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年轻人表示,一到夏天,命都是椰子水给的。健身房举铁要喝椰子水,办公室摸鱼要喝椰子水,甚至由于“椰”与“爷”谐音,一些地方新人结婚都要用椰子水敬酒。
过去两年,一向对椰子水没有太大兴趣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迷上了这一品类。
有年轻人表示,一到夏天,命都是椰子水给的。健身房举铁要喝椰子水,办公室摸鱼要喝椰子水,甚至由于“椰”与“爷”谐音,一些地方新人结婚都要用椰子水敬酒。
椰子水能够在中国爆火,来自泰国的品牌if功不可没。它靠一瓶透明塑料瓶装的椰子水,连续5年霸榜中国市场,年入超11亿,并且已经传出了if母公司IFBH Limited(下称IFBH)要冲击港股IPO的消息。
▶ 图源:if官方微博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公司全职员工只有46人,连个正经中文名都没有。但正是靠着“大象开飞机”的品牌经营策略,if愣是把椰子水卖成了“财富密码”和“社交货币”。
一年爆卖11亿,if畅销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泰国商人Pongsakorn Pongsak在当地创办了一家公司General Beverage,早期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分销业务,后来开始涉足生产领域。
2013年,General Beverage推出了if,一款即饮天然椰子水。if分别在2015年、2017年进入了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市场。
2022年,随着国际版图的不断拓展,General Beverage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将国际业务独立出来,并在新加坡成立了专门的公司IFBH Limited,也就是if如今的母公司,与General Beverage的其他业务线分离开来。
从中可以看到,if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短,能够在近几年走红,少不了IFBH的背后助推。
招股书中,IFBH援引灼识咨询报告称,按零售额计算,自2020年起,IFBH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居于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自2016年起,在中国香港椰子水相关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
从销售业绩上看,靠着if椰子水,IFBH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IFBH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744万美元(约合6.4亿人民币)、1.58亿美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675.4万美元(约合1.2亿人民币)、3331.6万美元(约合2.4亿人民币)。
▶ 图源:IFBH招股书
去年,IFBH还跃升为“全球第二大椰子水饮料公司”。
据了解,为了培养中国消费者对椰子水的消费习惯,if椰子水起初把目标客群瞄准了更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群。
这一点,从其代言人选择上就可以体现。
2023年6月,if官宣了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赵露思为品牌代言人,很快提升了在年轻人群中的知名度;2024年6月,邀请顶流明星肖战代言品牌,在粉丝经济的推动下,销售额直线飙升。
▶ 图源:if官方微博
if椰子水与抖音、小红书等知名KOL进行合作,通过名人带货的方式,扩大在社交平台的知名度,提高市场渗透率。
比如2022年5月,if 椰子水首次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5万件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次日,if又出现在了当时爆火的刘畊宏直播间。
在直播电商及KOL效应的带动下,if 旗舰店销售额当月同比增长接近十倍,环比增长超过300%。
向添加剂说“不”
if等来了机遇
据灼识咨询报告称,2019年至2024年,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行业规模从4970万美元猛增至10.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9%;预计将按20.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25.5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常年坐冷板凳的椰子水能够获得青睐,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谈“添加剂”色变的中国消费者,健康消费意识逐渐崛起,对低热量等健康饮料的需求量增加。
if椰子水恰好满足了这一消费趋势。
一方面,if配料表中的“100%椰子水”,旗帜鲜明地告诉消费者,产品中不含糖、脂肪、防腐剂及人工色素等添加剂,只有椰子水,为产品打上了“健康”的标签。
另一方面,由于椰子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可帮助维持体液平衡、调节心脏和肌肉功能,所以椰子水也属于电解质水。
if就抓住这一点,在营销中不断强调产品在运动场景中的价值,把产品包装成了“天然电解质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大众对品牌的健康认知,提升了在运动人群中的占有率。
▶ 图源:if官方微博
在健康理念认知的渗透下,减脂、健身、运动人群都把if椰子水当成了“快乐水”,尽管其价格在椰子水市场中遥遥领先。
▶ 图源:小红书@momo(减脂版)
据IFBH披露,if的100%天然椰子水分为310毫升、330毫升、350毫升多种规格,标准零售价0.85美元至2.99美元(约合人民币6.24元至21.96元)。
不过,今年315期间,椰子水行业的惊天骗局,一度让if陷入了品牌口碑危机。
根据多家媒体和消费者曝光,市场上标榜“100%纯天然”的椰子水,竟被曝出高达80%-90%的产品含有添加剂,配料表造假、原料掺假等问题频发,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 图源:界面新闻
尽管if并没有被点名配料表造假,但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其“100%椰子水”的标签同样有人质疑。
更致命的是,目前if椰子水有“佛山经销商版”和“杭州经销商版”两个版本,由于两款口味差异较大,不少喝到不同口味的网友,往往会以为自己买到了山寨品。
尤其是“有股玉米须味道”的广州版if椰子水,还成了不少人避雷的对象。
▶ 图源:小红书@不知名网友y
假货、难喝等负面评价,也成为了笼罩在if椰子水头顶的乌云。
“轻资产模式”
if椰子水的喜与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if仅有46名全职员工,在泰国的43名员工中有20人做销售及营销工作,仅有5人从事研究与开发,仓配6人,财务及人力行政12人,另有3人在新加坡从事财务及人力行政工作。
靠46名员工一年卖出11亿,这听起来天方夜谭,但if椰子水的轻资产模式使其成为了现实。
▶ 图源:小红书@希彤、、
具体来说,if从生产到物流运输,再到销售与配送,全部交给了第三方,母公司IFBH只专注于品牌发展、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及分销网络建设等核心业务。
招股书中提到,这种模式是if的竞争优势之一。“轻资产业务模式赋予我们高度生产弹性与扩展能力,使我们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扩展全球分销网络。更重要的是,该模式让我们能够投入资源,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但劣势也非常明显。
首先,过分依赖代工厂及少数大客户,会削弱总部对品牌的整体把控力,难以适时发现品牌风险。
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if向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96.9%。一旦代工厂商生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if不能及时发现,会大大损害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
其次,“一条腿走路”的IFBH,从长远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IFBH目前旗下有if与Innococo两大品牌,但Innococo还处于品牌资产累积与产品开发阶段,公司几乎全靠if支撑。整个2024年,if收入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中高达95.6%。
而if又是一个在产品线上“严重偏科”的品牌,其新产品气泡椰子水、荔枝汁在市场上毫无水花,只有100%椰子水畅销。
▶ 图源:if官方微博
换句话说,一旦泰国椰子减产、中国海关查出产品不合格,或者只是中国消费者不爱喝椰子水了,任何一个因素对IFBH都可能是致命一击,导致整个公司瘫痪。
再次,让if瑟瑟发抖的,还有越来越多本土椰子水品牌的崛起,和它分割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春光、娃哈哈、统一、汇源等老牌企业的入局,菲诺、可可满分等新锐玩家的成长,都可能让if在内地34%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而靠“擦边”营销死守阵地的椰树椰汁、用生椰拿铁反向教育用户的瑞幸、对椰子水同样有野心的蜜雪冰城,都在用不同方式满足人们对椰子水的想象力。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于泰国,总部在新加坡,爆火于中国的if椰子水,如果想登陆港交所上市,可能还要讲出属于品牌的文化新故事才行。
否则,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狂热消费者的if,其发展周期可能比椰子水的保质期还短。
来源:电商新视界一点号1