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谱写妇儿发展新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22:27 2

摘要:2024年在自治区妇儿工委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梧州市各部门齐头并进,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夯实儿童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妇女儿童科学素养、强化困境妇女儿童关爱救助、优化妇女儿童生活环境、

2024年在自治区妇儿工委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梧州市各部门齐头并进,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夯实儿童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妇女儿童科学素养、强化困境妇女儿童关爱救助、优化妇女儿童生活环境、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办好事实事。

1

增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

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两癌”免费项目检查,宫颈癌筛查30858人,宫颈癌HPV筛查9573人,乳腺癌筛查36950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7622人。市总工会为全市1050名女辅警、一线女职工、环卫工人、困难女职工开展免费“两癌”筛查活动。 市科技局支持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岑溪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科技项目立项22项。 市医保局及时足额按照医保政策给予我市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及参保女职工生育津贴相应待遇,职工医保结算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59476人次,医保支付金额4333.11万元,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5069人次,金额8326.60万元,城乡居民医保结算生育医疗费用22672人次,医保支付金额5288.29万元,有效保障了妇女生育医保权益。

梧州市举办第五届产科危急重症病例交流大赛。

梧州市开展公益性“两癌”筛查服务活动。

岑溪市开展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

2

夯实儿童受教育水平

市财政局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安排资金152.576万元,大力支持我市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 市教育局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自治区普惠性民办园16所,全市学前教育集团增至60个,在“幼有所育”的基础上向“幼有优育”发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市交通运输局开通校园定制专线52条,连接20多所中小学校,受益学生达4万多人。

梧州市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研讨会暨集体备课会。

梧州市第七中学举行获评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揭牌仪式。

梧州市开通校园定制专线。

3

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市委组织部不断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女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市女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全市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女干部在各级各部门中配备情况呈现平稳上升态势。 市外事办抓好外事管理与服务,做好全市因公出国(境)、邀请外国人来华和APEC商务旅行卡审核审批;拓展医疗卫生对外合作,派出市工人医院8名眼科医护人员参加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六批援柬埔寨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接待马来西亚茶商团组来梧开展“茶船古道 寻根之旅”文化交流。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依托全市69个“金牌就业管家”家门口服务站和21个零工市场,发布岗位56.4万个次,提供职业介绍等服务9.21万人次,帮助1978人实现灵活就业。精心培育“吾家大姐”入选自治区人社厅“八桂家政”劳务品牌,获奖补资金30万,有力促进大龄妇女就近就地就业。 市商务局强化对外贸外资领域女性企业服务力度,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组织女企业家代表参与第135届广交会、2024年中国广西商品博览会暨“桂品出海”日本站活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对外经贸展会交流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市国资委指导监管企业开展女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巾帼创新创效平台。 市妇联组织金绣球联盟会员单位到基层开展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6场,培训妇女570人。

梧州市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

梧州市组织女企业家代表参与2024年中国广西商品博览会暨“桂品出海”日本站活动。

苍梧县组织妇女群众到濡菲茶学院参观学习。

4

提升妇女儿童科学素养

市科技局支持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事业发展,推动我市企业牵头实施的28项科技项目获上级支持,累计获得科技经费3745.28万元。 市林业局组织开展林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妇女100余人次;开展林业知识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参与活动的妇女儿童超10000人次。 市科协积极推动梧州市科普事业发展,梧州市科技馆建成开馆,是2024年全区唯一建成开放的市级馆,用好科普场馆和科教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科普活动60多场,参加活动5万人次,促进广大青少年儿童科学素质提升。

梧州市开展“逐梦星辰”航天科普系列知识讲座。

梧州市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研学活动。

万秀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5

强化困境妇女儿童关爱救助

市民政局在全市动态救助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71人,已累计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75万人次,发放生活补助金3509.99万元。 市自然资源局关注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困难职工捐款活动,为患重病的家属众筹善款约20000元。 团市委开展2024年梧州市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募捐善款115万余元,资助困难学生966名。 市妇联实施“春蕾计划”“母亲邮包”公益项目募集善款近31万元;为98名低收入患病妇女发放“两癌”救助资金98万元;协调“两癌”保险理赔99件,理赔金额477.5万元。 市残联全面落实残疾人教育帮扶工作,实施阳光助学项目,为623名残疾学生提供资助;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为全市15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 市关工委实施“五老”关爱工程,开展“老少牵手·情暖童心”活动,为边远学校捐赠饮水井项目及慰问资金共22.5万,助留守困境儿童感受温暖。 市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举办梧肇两地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研学暨关爱残疾人活动,积极争取中国人寿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活动提供意外保障2亿元。

梧州市开展“粤桂同心 牵手‘童’行”梧州·肇庆两地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研学暨关爱残疾人活动。

梧州市开展爱心义卖活动。

长洲区开展寒假慰问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6

优化妇女儿童生活环境

市委宣传部2人获得2024年度广西“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非遗课程,传承传统文化;在《梧州日报》开设“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题专栏,全年发稿 20 多篇,广播电视播报关爱未成年人公益广告 600 多次,公共场所刊播关心关爱妇女儿童覆盖率 100%。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主城区全覆盖,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集中宣传辅导活动 28 场次。 市发展改革委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优化工程,新增体育公园1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1个,打造1条活力街区,全面提升儿童游乐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圈”。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50余场次,分发宣传画册8000余本,发放环保宣传品4000余份,带动约6800名妇女儿童积极参与到环保宣传活动中来。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持续深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4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任务为111个小区13365户,截至2024年底已开工13365户,开工率100%。 市水利局争取落实上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245.27万元,完成维修养护项目211处,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覆盖服务人口54.7万人,保障妇女儿童用水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做好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有关工作,2024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共4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及1280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总投资额328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 市文广体旅局以承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机遇,提质增效抓服务惠民生,年内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达到42.3%,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以上比例达到92.08%。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13.349万册,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13.74万人次。市应急管理局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洪涝、台风、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2024年度,紧急避险转移28037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1756人,避免因灾导致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毛绒玩具专项监督检查,营造安全放心的玩具市场消费环境,检查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43家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市统计局对上报的监测统计数据从严把关、从严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和统一性,完成2023年度妇女儿童监测报告。 市城市管理监督局持续开展广西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重点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类、完善设施建设类、营造宜居城市环境类、“公园+”等六大类14个专项项目;完成8个口袋公园的提升改造,积极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在古凤公园和玫瑰湖公园新增7个约6.21公顷开放共享地块,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

梧州市开展儿童玩具和文具用品检查。

梧州市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

蒙山县推进“通亮”工程,让妇女儿童的回家路更畅通明亮。

藤县开展“巾帼心向党 国潮绽芳华”2024年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拔河比赛。

7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市妇联、市教育局依托现有的826所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夜课堂、亲子阅读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志愿者为未成年人提供帮教、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000多场次,覆盖人数2万多人。 市委网信办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开设“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题,发布图文、海报、短视频等相关作品近200篇,总阅读量超过350万,提高未成年人抵抗网络沉迷、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不良、不法行为侵害的能力。加强涉未成年人网络與情监测处置,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网络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我市未发生涉未成年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 市卫生健康委持续推动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目前我市规划配建有社区托育服务的小区有33处,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386家,能提供托位11849个(含幼儿园开设托班),每千常住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18个。 市总工会建成自治区级女职工关爱室1个,指导和支持蒙山县总工会举办“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 市妇联倡导推行各清廉单元建立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融、教育共办的“四共机制”,形成家庭助廉融合共建模式。共开展家庭助廉、融合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500多场次。与各清廉单元开展了“家+廉动、医路清风”“清风进社区 廉韵沁万家”“清风相伴家企来”“清风传梧家 共筑廉洁墙”等融合共建活动。梧州市清廉家庭建设专责小组在清廉广西建设提质增效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书面交流发言;在全区清廉家庭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梧州市开展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活动。

梧州市举办“清风传梧家 共筑廉洁墙”为主题的融合共建活动。

龙圩区举办“清廉家庭+清廉社区”融合共建。

8

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市委政法委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红蓝格”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实效性。 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妇联联合建立“吾爱梧家”、“检爱梧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解决司法工作中家庭教育问题。打造“法暖梧家”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为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弱势、困境妇女搭建快捷便利的法援绿色通道,全市受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1776件。 市妇联、市公安局联合建立处置家庭暴力案件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公安110指挥中心实时通报家暴警情,实现了家暴类警情高效处置、快速响应。 市民宗委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各民族妇女儿童维权网络不断健全,基本形成社会化维权格局。 市妇联、广西臻业律师事务所共建“贴心梧姐”维权工作站,为妇女儿童维权100多次,成为妇女儿童维权的坚强后盾。 市通管办联合反诈中心与电信企业,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宣传+培训”双结合模式,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民众尤其是妇女儿童的防诈反诈意识,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梧州市建立“妇联+律所”共建“枫桥”式妇女儿童维权新阵地。

梧州市开展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

万秀区“检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站揭牌成立。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