被污染的地方。
不要忽视症状
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不要与患者共用物品
毛巾、餐具等物品要单独使用,并彻底清洗消毒。
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多、密闭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中医认为,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湿热困脾”。《黄帝内经》中提到:“湿热伤中,食饮不化。”在急性感染后,可以适当用一些具有清热化湿、健脾止泻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例如:
藿香正气水:用于缓解恶心、呕吐。
山药薏米粥:健脾养胃,帮助恢复肠胃功能。
陈皮水:疏肝理气,缓解腹胀。
当然,中药仅作为辅助调养,治疗仍需以现代医学为主。
回到故事的结尾,李叔一家在经过几天的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但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诺如病毒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防控方法,就可以有效避免感染。
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懒生”。秋冬季节,诺如病毒高发,人人都要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小家”,也为社会的“大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